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构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天宇 《当代财经》2002,(11):21-24
通过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现存的“政企分开”、“统一所有,分级管理”、“分类管理”等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设想:从纵向上看,应实行分级所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横向上看,国有资产应实行分类管理,从总体上看,应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三层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难点与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分析了十六大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上的实质性突破,指出“三统一”,“三结合”新体制是对“所有缺位”的匡正,切断了国有资产布局同各个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直接经济利害关系,为国有资产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为产业结构优化,创造了现实可能性,章还着重对构建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难点,如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用人观念的转变等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新探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又成为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提出新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应当体现人权、财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还分析比较了新国资委与老国资局的差异,指出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讨论点,通过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演绎以及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制度设计方面所存在缺陷的分析。提出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应以实现国企改革“政企分开”为改革目标,在体制的框架设计上,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作为出资人代表应站在投资人的角度,着重考虑如何建立与受资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制度以及有效的制约机制,并逐步实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由强调“资产管理”的内涵向“资本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历程为主线,通过提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诺思悖论不断化解的过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高度相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制度变迁过程是冲击回应型”等命题作为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各博弈利益主体在改革进程中的行为模式及其绩效,并认为中国已经找到了一条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1.深圳模式。深圳市自1994年后逐步构建了“国资委或国资办—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有企业”三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模式。1996年,以三家市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正式运作为标志,“三个层次”管理模式基本建立。其中,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构建和运作是核心环节。它由国资委授权,代表政府对相应国有资产直接行使资产收益、重大决策、选择经营者等投资者的权益,具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历史回顾为基点,依据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国家所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分别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出了如何构建“国家财务总公司、国家财务子公司、国有参与企业”三个层次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李博 《经济视角》2006,(7):87-88
一、我国现行的“三层”管理模式为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全国已建立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行体系,即“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企业直接经营三个层次”的运行体系。控股公司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增加了一层中间机构,专门代表国家以国有股股东的身份对企业进行控股,并对所控股的企业行使股东的权利。第二个层次是国有资  相似文献   

9.
高校国有资产是高校各项教育事业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经过近几十年的大建设、大发展,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长期以来还有很多高校在国有资产管理上仍存在诸如:重“有形”轻“无形”、重“购置”轻“管理”、重“自建”轻“共享”和重“自查”轻“监查”等几大亟待解决的误区.本文在分析新时期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月30日,财政部公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以下简称“两个办法”),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两个办法”明确规定了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我在近年参与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实践中,深深感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作为政府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营性国有资产相比,存在着家底不清、账实不符、配量不均、闲置浪费、流失严重等诸多问题。分析上述问题,顺应政府职能转变和财政改革的需要,实行政府财政直接监管,以“金财工程”建设为载体,以2007年全国范围的国有资产清查为契机,建立资产管理科学先进的新模式,是本文所要探讨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颁布实现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仍需在改革实践中进行进一步创新,即由对国有资产产权的“分级所有”,转向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分级所有”,进而由传统“大一统的国有制”转变为“多层次社会主义公有制”。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由于物价上涨,国有资产贬值严重,帐面原值远远小于现在的重置价值。但按照我国现行的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对这类国有资产按帐面原价提取折旧,就会使国有资产因物价上涨而上涨的部分价值,被使用者“合法”地占为私有,所提折旧基金远远无法购置与已消耗的资产具有相同生产能力的生产资料,造成国有资产存量的“合法”流失。据统计:在1984年至1988年间,国有资产重置价格与原值之间的差额已达3860亿元,平均每年形成720多亿元的国有资产补偿不足额,即是国有资产存量每年有720多亿被“合法”损害。如果在这三、四年的清产核资中,仍允许国有资产存量被“合法”损害,仅按二年的折合期计算,将又会有1440亿国有资产存量化为乌有,况且逐步详细的清查、纠正、处理,四年内难保完成。  相似文献   

13.
由于旧体制的影响等诸多原因,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针对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目标指在实现“三个分离”,同时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架构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4.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仅仅是要把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管理国有资产的权利统一起来,更重要的是要使国有资产管理的方式与WTO框架规则相适应。作为国有资产主要承载主体的国有企业,不应再享有政府“偏爱”,针对企业的政策不能再“偏袒”国有企业。因此,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不仅要符合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而且要符合WTO框架规则。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可以有三种选择,  相似文献   

15.
胡川 《经济管理》2005,(10):90-96
本文运用博弈论模型,对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进行了分析,为“非转经”规范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政府与行政事业单位双赢指出了路径,实现政府既有产权收益,行政事业单位又可弥补财政拨款不足。  相似文献   

16.
杨钢 《当代经济》2004,(7):61-62
所谓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指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安排的总和。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弊端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国有资产管理的权责上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基本上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条条”“块块”分割。二是国有资产管理方式长期政企不分。三是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不明确。四是国有资产管理进退机制不畅,难以重组。五是国有资产管理监  相似文献   

17.
一、对我国传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分析改革以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国有资产所有权与行政权合一;二是,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三是,偏重于中央集中管理。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上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  相似文献   

18.
国有资产分级管理模式中政企联系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政企联系度-政府管理成本”模型,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从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政府管理成本角度比较分析了青岛、深圳在相似的国有资产分级管理模式中实际的政企关系和政企分开程度,并就如何优化国有资产分级管理模式和促进政企分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研究发现,协议转让、招投标和拍卖三种主要转让方式在我国国有产权交易实践中不是独立的、相互排斥的。相反,它们结合成具有前后继起性的“三位一体化”交易模式:三种转让本质上是一个交易的三个环节,具体推进到哪一步取决于交易的竞争程度。本文从产权供求双方的现实约束及相应的行为假定对该模式及其运作机理、特点作了解释,发现它是一个有效的交易模式,在此基础上,对由该模式下的非“价高者得”原则所推出的“国有资产流失论”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该模式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十四届四中全会后,浙江省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大动作是——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的“三层次”管理模式:第一层次.即在省政府层面设立了浙江省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集中行使国家的所有者职能,实现了政企分离即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的分离:第二层次在全省建立了六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浙江省在此之前,基本已实现了政企分开,因此大部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先有儿子后有老子”制造出来的,也有部分大型企业集团的集团公司被授权在其所属企业中行使股东权利:第三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