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随着农网容量的增加,相应对无功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无功电源和有功电源一样,是保证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降低网络损耗,使电网经济、安全、可靠运行所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必需保持平衡,否则将会使系统电压下降,严重时将会导致设备损坏,甚至引起系统崩溃。另外,网络的无功电源缺乏,电压下降,功率因数低,使电器设备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促使网络传输能力下降,损耗增加。因此解决好无功补偿问题,对网络降损节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是电力供应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必须做好变电所的运行管理,才能确保用电安全。  相似文献   

3.
电压不仅是电网电能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是保证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是减少电网损耗、保持电压稳定性、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有效措施。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优化理论的迅速发展,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应用计算机来解决城市电网自动化调度问题。我们在以往自动化调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电网规划中自动化调度的原则和要求,探讨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电网自动化调度的无功电压管理与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力系统对电能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影响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无功功率及其补偿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供电系统中已经有大量的无功补偿装置投入运行,这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在类似于轧钢等无功功率动态变化的场所,由于无功功率的大小小但随时间在不断变化,而且变化的速度很快。为了获取稳定电压,通常要求无功补偿装置能快速跟随无功电流变化,这无疑对无功电流检测的准确性和快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来实现无功快速检测的办法,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较快的检测速度,是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理想检测力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各种产生谐波电流的用电设备的不断增加,大量的谐波电流被注入电网,特别是在通信领域,由于谐波含量的过高,造成了对网络设备运行质量的潜在威胁和影响。这样不仅严重污染了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还不利于用电设备正常发挥其功能,增加了电能损耗,降低了经济效益。在理想的情况下,电力系统中三相交流发电机发出的电压,其波形基本是正弦波形,但是由于大量非线性设备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中存在着许多因谐波造成的故障隐患,造成了大量的电能浪费,据相关资料统计,每年因谐波造成的电能损失很多。谐波的问题属于电能质量的范畴,它涉及发、供、用各方面投资者、经营者的权益。优良的电能质量对保证电网和广大用户的电气设备以及各种用电器具的安全经济运行、保障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正常生产和产品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力谐波故障排查。  相似文献   

6.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为保证电能的质量以及设备的安全,就必须加强变电所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以减少故障出现。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农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能需求成倍增长,对供电质量及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系统中的谐波问题也日趋严重.电网谐波使得电压、电流的波形发生了畸变,使电力系统的发、供、用电设备出现许多异常现象和故障,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和影响.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已成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的各种运行方式及分析,并对不同电压等级和系统结构采取何种中性点接地方法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无功补偿是保证电网系统电能质量和实现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探索无功补偿的方式及其装置,是无功补偿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电力系统工程与电气设备运行实践中,常遇到接地问题。所谓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的某一部分和大地相联接。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的接地按作用不同,主要分为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两类。所谓工作接地就是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的需要,人为的将电力系统的中性点及电气设备的某一部分(例如避雷针和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直接与大地进行金属性连接,或者通过特殊装置(如消弧线圈、电阻等)与大地间接相连。其目的是使电力系统在正常工作或事故状态下,保证电气系统和设备可靠地运行,降低人体的接触电压以及有利于快速切断故障设备等。所谓保护接地主要是指在10KV以下的供电系统中,当电气设备的绝缘出现损坏时,有可能使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为防止这种电压危及人身安全而人为的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大地进行金属性连接。为了接地,需将金属导体埋人地内,而将设备中需接地的部分与该导体连接。这种埋在地内的导体或导体系统称为接地体。  相似文献   

11.
吴振伟 《城市建设》2011,(2):432-432
随着冲击性及非线性负爹.在电网中的不断增加,使得电网中电压波动和闪变等电能质量问题越来越严重。大容量电弧炉、点焊机、轧钢机等大功率冲击性负载的接入,早致电压波动和闪变现象时常发生。电压波动及闪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电网中用户负载的剧烈波动会导致电压波动与闪变等电能质量问题。介绍了电压波动与闪变的基本概念、严生原因与抑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电压质量是衡量电能的主要质量指标之一。电压质量对电网稳定、电力设备安全运行以及工农业生产具有重大影响,无功则是影响电压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确定规模的10kV配电网络终端系统,无功过剩时一方面会提高系统运行电压,导致运行中的用电设备的运行电压超出额定工况,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对电力电网系统运行是很关键、敏感的问题,也是一个技术综合性问题,它对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绝缘水平、过电压保护、继电保护、通讯干扰(电场电磁环境)及接地装置等的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中对接地装置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变电所接地系统直接关系到变电所的正常运行,更涉及到人身与设备的安全。然而由于接地网设计考虑不全面、施工不精细、测试不准确等原因,近年来,发生了多起地网引起的事故,有的不仅烧毁了设备,而且还通过二次控制电缆窜入主控室,造成了事故扩大,故接地网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电力系统的接地处理方式主要有直接接地、电抗接地、低阻接地、高阻接地、谐振接地(又称消弧线圈接地)和不接地。前三种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后三种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我国3KV~66KV电力系统大多数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即为小电流接地系统,该系统最大的优点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并不破坏系统电压的对称性,且故障电流值较小,不影响对用户的连续供电,系统可运行1h~2h。但长期运行,由于非故障的两相对地电压升高1.732倍,  相似文献   

16.
电气设备接地,不仅关系到人身安全,而且关系到设备的安全并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正确的接地方式和安全的接地装置,是保证电气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电压跌落对电能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提高电能的质量,我们必须要降低电压跌落给敏感用户带来的干扰。本文通过介绍造成电压跌落的原因,对配电线路全线速切的治理方案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全世界供电系统90%以上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为主要特征的集中式单一供电系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能源及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动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中发电、远距离输电和大电网互联的电力系统存在的一些弊端,使得电力系统显得既“笨拙”又“脆弱”,而大电网与分布式电网的结合,被世界许多能源和电力专家公认是节省投资,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9.
电力系统的接地处理方式主要有直接接地、电抗接地、低阻接地、高阻接地、谐振接地(又称消弧线圈接地)和不接地。前三种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后三种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我国3KV-66KV电力系统大多数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即为小电流接地系统,该系统最大的优点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并不破坏系统电压的对称性,且故障电流值较小,不影响对用户的连续供电。系统可运行1h-2h。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电网已基本实现了调度自动化,有效的保证了供电的质量,但当前电网中的无功电压损失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对电能质量及电能的浪费具有直接的影响。本文从电网调度自动化无功电压管理的主要措施入手,对电网调度自动化无功优化系统的建立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电网最优经济运行电压的控制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