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在全国上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形势下,村庄规划建设也备受各界关注,如何在新形势下强化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本文结合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村庄规划建设中村庄的实际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形势下村庄规划该怎么走,如何做进行探讨,提出几点针对性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家辉 《城市建设》2010,(3):140-140
本文首先对村庄规划的内涵进行阐述,然后在对当前村庄整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笔者对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村庄规划的内涵进行阐述,然后在时当前村庄整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笔者对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对村庄规划的内涵进行阐述,在对当前村庄整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笔者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村庄规划的内涵进行阐述,在对当前村庄整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笔者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村庄布点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村庄布点规划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规范新村和控制旧村建设而采取的六线控制措施,以确保区域内建设总量平衡,不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等.  相似文献   

7.
以保定市新农村建设为研究对象,依据区位、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10个村庄进行调查,分析现存的村庄建设布局、现有规划的不足、基础及服务设施、公众参与等问题。提出加强农村管理体制建设、因地制宜制定规划、逐步完善基础及服务设施、提升公众参与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为我国农村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中心村建设出现了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庄建设规划滞后和长效机制薄弱等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村庄布点规划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一种类型规划,笔者以广州市萝岗区某镇村庄布局规划为例,采用了聚集分类规划的方法,总结性提出根据不同村庄历史发展、空间形态、发展策略,,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针对性地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为以后的村庄规划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规划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要求,从理论体系上大致可划分为村庄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两个层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与问题,不仅不利于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而且与实际经济水平相差太远,反而制约着城镇化的进程,本文就这一现状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蔡穗虹 《经济地理》2006,26(4):619-623
通过对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县北惯镇平地村规划的总结,探讨如何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通过一个科学合理的农村规划,对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村庄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等要素进行统筹考虑,从而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乡村生态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间互相融合、协同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以农兴旅、以旅强村,走上相互间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中,政府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应从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管理和规划、完善基础设施、严格保护"原生态"风貌、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协调机制等方面进行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大量土地被征用,基建项目也随之扩张,一方面农村拥有的资源日渐丰富,另一方面在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上涌现出了不少新问题。特别是村干部腐败案件的不断发生,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非常不和谐的音符,严重败坏了党在农村的形象,降低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信任度,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的党风廉政建设问题,构建科学有效的村务管理机制,积极完善村级监督模式,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4.
结合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势在必行。大都市郊区农村的村庄整治规划有着它的特殊性。在编制村庄整治规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与上位规划衔接,相辅相成但不宜照搬;(2)打破村庄权属界线,加快土地流转进展;(3)节约集约用地,淘汰渠灌灌溉方式;(4)规划农业发展方向,引领都市农业潮流;(5)规划协调近远期,保留村庄整治的弹性空间。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对中国乡村建设的审美标准和发展模式影响 深远,新时代背景下必须对乡村绿化美化进行科学、正确的 引导。立足新时代背景分析乡村绿化美化的战略意义和理论逻 辑,结合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其靶向在“乡村”、基础是“绿 化”、重点是“美化”、要点是“产业”。基于传统人居美学 思想,对乡村三大功能区的各组成元素开展绿化美化建设,保 护乡村整体景观风貌的原真性、增加生态保育区生态绿量、提 升居住生活区景观品质、拓展经济发展区绿色产业。科学推进 乡村绿化美化发展,需要组建专业团队,建立科学理论;鼓励 学科交叉,探索科学方法;加强顶层设计,推进科学规划;强 化技术支撑,把握科学途径;推进试点工作,提炼科学范例。  相似文献   

16.
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以“区域绿地”代替“其他绿地”,这为城市非建设用地下绿地的保护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解读新标准指导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建设发展要求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响应当前城市绿色发展新形势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求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聚焦从“其他绿地”到“区域绿地”的分类调整,分析新标准下区域绿地的内涵和特征。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结合城乡发展需求,阐述区域绿地规划的核心转型思路。并从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论述区域绿地设定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绿地规划的具体内容和方向。最后从空间政策、发展引导、部门合作和大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优化的策略。以“区域绿地”的解读为源,聚焦当前城市建设用地内外绿地规划建设割裂的现状问题,提出区域绿地规划的转型优化措施和实践经验,以期为新时代中国城市绿色空间的拓展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武鹏  宗跃光 《经济地理》2008,28(3):464-468
文章采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空间整治为主线,以浙江省海盐县五圣村为例,运用区域人口重心、模糊集合评判等方法,对散乱无序的农村居民点实施迁村并点,为建设新农村社区,辅助新农村社区选址提供空间决策。研究表明,最终得到的四个搬迁区选址有利于新农村社区的起步发展,并满足为整个区域服务的目的,有利于迁村并点工作的推进,所以最终选择其为新农村社区选址地点。  相似文献   

18.
村庄用地潜力调查是村庄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摸清村域尺度土地潜力状况对于国家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使用0.25m分辨率高清遥感影像判读,在山东省巨野县12个村庄进行了实地应用,将村庄各土地类型定量化从而测算了近期和远期的土地整理潜力。结果表明:巨野县12个村庄平均的近期潜力为68.2亩,占村庄总面积的3.69%,近期土地的潜力构成因地而异;远期潜力分户均标准和人均标准两种,无论在数量上或比例上户均标准的潜力都比人均标准潜力大,超标现象也更加突出;同时发现,村庄的土地资源潜力并不只是在宅基地本身,更多地蕴含在空闲地、坑塘水面等其他土地类型之中,宅基地的空置和废弃仅是其中的表象之一。该研究成果可直接为我国村域尺度土地整理潜力调查与评价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卫柏  贺海波 《经济地理》2012,32(2):127-132
通过横向比较分析后认为:我国农村宅基地流转存在管理制度缺陷、村庄规划滞后、基层监管欠缺等问题。在对我国农村宅基地流转进行实证调研后,总结出我国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主要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转让、外部转让、农户自由转让、地方政府主导转让等几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郭伟和 《开放时代》2009,(10):96-105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推行的中国乡村民主自治政治建设基本上建基于制度主义的后设理论。它强调制度建设、行政推动和制度归因。制度主义理论家族包括两大类成员:一类是结构制度主义;另一类是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结构制度主义假设了传统一现代的二元对分,套用现代理想类型,来分析乡村发展诸问题,却难以提供制度变迁的具体的路径和方式。理性制度主义虽然指出了,作为一种公共物品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需要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来克服搭便车问题,但是自身却难逃制度理性和行政代理人利益理性的悖论。实践取向的能力建设方向,建基于当地村民的地方性知识和实践智慧基础上,围绕着实践中的问题,在外部专业人员协助下,通过行动反思,来融合传统资源和现代制度,寻找乡村发展和民主自治的出路,或许这才是跳出制度主义困境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