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80年,深圳建立了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速度"便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完成巨变的一个"生动缩影"。30年来,"深圳速度"一遍又一遍地刷新着,奇迹也在不断创造着。30年来,深圳市保险业在为"深圳模式"保驾护航的同时,也创造了自身发展的"深圳速度"。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岳生 《新理财》2010,(8):20-20
第一次"转型"虽然创造了世界为之瞩目的经济奇迹,却忽视了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精神物化"和社会分化;第二次"转型"既是第一次"转型"后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的必然结果,也是一个充满焦虑的社会的自发要求。  相似文献   

3.
赵洋 《中国金融家》2014,(11):90-91
这是一个令人期待已久的十月,这是一个迎来许多历史性时刻的十月。我们如期迎来新中国65岁华诞,迎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市场如期迎来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迎来创业板五周岁生日。回望这些时刻,既有筚路蓝缕创造的奇迹,开拓进取的历史性跨越,也有经济转型透露的信号,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华彩乐章。法治护航金融改革"依法治国"无疑是十月最热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一个最初只有十几名职工、固定资产不足万元、手工作坊式的地方小型集体企业,短时间内发展成为拥有职工500余人、固定资产3000万元、年创利税500万元的国家中型企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奇迹发生在具有传奇色彩的红高梁的故乡——山东省高密市,奇迹的创造叫邱法林。  相似文献   

5.
自2002年起,内蒙古地区GDP增长速度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经济增长速度之快可谓惊人,被众多的专家学者称为"内蒙古奇迹"。相关理论研究表明,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来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大致平行的正相关关系。本文运用内蒙古地区2000~2009年(内蒙古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内蒙古的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之间进行了定量的相关性分析和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就金融资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度加以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在"内蒙古奇迹"背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大致平行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成立,而呈负相关,但是相对于劳动力而言,金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度又很显著。笔者就此分析了有关原因并提出了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6.
可以说,工行的今天是世界银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在27年的发展历程中,工商银行始终将自身经营发展与国家经济改革发展进程相融合,积极把握每一次重大改革机遇,大力拓展经营空间、深化内部改革,创造了无数个成长奇迹,也铸就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那么,"十二五"又将给工行开辟出怎样的发展空间,工行如何认真分析和充分把握"十二五"规划带来的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各项业务全面快速发展?工行行长杨凯生为读者畅谈如何续写工商银行发展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7.
一、服务"三农三牧"是中国人保财险内蒙古分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区"三农三牧"保险的需求十分强烈,农牧民十分渴望有风险保障。中国人保财险内蒙古分公司有责任在服务"三农三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声音     
中国金融业由国家来垄断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 ——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近日指出,把作为社会资源主要存在形式的金融资源全部由国家控制,地方分支机构基本上只有收集存款的作用,各地收集上来的金融资源由国家统一调配,使得地方丧失了利用自身创造的金融资源发展本地经济的机会,造就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各种奇迹,但这些奇迹都是畸形的,因为它以牺牲全国均衡发展为代价。另外,国家对金融的垄断产生了行贿索贿的腐败现象,周正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说,国家金融是后来者,民间金融才是本源。  相似文献   

9.
人才培养模式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问题。西南联大在抗日战争时期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实行"通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世界、国家一流人才,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当前的大学应在与市场的激荡碰撞中坚定培育通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符合教育规律、良性互动的人才培养系统,努力营造专家办学、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人才培养环境。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对英国进行了长达16年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幅度大,效果明显,被人们称为"撒切尔革命",创造了英国80年代经济持续增长的"撒切尔奇迹"。"撒切尔革命"对政府财政难以为继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重要改革,重新调整了方向,用英国评论界的话说就是"她对破坏性的、过度的福利制度提出了最勇敢的挑战",促使英国的福利国家制度发生重大转型。"撒切尔革命"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用世界7%的土地养活世界上1/5的人口,被视为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现在,中国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有可能创造另一个更伟大的奇迹:让8亿农民富裕起来。这很可能是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的一个最重要的挑战。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一些专家看来,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转变信  相似文献   

12.
《金融队伍建设》2007,(12):57-57
从1978年只有1473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一举在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4万亿美元,经济总量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那么,中国何以能够创造出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钟阳胜同志的著作《追赶型增长》,给出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3.
《财会学习》2006,(1):1-1
这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年代,财会行业也不例外。在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的会计模式及会计国际化主线的指引下,昨日与今日,财会事业在不断创造着奇迹。2004年,中国会计制度体系的建立拉开了新一轮会计改革的帷幕;2005年,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明显加快;2006年则是瓜熟蒂落的一年,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将在今年完成惊险的一跳,基于此,业内人士甚至将2006称为中国“会计年”。  相似文献   

14.
兴业之问     
三十年来,顺应改革开放大势,兴业银行从东南一隅的福州起步,从一家地方银行发展成为一家大型银行集团,从默默无闻发展到在中国银行业占有重要一席,创造了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兴业模式。在取得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由兴业完成的具有行业引领示范效应的突破时,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又是兴业?"此时,我总思绪万端。白手起家中国有句俗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比喻世事变化。  相似文献   

15.
券商大看台     
方正证券人口红利正在创造中国奇迹“人口红利”创造了许多国家的经济奇迹,并正在创造中国奇迹,拥有大量最富生产性的人口可使经济增长获得额外的源泉,即“人口红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6年至1964年期间,美国的“婴儿潮”使其人口结构转变,带来了1960年至1980年的经济高增  相似文献   

16.
张燕生 《国际融资》2008,(10):72-73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的时间,无论在人类历史上还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都是短暂的一瞬,但过去的30年却在短暂中孕育着长久。3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究竟是什么成就了中国奇迹?中国奇迹未来能否续写?中国的发展经验又能否为其他国家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创造的发展奇迹,主要依赖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全球化红利与制度红利正逐渐丧失,传统企业急需通过转型与变革追求新的增长点。电商会不会是下一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8.
我们需要一个梦,需要一个气势磅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对"中国梦"时代命题的深刻解读,充满着厚重的历史底蕴,洋溢着无比自信的中国豪情,为团结凝聚中国人民创造美好未来指明了方向。可以说,这个梦想就是"强国梦"。强国,必须把金融做强。我们知道,"强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增强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9.
“节能减排”是经济发展内外的双重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们提出"绿色信贷",讲求"节能减排",一定程度上和中国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变迁是密不可分的。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着高速前进的步伐,可以说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如中国这样地域辽阔、人  相似文献   

20.
中粮变革     
张广新 《理财》2005,(5):73-75
仅仅用10年时间,从一个“皮包”公司发展到一家年收入超千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中国粮油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创造了一个国内企业迅速崛起的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