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我国在继续推进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相继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中部发展的战略,加快中部地区崛起的呼声日益高涨,中部发展成为全国关注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近几年,国家对中部地区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举措,中部各省也提出并实施了各自的跨越式发展战略,中部崛起已经迈出了新的一步。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中部崛起刚刚破题,在东西互动发展中,中部相对落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中部地区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加快实现中部崛起仍然是我们必须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我想就如何认识加速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和紧迫性,如何实施中部快速崛起的战略对策,在中部快速崛起中如何实施好城市带动战略的问题,作一些战略性的思考,提出一些新的研究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2.
刘妍 《科技和产业》2022,22(10):160-165
近年来,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依然突出,为实现中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立足中部地区发展实际,构建乡村振兴评价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中部地区乡村振兴水平整体处于全国中游位置,乡村振兴效果有待加强;中部地区各个省份乡村振兴水平表现出不平衡性;在乡村振兴各分项得分上,中部地区大多位于第二、三梯队,各个省份存在差异性。因此各省应发掘自身短板,破解乡村振兴所面临的困局。  相似文献   

3.
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拓中部地区大市场,发展大流通。国家要从政策、资金、重大建设布局等方面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4.
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后,中部各省纷纷根据地方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城市群或都市圈发展战略。江西省正面临着中部崛起的良好机遇和各省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文章从区域差异的角度及其相对优势.综合分析江西鄱阳湖经济生态区特有的发展道路——绿色崛起。  相似文献   

5.
中部六省地处祖国内陆腹地,在全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何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加速在全国区域经济板块中崛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文章立足中部六省现状,在深入分析中部地区拥有的各项优势后,指出后发优势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相结合,大力发展混合所  相似文献   

6.
李家祥 《特区经济》2012,(4):162-165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作为中国最具发展活力的中部地区因其具有明显的整体区位优势迎来了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难得的历史新机遇;但由于中部各省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内部区位差异,具有各自不同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部地区共有九个省(区),其中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为中部北四省(区),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为中部南五省。本文所说中部,特指中部南五省。安徽作为重要成员,人口和GDP均占中部的近五分这一,无疑会对该地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从总体上看,安徽与中部地区的排斥性大于互补性,要想在中部地区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就要减少排斥性,扩大互补性,避开与其他省份的过度竞争,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科技、旅游等优势,促进中部地区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形成了东部地区加快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格局。一般认为,中部地区只要发挥其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制定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可以吸引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资本积累和产业结构升级,再加上通过技术引进和模仿加快技术变迁,从而实现中部地区的快速发展。然而,当前的区域发展格局从空间上看对中部地区一定有利吗?这给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试从资本效应、技术效应和制度效应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使我们理智地看待中部地区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中部地区最大的优势,绿色食品业可望成为中部省份承东启西、最具潜力和最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不东不西,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为中部诸省留下了一块污染较轻的净土,为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绿色食品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东部各省在短时间内超常规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各种严重的环境污染。西部地区则由于近年来过度的砍伐和开采造成资源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失衡。我国200个生态农业县大多数集中在中部地区,其中安徽的2个小镇已跻身世界500个生态镇之列。国际国内食品业发展的趋势,为中部省份发展绿色食品(国外称有机食品)…  相似文献   

10.
加快老区发展不仅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是治国安邦的重大问题。湖北省在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深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的大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11.
中部崛起的态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序斌  周绍森 《开放导报》2009,(3):84-87,101
本文从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质量、经济发展效益的内涵入手,选取和构建相应的指标评价体系,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态势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证明新世纪以来中部地区自身发展迅速,但与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相比,依然相对滞后,中部崛起是一个迫切而又长期的战略任务。面对中部地区这种发展态势和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本文提出了破解中部发展困局,实现中部发展新跨越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一、安徽崛起的意义 全国十届人大二次、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先后两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以及“国家要从政策、资金、重大建设布局等方面给予支持”,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为中部地区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希望。安徽作为中部地区省份,在新的机遇面前,如何谋划发展.乘势而上是全省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促进中部崛起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广大中部地区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湖南省委、省政府要求抓住中部崛起机遇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张家界作为国内重点旅游地区,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发挥旅游优势,积极发展新型工业一、积极发展新型工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对周边地区具有巨大的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后,中部各省纷纷提出各自的发展战略,演绎了一场城市群大战。分属湖北、河南、湖南、安徽的“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珠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的四大城市群,已正式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信息》2006,(20):66-66
商务部近日拟结合自身的职能,在中部地区的五个“能力”建设方面做好工作,助推中部崛起。借第一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行之机,商务部表示要尽力做好五方面一工作:一是搭建经贸平台,提高中部开展合作的能力,把中部地区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发展机会。商务部还将支持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武汉国际机电产品、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等地方特色的投资贸易活动。  相似文献   

16.
李庆春 《特区经济》2007,(2):176-177
本文通过分析“中部塌陷”的原因,认为“中部塌陷”是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存在的区域经济发展现象,指出促进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应是基于经济全球化,符合中部地区自身资源禀赋,提升区域自生能力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各省、市、县宣传部、招商局: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中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走在中部地区前列"的指示精神,《魅力中国》杂志作为中原地区唯一的以展示中国魅力、宣传中国品牌的权威性、开放性社会媒体,2008年3月起开办"名牌中原"专版,重点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80年代初“温州模式”的崛起,凸显出政府“无为而治”的管理经验,备受全国各地瞩目;而近年来在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逐渐崛起的义乌小商品市场,被人们归结为“市场经济,有为政府”。目前这种“义乌模式”正在被更多的地区尤其是中部各省作为自身发展的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资讯     
宏观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问题。会议指出,中部地区在我国具有重要地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和人才等综合优势,加快中部地区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会议指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改革开放和…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出现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老工业基地也在重振雄风。在此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压力增大,发展速度相对趋缓。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地区间协调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已成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