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当前,房地产开发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日趋加剧并成为利益博弈的焦点。在房地产开发的压力下,中国农业已显现出弱质化。因此,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房地产开发与耕地保护方面的均衡问题,统一政策口径,协调区域发展,推进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协调:振兴东北经济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经济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走协调发展的道路。要突破东北区域经济发展受地区利益、体制、观念等一系列因素的阻碍 ,实现东北经济的协调发展 ,必须做到 :科学规划 ,统筹协调 ;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协调 ;筹资主体与筹资渠道协调 ;突出重点与区域协调 ;基础设施与非基础设施建设协调 ;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达州市1999-2012年城市化和耕地统计数据为基础,首先对达州市1999-2012年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做了阶段性分析,然后运用了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模型,计算出1999-2012年达州市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结果表明,达州市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耕地面积呈阶段性变化;达州市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总体上处在较高水平,并表现出四个阶段性特征.根据结论提出了加快城市化发展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实现耕地规模经营,强调耕地保护,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控制人口,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等建议,促进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测度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口不断增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耕地逐渐减少,必须确保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才能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的确定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提出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盈余/赤字面积及其折算系数测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耕地保护经济标准测算方法。同时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保护补偿激励的基础是耕地效益的外部性。强化耕地资源的价值核算,将置于公共领域耕地的生态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显化。(2)根据耕地的质量等级计算区域赤字/盈余。由于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耕地质量以及复种指数的差异较大,区域间单位耕地的产出也不同,因此在测算区域耕地保护面积时要根据耕地的质量等级进行折算。(3)耕地保护补偿标准需要根据实际进行修正。在耕地保护标准核算的基础上,要根据人们对耕地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和能力,确定耕地保护补偿标准以纠正被扭曲了的耕地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省为例,研究了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温州-台州-宁波-杭州-嘉兴等沿海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西部和北部地区的农地利用具有比较优势;浙江省在目前区域土地利用配置上并没有完全发挥其比较优势。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分配建设占用耕地指标、补充耕地指标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是协调浙江省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术语、权属和商标保护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基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的产业集群整体品牌命名区域品牌具有明显的缺陷,最适宜的名称术语应为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是一种区域俱乐部产品、区域共有产权和标识性知识产权。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法律保护应采取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证明商标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7.
浅析我国大都市经济发展中耕地保护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发展是必需的,但耕地数量是有限的,而且我国耕地总量和人均量持续下降,如何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保证粮食安全,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了大都市发展中耕地保护问题,并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探讨了耕地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宏观把握耕地流转成熟度及区域差异,从湖南省4大异质区域经济板块中选取5个典型农业大县,构建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判等级标准,基于微观调研数据,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评价区域耕地流转成熟度。结果表明:①浏阳市耕地流转成熟度发展水平高,耕地流转成熟度子系统处于优质协调状态;湘潭县和汉寿县耕地流转成熟度发展水平较高,耕地流转成熟度子系统处于协调状态;耒阳市耕地流转成熟度发展水平一般,龙山县耕地流转成熟度发展水平低,两县(市)耕地流转成熟度子系统分别处于勉强协调状态与失调状态。②浏阳市耕地流转成熟度综合得分为0.9221,耕地流转处于成熟状态;湘潭县和汉寿县耕地流转成熟度综合得分分别为0.8010、0.7747,耕地流转处于较成熟状态;耒阳市和龙山县耕地流转成熟度综合得分依次为0.5991、0.0485,两县(市)耕地流转成熟度分别处于发育状态与不成熟状态。③湖南省耕地流转成熟度大体呈现出由长株潭城市群向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湘南地区、大湘西地区依次降低的空间格局特征,各地应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补足短板,强化配套条件建设,增进耕地流转绩效。  相似文献   

9.
论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由历史街区保护理念的转变,提出历史街区动态保护,其次分析了现阶段动态保护模式与原有保护模式的区别,最后适时提出历史街区动态保护的四条原则,以便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实践有所益处。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各区人口、耕地与粮食安全的协调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上世纪80年代河北农业区划分的基础上,封各区域的人口、耕地与粮食产量进行分时点对比分析,并封各区域人口与耕地、人口与粮食、耕地与粮食之间的协调情况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耕地发展权制度安排下,耕地保护与非农化配置存在无效率和不公平等问题。创新中国特色的可交易耕地发展权制度可将我国可交易耕地发展权划分为4类:新增基本农田发展权、现存基本农田发展权、新增普通耕地发展权、现存普通耕地发展权。其中,现存普通耕地(基本农田)发展权的权能通过普通耕地(基本农田)保有量指标实现、新增普通耕地(基本农田)发展权的权能通过普通耕地(基本农田)保有量指标和普通耕地(基本农田)补充指标共同实现。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的管理权应该归属于中央政府,普通耕地(基本农田)保有量指标的支配权应该归属于地方政府,补充普通耕地(基本农田)指标应该归属于耕地补充者。  相似文献   

12.
面对日益严峻的耕地保护形势,守住基本农田这块真正的保命田显得尤为重要。运用外部效益理论、边际收益理论以及代价性损失和过度性损失理论,划分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两种用地类型,分析两种用地类型外部效益影响下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时基本农田配置的内在机理,据此提出相应的基本农田管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耕地经济收益与耕地质量占补平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占补平衡与耕地的经济收益密切相关。耕地占补平衡不仅要考虑耕地质量的平衡,同时还要考虑耕地的收益平衡。本文将单位标准粮作为耕地占补平衡折算的中介,探讨了区域耕地质量占补平衡与耕地经济收益平衡联系。  相似文献   

14.
耕地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但是目前我国耕地保护工作比较注重对耕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保护,而忽视耕地生态价值的保护,这显然是不够的,也不利于耕地保护工作的开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逐步提高,强调耕地生态价值的保护,建立耕地资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有农村土地保护机制具有政府政策保护的唯一性和政策执行的不完全性.缺乏市场化、多元化、社会化保护机制的配合,由此需要对农村土地保护机制进行创新。农村土地保护信托机制是通过农村土地保护信托模式的设计.使农村微观经济主体成为农村土地保护的直接受益者,从而引导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关心而自觉地珍惜和爱护土地.努力改进农地利用方式,提高农地利用效率,促进农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以往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耕地可持续利用指数(CUSI),为定量评估耕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状况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以怀来县为例,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08年间人均耕地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分别增加了0.0274hm2和0.1404hm2,耕地生态承载力则下降了0.1130hm2,耕地生态赤字增加说明耕地消耗量大于耕地供给量,耕地资源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况。耕地利用可持续程度由1996年的弱可持续阶段(0.01)向2008年的中等不可持续阶段(-0.31)发展。(2)通过对怀来县2011~2020年耕地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预测可知,到2020年该县人均耕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分别为0.4821hm2、0.1387hm2,耕地生态赤字将达到0.3434hm2;CUSI为-0.55表明耕地利用处于强不可持续阶段,耕地保护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自然保护地乡村社区是影响自然保护成效的重要因素,其性质是特殊保护目标下的人文生态综合体。自然保护地乡村社区规划包含了比一般“村庄规划”更广义的构架,包括涉及社区的自然保护地规划、空间规划和部门专项规划3类。三者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乡村社区,但之间缺乏紧密的衔接和联系,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构为各类自然保护地乡村社区规划提供衔接的可能。未来应通过融入乡村社区生态系统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自然保护地乡村社区各规划之间的衔接、细化乡村社区规划管控和引导内容,以及优化自然保护地乡村社区规划管理体制,实现自然保护地乡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多元规划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