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信访制度起源于1951年。信访,从本意上看,包括写信和走访两种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写信的形式有写书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甚至视频对话:走访也有了群众上访和领导下访等多种形式。信访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是与信访机构的诞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20个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  相似文献   

2.
笔者最近参加了一个官方机构组织的关于信访工作的研讨会议,其间,有官员提出:"现在很多信访问题,甚至90%以上的信访案件与政府相关,特别是与政府制定的政策相关。"这位官员的本意不在于批评政府,而是指出,政府在出台公共政策之前,应当认真进行政策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阻断由于政策失误导致的信访问题。姑且不论"90%以上"这一数据是否准确,但这位官员指出的信访案件中表现出来的这一特点,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2001年前,塘溪镇一度是鄞州区有名的信访大户。自2000年张元华担任该镇专职信访干部后,在基础差、难度大的状况下,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经过不懈努力,不但改变了面貌,而且连续三年被评为鄞州区级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市级文明接待室,越级信访明显下降,区级以上集体上访基本杜绝,为建设“平安塘溪”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前5个月,上访的总量只有20件,  相似文献   

4.
信访制度到今天已经演变成一种解决纠纷、救济权益的重要制度,目前,信访既承担了本应该由人大承担的表达公众利益诉求的功能,又承担了诉讼为公民提供救济的功能。如果信访的适用不加限制,则会使公民迷信权大于法,轻视法治,既不利于培养公民的规则意识与法治理念,又不利于核心政治制度的正常运行。因此,应该对人大与司法制度进行法治国家方向的改革,提高其政治地位,发挥其在表达利益诉求和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5.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主要渠道,也是党和政府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在基层,群众"信访不信法""弃法转访"的现象经常发生,致使重复访、越级访、集体访现象不断增多,造成基层信访工作承载过多的任务和责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法治的权威与尊严。一、基层群众"信访不信法"产生的原因基层群众"信访不信法"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在具体信访过程中,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6.
信访是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工作,一方面要打破官僚主义的阻碍,不能对正常的上访群众搞拦、堵、卡、截,保证信访渠道的畅通,保障群众民主权利的实现;另一方面又需要把各种问题解决在基层,尽量减少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和重复上访。  相似文献   

7.
信访制度是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非常特殊的制度,但在改革和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政府和社会都非常关注该制度,文章着重探讨当今信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信访制度改革的内容,最后表明信访制度改革应该坚持走法治化道路,强调信访的民意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在全国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指出:“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紧紧依靠广大群众做好信访工作”,“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群众工作网络,形成群众工作大家做、共同做、就近做、随时做的良好局面。”作者根据多年分管信访工作的实践认为,信访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主旨就是要依靠群众解决信访问题。  相似文献   

9.
由于传统意识的影响、体制的局限等原因,现有的信访制度还存在着成本较高等弊端,使之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运用经济学的成秘一收益理论分析当前信访工作,得出当前信访工作中总体收益高于成本的结论,并从成秘一收益的角度对现存信访制度的完善和重构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0.
信访制度指公民在面临公权运行失范时,通过多种形式自下而上地向信访机构反映情况并寻求利益维护的制度安排。信访为人民群众实现权利救济提供了一种渠道,却也因践行层面上的歪曲运作而饱受质疑。这种歪曲运作以"上访—截访"的不良模式为表征,深层矛盾在于传统文化基因之于现代治理体系亟需调试,探寻信访中的传统文化基因有助于提出推进信访制度现代转型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信访制度的历史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中国的信访制度的由来、历史演变;现阶段的现状、特征以及产生的根源。认为信访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和权利救济制度,信访制度在中国的消亡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而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司法审判制度、行政救济制度的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的理念,直接涉及国家的发展方向,构成信访制度的原则,《信访条例》的施行,充分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信访制度具有参与、保权、秩序的功能,三者之间并不存在一种绝对的高低等级之别,而是有着某种循环往返的特征,互动互补,分别具有实质的内涵,共同围绕着和谐社会的建构形成极富魅力的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并提出"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这是新时期党中央对信访工作提出的主要任务和要求,各级信访部门要本着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  相似文献   

14.
梁映敏 《黑河学刊》2011,(6):87-88,195
目前,我国的信访制度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在保持着传统人治色彩的同时,正在发生着法治化的转变。以法理的视角分析信访制度的现状,发现问题,制定策略,是促进我国信访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树立良好政府形象与完善信访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一轮的行政机构改革过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使政府的各项政策、法规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并能贯彻实施,这是每一级政府都要努力争取的。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来信来访制度,是沟通政府与民众的一个重要桥梁。在此本文将论述信访制度的内涵及发展历程,作好信访工作是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重要手段,以及作好信访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舍予  张曦 《中国报道》2010,(3):48-49
建立责权明确的信访机构 目前,信访制度的运行始终难脱“应对”性质,带有“权宜”特征。尽管信访机构比比皆是,但在此制度下所取得的信访成效却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展开,广大的农村基层群众维护国家集体、个人合法利益和抵制违法乱纪、侵害国家集体与群众利益的觉悟日益提高,各种信访举报不断增多,如何认真解决这些赢接面对的问题,就成为争取农村基层群众信任,打开新农村建设工作新局面的重要内容。解决此类问题也就自然成为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一个十分紧要的课题。是实现镇务公开和“管理民主”目标不可或缺的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在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影响下,时至今日,"青天情结"仍旧存在大部分的老百姓的心里。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在研究信访制度时,其中的种种原因都避不开"青天情结"。因此,对当代信访制度了解和分析的前提是要对中国自古以来"青天情结"的剖析,在此之上探讨信访制度存与废的争议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今年初,我省推行的“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把各级领导干部推到接待群众上访第一线,为解决群众上访这个老大难问题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