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菱 《魅力中国》2013,(8):249-249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中心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迭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因此,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并贯穿音乐教学始末,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随着音乐教材体系的不断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需要广大音乐教师合理运用好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音乐教学资源,以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促进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化,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强化音乐教学过程,而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总之,我们要把握音乐学科的特点,让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让信息技术走进音乐课。  相似文献   

2.
于秋江 《魅力中国》2011,(15):102-102
文章分析了器乐曲的特性,认为纯乐器所表达的情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基本情感、特殊情感和高级情感。结合音乐审美活动中的三个阶段一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和审美启悟,深入探讨了音乐审美体验在音乐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论证了在音乐再创作过程中,情感和想象是欣赏者领悟音乐从中获得精神美感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3.
李海英 《魅力中国》2014,(8):192-192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都清楚的明白“音乐欣赏”并不等同于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专业教育,而是指提高普及学生的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等全面素质。音乐欣赏因为其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美育功能而成为课堂实现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创新性人才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怎样才能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呢?  相似文献   

4.
顾春华 《发展》2008,(8):133-134
“意境”关系到人的内在情感、心灵的塑造。它通过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以求达到对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有意境特质,但有别与其他的是,音乐是一种时间艺术,转瞬即逝,听众不像诗歌书画的读者可在某一处反复流连,这造就了音乐独特的美。  相似文献   

5.
陈冰冰 《魅力中国》2014,(5):228-228
音乐教学离不开审美教育,只有音乐教学目标和音乐的美学价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教学目标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审美教学所发挥的显著作用可以加快促成美育的目标.也可以让师生正确认识音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赵炳顺 《魅力中国》2010,(33):104-105
形象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审美活动中的思维形式。它以审美感知为起点,经过联想和幻想形成审美意象而获得审美愉悦。由于一切文学艺术都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去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以感染读者、观众或听众的。因此,一切艺术活动的思维都是形象思维,这也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共同规律,而音乐作为艺术中的一种形式,它的形象思维还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邢秘 《魅力中国》2014,(12):134-134
小学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审美能力,让音乐这门艺术,带给他们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共鸣及心灵的净化,使他们成为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8.
音乐的审美是美感在音乐方面的特殊体现,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所提供音乐信息的一种反馈,人们的审美活动有其独特的发展进程。作曲家们的敏捷才思、表演家对作品的演绎、鉴赏家对音乐内涵的品味,充分说明他们具有高超的审美体验及其品味。  相似文献   

9.
音乐新课标提出音乐教学应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审美是一个必须由感性切入的心理活动过程,其特点一是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的优美,二是两者间的和谐。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歌曲和乐曲作为音乐教材是实现音乐教学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是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和”是音乐艺术审美活动中为人所追求的崇高理想境界,它与自然、社会、人生皆紧密关联。国传统音乐中“和”的美学思想主要袁现在音声之和、乐与人和、天人之和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谭静 《魅力中国》2011,(7):262-262
小学音乐教学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诠释,明确提出了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其核心价值是审美体验。反观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小学音乐的许多实际教学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没有从审美的角度方面让学生感知、理解音乐,学生也不能在音乐的学习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12.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我国音乐美学史上一部重要的文献,该文采用清谈辩难的形式,通过"秦客"与"东野主人"之间的八次辩难,主要对音乐的本质、声音与情感的关系以及音乐的社会功能进行了思考,比较深刻地阐明了音乐艺术的特殊审美规律.  相似文献   

13.
高校音乐欣赏教学是高校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为教学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可以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享受音乐,丰富情感,提高审美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内容与形式,直接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高校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及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4.
韩雪 《魅力中国》2010,(25):186-186
视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音乐素质的基础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感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现今中学视唱教学存在的问题,以视唱教学的四个重要环节为基础,从改变课堂模式、音乐聆听等方面来改进教学,以诱发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从而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韩颖慧 《魅力中国》2009,(36):108-108
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识谱教,以及在识谱教学中注意的教学方法。认识我们所教的对象是小学生,而非音乐专业的学生;绝不能把识谱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而应当作为音乐审美教育的一个工具;把识谱教学融入各种音乐活动中。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培养人,使其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具有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中,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利用各种审美因素体现其审美功能,从而达到审美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7.
刘慧 《魅力中国》2010,(34):147-147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培养,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音乐欣赏从欣赏方式到心理过程都有自己的特点,甚至对不同体裁音乐的欣赏也会有较大差异。本文主要介绍的是音乐欣赏中三种主动型审美方式。即:剧场音乐欣赏、音乐欣赏讲座、通过电声传媒进行音乐欣赏。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学是美育的组成部分,中学音乐教学既要遵循美学原理,又要关注学生主体的发展特点和审美心理变化,基本策略是:针对七年级学生,培养音乐素养是培养审美的根本途径;针对八年级学生,注重音乐作品内容分析,为"鉴赏美"做好铺垫;针对九年级学生,用音乐本身的"美"感化学生.  相似文献   

19.
底英芹 《魅力中国》2014,(5):125-126
学生与音乐保应持密切联系、学生应该学会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自己的心灵。教师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育要改革,要进步,要切切实实提高其教学质量,就要在素质教育之大环境中,依据新课程标准,改革音乐教学,积极踏实地探索中学音乐教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教育灵活多样,寓思想于教学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过去,为了搞“应试教育”,有些学校不重视音乐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的春天来了,音乐教学受到重视、欢迎,有些地方甚至达到火热程度。现笔者结合实际,就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贾婷 《发展》2010,(5):82-83
我国有五千余年悠久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各民族都拥有各具风格的音乐,规模庞大,而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根本所在,其来源丰富多样,特点显著,风格各异,曲调绚丽,是我国古老音乐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