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煤炭工业》2013,(4):16-19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行业的发展、能源和环境等问题是全世界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我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2.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世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能源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是能源生产大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将创建一个能源互联网,让电力输送网络转变成信息能源网络,使得数以百万计自助生产能源的人们能够通过对等网络的方式分享彼此剩余的能源。这是著名国际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描绘的场景。在全球能源发展面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多重压力的当下,能源互联网如同黑夜里的一道闪电,点亮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征程。能源互联网是信息流和能源流通过多向流动,促进能源高效利用和系统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简称“节约能源法”)已于1998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节能工作以法律形式得到保证。能源在人类社会中所占的地位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发展国民经济的命脉。在社会实践中。特别是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都以能源作为动力和原料,生产出社会所需的各种物资。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程度,表明这个社会、国家或民族的文明程度和技术水平。随着世界文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当前能源消费面临着矿质能源的日趋枯竭和对环…  相似文献   

5.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无论是远古时代的钻木取火、油灯马车,还是近现代的蒸汽轮机、汽车电脑,对能源资源的开采利用一直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伴随着社会进步,人类对能源的利用方式不断演化,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正>通信是人类感官和知识的延伸,是人类相互交往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把社会粘合在一起的"混凝土"。通信行业又是现代社会的三大基础结构——能源、交通、通信之一,是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是一种巨大的社会生产力。通过信息的传递,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被有机地联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积累的增加,现代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大幅度上升,这一方面丰富了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但另一方面,人类活动的加剧,对资源和能源的近似疯狂的开采直接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损失重大的安全事故等,  相似文献   

8.
流通是商品交换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从原始公社末期产生交换,随着生产的发展产生流通,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不可谓不古,不可谓不老。然而,这个行业和其它古老行业一样,目前都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产业信息化。 流通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的,而人类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3种资源,即物资、能源和信息。在农业化社会主要期望控制物资,即粮食;而到工业化社会主要期望能控制能源,如煤、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所面临的一次性能源日趋匮乏。尤其是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种状况,必然会给我国未来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带来不利的影响。为此,广义上的节能,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环境的最有效的办法,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丰富,能源已经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能源大量消耗已使化石能源日益呈现稀缺性,受传统化石能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影响,传统能源的占有、使用和运输已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焦点问题。基于对未来经济增长对能源的增长需求预期以及地球环境的制约,大量消耗传统能源的发展方式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     
低碳是一种时尚,低碳是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低碳是人类的自救。低碳经济,作为对为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的一种重塑,它意味着人们在能源、建筑、IT、交通等行业内,从管理、技术等多层面进行的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所面临的一次性能源日趋匮乏。尤其是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种状况,必然会给我国未来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带来不利的影响。为此,广义上的节能,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减少资源水泵保护环境的最有效的办法,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安全”包括人身安全、电网安全和设备安全;“生产”是指发电、输电和配电。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就是人类对电力能源进行生产、支配和利用的一切行为中,人身安全得到保证,消费者利益不会损害,使用的电力设备不受损伤,电力能源的生产和消费能够得以持续和相互促进的一种状态。因此“安全生产”对于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满娟 《中国石化》2010,(7):52-54
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能与可再生能源等相继大规模地进入了人类活动领域。能源结构的演变推动并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全球气候。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化石能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能源是物质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原动力,是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基础和先行。中国解放 和印度独立三十多年来,能源生产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目前两国都面临能源短缺的问题。能源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两国经济发展的快慢,已成为中、印经济发展中带有战略性质的重大问题。对比研究中、印两国能源资源和生产、能源消费及发展能源的政策,对于加速我国能源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促进新能源发展的根本保障应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诸多挑战,必须实施"两个替代",即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全球能源互联网实质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也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配置、利用的基础平台。只有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  相似文献   

17.
中国能源环保与政策法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一种资源,其中煤炭和石油的贮量是有限的。随着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的发展,能源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必将使能源的稀缺性显得日益突出。而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一些主要环境问题,如对人类健康的损害、酸雨问题、臭氧层消耗和全球性气候变化等又都与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密切相关。因此,经济、能源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即所谓的“三!”问题,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重点。一、中国能源发展回顾"#$#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大规模工业化进程的开展,中国薄弱的能源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  相似文献   

18.
专家预示:人类社会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和海洋能等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不仅能够满足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需求,也能满足工业化国家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对于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需求,意义重大。可喜的是,一些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寻求清洁可持续能源已经成为人类迫在眉睫的问题。氢气作为清洁能源在未来的能源版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氢气不是自然存在的,需通过一定方法进行制备。电解水制氢具有成本较低、效率高、环境友好、安全性较好等优点,是光/电能到化学能转换的理想路径,备受人们青睐。目前电催化析氢反应活性最好的固态催化剂是贵金属铂,但是金属铂在地壳中的储量稀少,价格昂贵,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因此需开发廉价、高效的非贵金属析氢电催化剂。文章详细介绍了析氢反应的机理,电催化析氢催化剂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一、信息网络社会 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是由技术经济的低级状态向高级状态转变的。从人类技术发展历史看,以往的各种技术已经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以往的技术发明和创造主要是针对开发和利用自然界的物质、能源资源的,而自然界的物质、能源资源是有限的,许多是不可再生的。而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利用,则主要针对人的知识获取、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