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前,大多数企业集团对下属公司委派财务总监以实现对下属公司的财务控制,但普遍存在着对委派的财务总监"委而不管"的现象。同时,财务总监往往被派入企业的领导分派一些事务性工作,无法渗入到被派入企业的经济活动之中,没有起到对被派入企业实施经济监督、维护资产所有者权益的作用。那么,集团公司对派出的财务总监如何加强管理,发挥其监督与维护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一、财务总监委派制财务总监委派制是指在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情况下,由董事会向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组织与监控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一种经济监督制度。财务总监委派制是会计委任制的一部分,会计委任制是指政府机关或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对其下属的分支机构或公司委派  相似文献   

3.
(一)财务总监制模式及其分析评价。 财务总监制是在“两权分离”情况下,所有者通过委派财务总监,代表其履行对经营者的监督权,以加强所有权监督,维护其利益的一种经济监督制度。财务总监制的委派单位为国有大型企业和国有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4.
财务总监委派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财务总监委派制的必要性 财务总监委派制是在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情况下,由董事会向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组织和监控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一种经济监督制度。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所有权监督、维护企业资产所有者权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田强 《财会通讯》2005,(12):77-77
一、监督稽察和决策管理的关系 一方面,财务总监是由集团公司委派,代表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财务会计活动以及企业经营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监督,即具有监督稽察职能。另一方面,财务总监又是所在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即具有参与公司决策管理的职能。如果财务总监单纯强调“监督稽察”,那么从监督与被监督的天然对抗性而言,财务总监很可能逐渐被孤立,从而不利于监督职能的实现;如果过分强调“决策管理”,由于财务总监要接受集团公司和所在公司的双重管理和双层考核的体制,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容易与所在公司总经理形成“合谋”,有悖于推行财务总监委派制的初衷。因此,必须正确处理监督稽察和决策管理的关系。笔者认为:(1)财务总监首先必须对企业所有者负责,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因为财务总监是接受所有者的委派才到子公司工作的。财务总监应通过对重大经营活动与企业负责人实行联签等方式,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监督,在企业内部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推进企业完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李悦 《天津财会》2004,(3):19-20
财务总监制,是指所有者为加强对经营者行为的监控,委派财务总监直接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组织,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实施监督,以维护所有者权益的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的职能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务总监委派制是指在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由董事会向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组织和监控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一种经济监督制度。执行财务总监委派制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所有权监督,维护企业所有权益的需要。财务总监委派制下的财务总监是指按照财务总监聘任资格要求认定,由出资人委派的,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财政投资及有关行政事业  相似文献   

8.
财务总监制度是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下,由董事会向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组织和监控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一种经济监督制度。我国在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后,为了有效监控企业的财务状况,许多企业开始尝试设立财务总监制度。但实施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财务总监的经济监督职能并没有到位,内部人控制和会计失真等问题仍然存在,财务总监制度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9.
何琳 《新疆财会》2007,(5):32-34
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财务总监委派制已经成为集团公司对下属子公司实施财务控制的重要手段。作为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总监委派制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而对被委派企业的快速扩张,财务总监又如何达到其管控目标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财务总监委派制度是企业集团加强对下属子公司财务控制,保证集团整体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财务性控制措施。笔者在本文中重点论述了财务总监委派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并就加强发挥财务总监委派制发挥其作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会计委派制度是指在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由企业所有者委派财务人员并且.独立于被委派企业的机制之外,对所派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信息等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2.
财务总监制度是指在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由企业所有权者委派并独立于被监督单位的机构人员,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检查的一种经济监督制度。本文主要对企业必须加强财务总监地位与作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务总监委派制,是指在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由董事会向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组织监控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一种经济监督制度。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所有权监督,维护企业所有权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李叶 《现代企业》2004,(12):9-10
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的认识 近年来,国有企业效益下滑、会计信息失真、内部人控制、国有资产流失等情况屡禁不止,给我国经济留下很大的隐患。为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国家对国有(控股)企业委派了财务总监。依据财务总监的职责范畴,我国企业集团的财务总监委派制可分为财务监事委派制和财务主管委派制。财务监事委派制,即母公司以所有者及控股者身份,对子公司派出财务总监,作为母公司在子公司的监督代表,专司对子公司财务活动的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15.
财务总监制度推广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总监制度是指所有权者为维护本集团整体利益,强化对子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财务控制与监督,由母公司直接对子公司委派财务总监,并纳入母公司财务部门的人员编制实行统一管理与考核奖罚的一种内部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16.
财务总监委派制是指由出资人或股东单位委派,监控所属企业或控股企业的日常财务活动,实施经济监督并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一种制度。委派财务总监在传递财务信息、防范经营风险、规范内控管理、提升企业价值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然而由于法律地位不明,执行时间不长,仍存在诸如职责界定不清晰、监督对象不明确等问题,笔者就此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企业集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下属企业监管模式与力度会结合实际情况而有所调整。以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为例(以下简称铁投),从成立之初至2009年,对所属企业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从2009年底起,集团取消财务总监委派制,开始推行对所属企业委派监事会主席、专职监事的监督模式。在企业集团从“财务总监委派制”走向“派驻监事会制度”的述程中,应基于何种考虑,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为强化本企业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程序、提高核算质量、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公司实行了委派会计制度,以明确委派会计和被委派单位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执行该制度的初衷是让行使监督的会计人员与被监督企业分离.避免存在人事及经济利益关系。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针对现状,笔者思考会计集中核算制能否取代委派会计制?  相似文献   

19.
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一九九五年深圳对其市属国有企业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度以来,随着全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以及对企业财务监督的不断加强,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集团都实行了财务委派制度。但究竟什么是财务总监?财务总监与董事会、总经理、总会计师是什么关系?如何充分发挥财务总监的职能作用?企业集团的财务总监如何设置?等等。这一系列基本问题就难以真正发挥财务总监的作用,甚至将企业的财务监督及管理引入岐途。我们下对财务总监制度的基本问题作些探讨,作为引玉之砖,以期引起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及财会理论界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财会》2001,(9):24-25
问:什么是财务总监财务总监的职责有哪些答:财务总监,是指按照财务总监聘任资格要求认定、并由出资人委派或企业自行聘任的,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财务活动进行监督的专职高级管理人员。财务总监按法定程序进入企业董事会,对企业董事会和派出机构负双重责任。其主要职责是:一是对董事会批准的公司重大经营计划、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二是参与拟定有关公司经营的重大计划、方案,包括年度预、决算方案、费用开支计划、投资融资计划、利润分配方案等;三是参与制定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监督检查企业财务运作和资金收支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