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通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方向和发展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体现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描绘共产主义前景时提出的最终奋斗目标。两者互相联系 ,又相互区别 ,都是科学社会主义不可分割的两个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问题。两者在物质、精神、政治、自然的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 ,一方面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纲领和根本目标 ,另一方面还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搞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为将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更充分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江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中论及党在新世纪任务时提出要“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构建小康社会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为此,认真研究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江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中论及党在新世纪任务时提出要“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构建小康社会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为此,认真研究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包含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确保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党的领导是新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法宝。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是统一的整体。正确理解了这三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也就等于正确把握了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部。  相似文献   

7.
所谓科学发展观,其本质的要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意识.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二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服务和环境建设;三是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四是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五是要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六是要突出工作重点,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宏伟目标。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求的重要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自然、区城和城乡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伟大理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速促进这个美好的理想成为现实。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重在“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11.
构建小康社会商品供给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就如何构建小康社会商品供给体系提出五个辩证观点:一、中国不能没有商品市场,商品市场不能没有中国;二、不是产品没有市场,而是市场没有产品;三、不是缺乏统一市场,而是缺乏市场的统一;四、构建商业集群,促进大市场的形成;五、商务部门的任务在于完善供给、创造供给。  相似文献   

12.
依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主要内容 ,结合我国农村实际 ,对农村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进行探讨 ,对农村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作了剖析 ,并提出当前一段时期推进农村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从全国范围来看,重点和难点在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的贫困地区,因此必须从五个方面推进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和谐是现代化社会的基础,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实践表明,唯有使文化现代化才能有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进一步证明了文化、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因为政治、法律制度的完善、经济制度的改革都会直接触及整个社会的一般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5.
小康社会昭示的理念是: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从以官政为本转向以民生为本,从耗散发展模式转向和谐发展模式,从而真正转变单纯依靠以经济的增长来解决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观念,改变以对财富的追求和持有来回答人生本质意义的观念.通过对全面的、均衡的小康社会所需要具备的文化环境、物质资源和制度条件观察,进而探究全面建设现代小康社会所面临的困难与出路,可以更好地理解全面小康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前20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十六大报告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个方面的新要求,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些要求,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全面小康建设重点在西部,难点在农村.分析我国西部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的难点发现,西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不但需要领导思想观念的转变,科学务实的农村小康建设规划,更需要采取适当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增加农民的收入;投资重点逐渐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强化法律和行政措施,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培养城乡持续的创新能力等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研究西部十二省市区2002年与2020年全面小康的差距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继“主要经济指标差距”和“社会指标差距”的讨论之后,接着从教育、科技与信息等角度分析讨论了西部十二省市区2002年在以上各方面与2020年全面小康之间的差距,并比较了西部十二省市区2002年在教育、科技与信息方面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的构建,一个不可回避的主题就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的化解进程,直接决定着和谐社会建构的深度。而当前我国的民生现状,隐藏着很多不稳定因素,极大地冲击着和谐社会构建的步伐。探索解决民生问题的发展对策,是当务之急,也是建构和谐社会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社会活力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础;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始终坚持六条原则。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