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产”主导未来消费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中产阶级将主导未来消费文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是,他们拥有大量的经济资源,能够买一些新的消费品,而且他们也是很多国内国外企业的目标市场"从文化的层面上看,"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将是社会主流文化、尤其是消费文化构建的重要力量,并由此而引导着中国社会消费文化的走向"企业的注意力不应只放在仅为冰山一角的财富新贵,而是应该调整企业战略,不妨将崛起的中产阶层作为一个核心客户群体,重点挖掘这一群体的实际消费需求及潜在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的成长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大型企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陈清泰副主任首先表示,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的大型企业将真切地感受到其成长环境的变化。因为,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冲破市场壁垒的先锋,有迅猛发展的信息通讯为主导的科技进步推波助澜,经济全球化的形势迅速发展。世界各大公司为适应和利用这一形势,纷纷调整战略,采取措施,争夺竞争的主动权,争夺竞争的制高点。世界级大企…  相似文献   

3.
1924年谢尔顿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近百年来,国际上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日渐成熟。我国才刚刚登上企业社会责任这个大舞台,各方面尚显不足。如何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员工、消费者、公众媒体等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中国特色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近期由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举办的中小企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中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使其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力量,应该成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战略地位很特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中小企业拥有了与大企业并存的能力。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李杨博士说,工业经济时代,低成本、高效益的规模需要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只处于附属地位。然而,随着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移,中小企业的地位也发生了战略性的变化。首先,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需求更趋多样化和个性化,可是大企业一般只…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企业应当致力于这样做公司,那就是"小公司的规模,大公司的运营",像大公司一样规范,程序地经营小公司近来发生的几件事,让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快速发展"的副作用。比如在企业层面发生的达芬奇天价家具"涉假事件",双汇的"瘦肉精事件",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造假事件"等等。而在社会层面发生的,如北京、南京等大城市的暴雨让下水道系统运转失灵,如刚发生的温州动车相撞几十个生命瞬间消失,还有一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转型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的创业战略决策有其显著的特征.本文提出6个命题,认为在中国经济改革和转型过程中,企业的经营环境中包含诸多激励公司创业、创新因素;并且,相对于西方规范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企业而言,在目前中国的转型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的创业战略决策和行为具有更强的冒险性倾向.笔者认为,中国企业创业战略决策的冒险性特征是转型经济环境提供的外部诱因与企业"做大做强"的内在愿望双重激励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家这27年的财富故事中,从来不缺、从来多是、从来主导的都是"大赌大赢"的财富神话,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由中国一家家著名企业"大赌大赢"尸骨残骸所垒起的坟茔,遍地都是.  相似文献   

8.
<正> 时至今日,世界经济格局正处于重新整合状态,世界经济市场正步人以大公司、大集团为中心的时代。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家族的一名主要成员,为了在世界经济市场中提高中国的经济地位,应对 WTO 的挑战,已明确将增强大型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今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中国企业正面临着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转型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企业做强做大,则必须借助于一种新型的经济运行模式——资本运营,以谋求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市场拥有独特的战略地位。"资本运营"的本质,是通过资本交易或使用,获取利润、求得资本的增值或获得更大的收益。相对于整个企业运作而  相似文献   

9.
李志豹 《企业家信息》2012,(11):125-126
9月1日至2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吉林省人民政府承办的2012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做强做优:世界经济变局下大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国企联第11次向社会发布“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名列榜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伴随中国经济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从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三十年历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制度、经济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看到了企业发展中蕴含的智慧和出奇制胜的战略。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企业经济》也迎来了创刊三十周年。喜迎盛事之际,我们举办了"中国企业与中国经济"学术论坛,4位嘉宾就此进行了大会发言:李海舰先生围绕"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这一崭新的主题进行了演讲,观点精辟,分析全面;唐庆南先生从自己创业的实践,总结了"创新商业模式,助推中国创造"的切身体会;刘瑞先生阐述了"积极发挥国有经济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逻辑清晰,观点鲜明;汪玉奇先生高屋建瓴,思路创新,与刘瑞先生提出了相异的观点,强调调控国民经济,"重要的是经济手段"。各位演讲者各抒己见,高潮迭起,异彩纷呈。现将演讲中部分精彩内容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财会》2001,(8):63-63
国家计委新闻发言人郑新立日前表示,中国加入WTO后向外商开放的领域都会向国内企业开放。 郑新立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投资,尤其是国债投资的增长。但是在利用国债的同时,政府将制订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努力启动社会投资。 首先,要放宽中小企业的进入领域,除关系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的领域外,其余领域都应允许社会投资进入;中国加入WTO将向外商开放的领域都会向国内企业开放。 其次,取消对中小企业贷款、融资、股票上市的歧视性规定,使之与国有大企业享有同等的机会。 第三,简…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大休闲时代"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到来。在福州市,中产阶层规模逐渐扩大,崭新的生活方式率先引爆,也为永泰县葛岭镇这个福州后花园带来顺应时代巨变的新机遇。文章根据永泰县青云小镇的发展现状,分析青云小镇对永泰县地方经济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任才方 《英才》2006,(9):82-83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工业企业也日益成长壮大,并涌现出一批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企业。为展现大企业对经济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引导企业不断做大做强,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国家统计局根据2005年大型工业企业年报,按主营业务收入排序,筛选出中国10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并向社会发布,希望对所有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将会成为企业战略规划的首要目标,"以才为本"的共有价值观营造,将成为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各国经济依存度不断加强的同时,竞争强度也不断加剧,竞争范围不断扩大,竞争形势也在不断演变。国家间的经济竞争,表现为不同国家企业间的竞争。纵观世界,发达的经济强国无不拥有一批有影响力的、有极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公司,这些公司大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反观中国,尽管经过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但被世界范围广泛认同的有影响力的公司却还为数不多。在这种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必然趋势、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还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内驱动力等等因素,客观上为中国企业由"草莽时代"奔向"职业化时代"提供了契机,都对中国企业的职业化进程提出了更高、更快的要求!毋庸置疑,中国企业职业化时代,已经全面到来……  相似文献   

16.
陈文达  周鹏 《财会月刊》2015,(10):23-25
中国经济正处在由高速发展期向中高速增长平滑的转型时期,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战略已从低成本战略向差异化战略转型,经济发展模式必将倒逼企业发展模式的变革。会计管理模式也将发生转变,由过去以财务会计模式为主导转向以管理会计模式为主导。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企业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获得了迅速发展,"中国制造"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经济和世界各国消费者的生活,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制造企业在技术创新、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比较优势、管理技能、国际营销方面都和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此外我国制造企业在资源、市场、和核心技术上高度依赖国外以及我国制造企业中外资所占比重过大、缺乏世界级的跨国公司等现状都加剧了我国制造企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1月11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企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伊利凭借在社会责任领域的卓越实践,入围"2019中国企业社会责任500优"企业榜单,并获得"社会责任十大样板企业"荣誉称号,成为行业内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相似文献   

19.
金盛华 《人力资源》2009,(13):18-21
从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开始,中国开始真切感受到这场金融海啸中没有旁观者,中国经济也开始受到大面积冲击.很多中国企业,特别是外贸主导的企业,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发展方向,卷入其中的企业领导者,不可逃脱地必须在"发展"和"维持"间做出选择.遗憾的是,在此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更多的企业家依然倾向于选择"维持性"生存,以求熬过冬天,伺机而发.当危机来临,企业家回顾自己企业走过的道路,才幡然醒悟,原来企业所走的轨迹上没有太多的游离空间,企业也没有在发展历程中积累变通选择的潜力和资源,更没有俯瞰经济变动全局和勾画企业未来发展路径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商机在零配件逆向物流中闪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向物流也许是企业在降低成本中的最后一块处女地了"。尽管美 国零售巨头西尔斯公司负责物流的执行副总裁这句经典名言被很多人所 知晓,但真正在逆向物流中尝到甘甜的中国企业却很少。当我们还在为 挤干正向物流中的水分而费尽心机的时候,世界一些著名的大制造商已 经开始向逆向物流要效益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当供应链管理时代 向我们走来的时候,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中国制造业作为全球供 应链的源头,对逆向物流所孕育的无限商机岂可坐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