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矿塌陷灾害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煤炭、金融、非金融等矿产资源居于世界前列,矿产资源开采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比例。但是,随着人类工程技术活动的加强,矿产资源开采强度的逐年加大,导致塌陷灾害频发,而且,灾害危害日益严重,严重地破坏了采矿区的生态环境,极大地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对采矿塌陷灾害的研究与防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以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系统研究了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的涵义、组成结构、功能、特征及生态管理目标,论述了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各子系统的耦合机理,分析了复合生态系统内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的交换机制;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包括矿区地面塌陷和土地压占、水资源污染和水系破坏、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和废渣污染;为此,应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维持性策略、生态修复和生态重建等策略。  相似文献   

3.
煤炭开采业在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论文从生态补偿的角度出发,界定了煤炭开采的生态补偿内涵。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了煤炭开采的环境成本核算范围,将环境破坏成本、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成本以及环境污染造成的人体健康损失纳入核算体系。同时以陕西省煤炭开采业为研究对象,对其环境成本进行了核算,该核算结果一方面可以客观反映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牺牲代价,另一方面为陕西省确定合理的煤炭开采生态补偿额度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由于长治市境内下霍煤矿的违规开采,造成山西中南部铁路D1K491+700--DIK492+500段地表出现裂隙塌陷。为保证铁路建成后安全运营,基于对采空区地面塌陷形成机理分析及采空区变形破坏边界计算,从工程施工、外部建设条件、工程经济等方面综合比选该段线路方案,以确定安全、合理、经济的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5.
论煤炭矿区环境成本会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煤炭企业长期开采煤炭资源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地面塌陷、废矸石占地、污水排放、掠夺式开采、矿难事故等不良现象,其中的许多问题都甩给了社会.在煤炭矿区建立环境成本会计,有利于遏制不良现象的发生,让煤炭企业承担起应尽的责任,还能为绿色GDP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6.
煤炭的开采,兴起了许多以此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城市。同时,在城市的周边外围成了大范围的采空区域。地下岩体结构被破坏,造成地面塌陷、位移,致使地面上的建、构筑物,公路、铁路及桥涵受到破坏。本文谨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速公路采空区治理工程为例,对采空区钻孔注浆充填固结治理方法的工艺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7.
煤炭企业属资源开采型企业。由于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如果继续坚持传统的煤炭开采单一生产经营模式,企业必将随着资源的枯竭而衰老,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矿井疏干水、煤矸石等废弃物以及土地塌陷、沉降等现象,将严重破坏矿区的生态环境。这种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笔者认为.煤炭企业特别是资源枯竭的老矿区,  相似文献   

8.
王蓉 《经济师》2014,(2):155-157,159
山西煤炭开采中的固体废弃物煤矸石的大量堆积,既占用土地资源,又造成环境污染,同时煤炭开采造成的采空区地表塌陷成为困扰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的难题之一。因此山西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山西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对煤炭矿区居民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发现运用CVM评价煤炭矿区生态环境外部成本时,基于WTP和WTA分别获取的测算值存在较大差异,后者是前者的57.58倍,因此,对于测算尺度的选择很有必要。结合CVM的理论基础,以及受访者参与支付和接受补偿的原因,对基于不同测算尺度获取的生态环境外部成本值的内涵进行分析,发现受访者的WTP仅反映了其对自己及后代福利改善的愿望;受访者的WTA不仅体现了居民对煤炭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的评价,也体现了生态环境破坏对自己及后代福利损失的补偿。更进一步发现,基于WTA的测算结果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所以,基于WTA的测算结果能够充分反映煤炭开采带来的矿区生态环境外部成本。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陕北煤炭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榆林地区煤矿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煤炭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环境破坏问题,以及煤炭开采地百姓对煤炭开发所造成的环境损失问题的态度及其环保意识;指出目前煤炭开采中不仅开采本身对当地的环境具有破坏性,而且在煤炭的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也存在着严重的水污染和空气污染,这种污染是有传播性质的,给河流下游以及周边百姓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严重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减少环境损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矿山开采中,矿山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对矿山进行开采,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以及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但是同时,因为在矿山开采中会对矿山本身以及周围的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会改变甚至破坏其及周围的自然环境,环境问题由此产生。采矿占用或破坏了大量的耕地,导致庄家农作物产量降低甚至颗粒无收。在矿山的开采中会对矿区的地下水产生一定的影响,破坏其均衡的系统,使得井泉干枯,人们饮水困难。矿山的开采还会导致地面塌陷、泥石流、滑坡以及崩塌等一些地质灾害,同时还产生了很多的垃圾和废气,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破坏了地貌环境和自然景观。这些矿山开采引起的环境问题不仅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影响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对矿山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土地复垦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塌陷区土地复垦的工程技术及生物复垦措施.开采沉陷是造成矿区环境地质灾害的直接原因,有效控制和减轻地面沉陷程度是避免开采沉陷环境灾害的基本途径.充填采煤法是减少地表下沉效果作好的方法.文章针对煤矿开采对矿区环境、地表破坏的影响,以减轻危害程度为目标,提出合理的采矿方法和工艺.  相似文献   

13.
背景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煤为主。2000年一次性能源生产结构中原煤占67.2%,原油占21.4%,天然气占3.4%,水电占8.0%。同期,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原煤占67.0%,原油占23.6%,天然气占2.5%,水电占6.9%。这种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在我国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土地植被被破坏致使沙化加剧,大面积土地塌陷或废弃,地下水资源的储存条件遭到破坏,酸雨日趋严重。同时煤炭运输给交通部门特别是铁路造成极大的压力。在国际范围内,1995年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煤炭占39.7%和27.29%,天然气、水电和核电占23.2%和10%。环境…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初,七台河市还是个小山村。经过四十多年的奋斗.七台河市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东北的重要煤城.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因煤炭开采,破坏了地质环境.产生了地面塌陷等一系列地质灾害,使我们生活的城市变得遍体鳞伤。  相似文献   

15.
常建忠 《生产力研究》2015,(2):63-67,161
煤水共生,采煤在给煤矿企业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也对水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和破坏。随着煤炭产量的快速增长和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引发了煤炭开采区域地下水的破坏、河道断流、人畜饮水困难、水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分析了煤炭资源与水资源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境与水安全方面剖析了山西省煤矿区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认为采煤对水资源的影响和破坏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正确评价煤炭开发利用所得到的真实收入,不但要将煤炭开发利用中所造成的自身价值折耗从收入中剔除,还要扣除其对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价值损失。本文利用CVM方法对陕北地区神木县大柳塔镇、西沟乡和榆阳区牛家梁镇3个乡镇在煤炭开发过程中所造成的生态环境价值损失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提出当地的最小补偿意愿(WTAC)主要与当地百姓对环境破坏的态度(Atu)和当地的户均收入(Income)正相关;给出大柳塔镇、西沟乡和牛家梁镇三地由于煤炭开采过程中造成的环境破坏百姓愿意接受的户均最小补偿意愿每年分别为4634,524元、2671.348元和4813.265元。在此基础上,展开效益转移法在陕北煤炭开发环境损失评估中的精度和可靠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使用效益转移法求某地的最小补偿意愿时,其已研究地和决策地之间必须具有相同或极相近的环境对象和社会经济变量,否则会造成效益转移的结果不可靠,给出过高或过低的估计值,为效益转移法在不可再生资源跨区域环境损失中的研究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7.
韩晓霏 《经济论坛》2013,(11):42-43,54
煤炭作为典型的化石能源,其消耗与节能环保关系紧密,尤其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耗量大、利用率低。煤炭的开采会大量破坏植被,进而引起水土流失等,而消费煤炭时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会造成污染,破坏环境。另外,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大大减少了煤炭的可利用量,也让我们在治理环境时耗费额外的资源和能源。本文试图利用全球价值链这一理论工具,通过分析煤炭产业目前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和目前阶段的能源消耗及节能特点,发现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基地,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是持久且明显的。山西省水资源总量少,整体水质差。煤炭资源开采对水资源破坏补偿机制的缺乏往往使得该省原本脆弱的水资源环境更加恶化。文章以山西省为主要研究区域。在对煤炭资源开采和水资源现状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分析了大矿时代山西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构筑了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破坏的补偿机制的框架,主要包括对补偿机制主体的确定、相关者利益的重置及补偿补偿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困扰衰退矿区的一大难题。以徐州矿务集团为例,在论述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比较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开采、洁净煤技术、矿区塌陷复垦及生态环境整治三种循环经济模式,最后给予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塌陷作为煤矿采区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使矿区环境受到破坏的同时也极大程度地制约了矿区经济发展.文章分析了淮南矿区的塌陷的特征,及产生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治理措施,使煤矿在安全生产的同时,保持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