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旅游文明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方面。从社会与心理双重视角来看,现代性与去个性化是引发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的重要因素。个体为逃离现代性而参与旅游活动,在现代性作用下,游客的真我疏离感、人际疏离感、社会疏离感会形成求解脱心理、占有意识及后现代性诉求未满足感,从而导致游客不文明旅游现象。在群体中匿名的游客参与旅游活动时,群体性与匿名性会产生去个性化效应,致使游客自我意识减弱、群体意识增强,很可能遵循群体规则,效仿其他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因此,应不断满足游客的愉悦性、个性化和体验性等需求,缓解游客的多重疏离感;积极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增强游客的自我察觉,弱化去个性化效应,强化文明旅游宣传的示范引领,有效引导游客实施文明旅游行为,营造文明、健康和绿色的旅游氛围,促进新时期我国文化与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尤海涛 《旅游学刊》2014,29(12):10-12
正我国正处在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转变之中,后现代思潮对旅游思维与行为模式有深刻影响,具体表现为新旅游(new tourism)的兴起及旅游模式由传统观光向深层休闲的渐变。作为新旅游的一种,近些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显然受到了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和政府政策的双重推动。在许  相似文献   

3.
民俗旅游的意识形态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刘晓春 《旅游学刊》2002,17(1):73-76
民俗旅游是全球化背景下权力政治、资本与地方性文化之间共谋的结果,是一种后现代文化现象,服务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诉求。民俗旅游的兴盛,既是“本土现代性”的表现,也是文化政治之暴力的一种表述,民俗文化旅游继续着现代性话语对于民间、边缘文化的霸权性质。  相似文献   

4.
旅游者为什么要出行,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有什么意义?本文尝试从流动性与现代性的视角出发进行思考,参照“流动性是现代性的途径与标志”这一逻辑,假想了“流动性背景下旅游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的场景,从独立于生活世界之外的旅游世界和生活世界与旅游世界统一两个阶段探讨旅游者空间行为在流动性背景下的意义;进而提出了“旅游者空间行为是人成为现代人的重要途径”的理论假说,并从起点、标志和身份3个层面论述了旅游者空间行为之于“人成为现代人”的意义。为回应龚鹏程将旅行的意义归结为“动物之本能”并融入“人类的文明”生成与演化宏观框架,本文在流动性与现代性视角下将旅游者空间行为的意义归结为“现代人之本能”并纳入“现代文明”生成与演化的框架之中。  相似文献   

5.
《山西旅游》2007,(4):10-11
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2006年度全国旅行社业务年检工作的通知”[旅管理发2006)225号]精神,按照《旅行社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2007年第一季度进行了2006年度全省旅行社业务年检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山西旅游》2005,(3):13-15
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2004年度全国旅行社业务年检工作的通知”(旅管理发[2004]114号)的要求,我省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严格按照《旅行社管理条例》及其《实话细则》的有关规定,省旅游局行业管理处对全省旅行社进行了业务年检。  相似文献   

7.
关于“文明旅游”研究的认识、探索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认识:“文明旅游”是个什么问题? 中国大众化旅游现象登上世界舞台以来,“中国游客”行为的文明与否就成为各界不时讨论的焦点.当前来看,“文明旅游”更接近于是一个“大众话题”,而尚未达到“学术问题”的高度. 1.“文明旅游”作为“大众话题” “文明旅游”作为一个大众话题,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文明”和“旅游”,前者是用来界定后者性质的.舆论的共识性理解为:“文明旅游”的主体通常指游客;“文明旅游”是一个行动概念;“文明旅游”等同于“文明出游”;“文明旅游”的功能与国家形象和道德修养相关.  相似文献   

8.
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它为我国未来5年以及中长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纵观全文,通篇都透露出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理念,由此可见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旅游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是建设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支撑,它的快速发展既会带来区域经济的增长,又会对区域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在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实现旅游业有效率的发展是学界近来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建设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社会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旅游学刊》于“十三五”开局之年以“旅游生态效率与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展开笔谈,就是希望通过各位学者对相关问题的抛砖引玉,引发旅游学界对旅游业发展中生态效率与美丽中国的关注。即旅游生态效率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与提升旅游业生态效率?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生态经济管理体系?中国旅游业如何助推美丽中国和生态之明建设?本期的6篇笔谈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回答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虎 《旅游学刊》2014,(8):11-14
正一、韩国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价值英国当代著名的后现代理论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对现代性和流动的后现代生活做出了精辟入理、又引人深思的理论分析,对当代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在论著中始终强调,后现代社会的消费者要得到真正的自由,就应该摆脱贪婪的消费和广告语言的机械化统治,去重新寻求改变现实的和个体身份与获得自由的可能性,并从中获得幸福。而从经济学角度而  相似文献   

10.
推进城乡统筹 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宇明 《旅游学刊》2011,26(10):6-8
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优先要解决好的战略性命题。毋庸置疑,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东亚典型传统农耕文明特色的农业大国。在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现代性角色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现代旅游的发展已逾百年,旅游研究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经历了多个理论思潮.在最初阶段,主流研究着眼于旅游现象的经济性,呼应着现代性中强调发展、规模以及速度的思想.然而,随着现代主义在其发展、嬗变过程中给社会、环境以及人类个体所带来的诸多根本性矛盾的逐渐积累,后现代主义思想应运而生,开始了对现代主义思想多方位的反思,而旅游研究也在这股后现代主义思潮中找到了一个转向的契机.然而,这一转向的目标虽在于揭露并解决现代性所面临的窘境,但后现代主义及其影响下所衍生出的旅游理论亦暴露了自身的内在矛盾.针对这种矛盾,胡里奥·阿兰贝里(JulioAramberri)在《现代大众旅游》一书中对影响了旅游研究走向的后现代主义理论进行了批判性的检视,以审慎的学术态度对旅游研究中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质疑,针对后现代主义思想在旅游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文章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对这些理论以及阿兰贝里批判观点的综合剖析,讨论了从现代主义开始,旅游研究所经历的后现代反思到对后现代思想的再反思,对诸多相互关联又存在矛盾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如真实与虚假,功能与解放,和谐与权力等,试图说明旅游研究中从现代到后现代主义的不同理论范型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相似文献   

12.
冰雪文化的产生背景“文化”一词在中国出现的很早,《周礼正义》卷三云:“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这是“文化”一词见于中国典籍的开始。所谓“观乎人文以化天下”的“观”,实即《周易》中的“观光”之“观”。《周易·观卦》云:“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观国之光,尚宾也”,这里的观光,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旅游。东邻日本因  相似文献   

13.
基于凝视理论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游客间的“道德式”凝视及其对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的规训意义.研究发现,旅游道德凝视依据当代中国社会所倡导和认可的旅游道德伦理规范,将“不文明旅游”识别出来,借助由数码相机、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等构筑的公共话语平台,将“不文明旅游”暴露于网络社会及其他潜在旅游者的“凝视”之下,通过由“网络围观”所构筑的“监狱式网络空间”对之进行监控并规训其他潜在旅游者,其结果促进了新的规训技术和规训制度的社会生产.这种凝视是一种特殊的游客间凝视,具有符号性、不平等性以及自发性、民间性特点.研究是对凝视理论本土化的实证尝试,拓展了旅游凝视理论的维度和内涵,对规范和管理旅游不文明行为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齐飞 《旅游学刊》2014,(7):11-12
正一、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后现代主义趋向后现代社会的发展背景下,旅游者的行为特点趋向于两方面:一是以逃避主义为主、厌恶当下的"反现代",带有某些抵触现代或反现代前的情绪;二是以谋求自身和社会多元化发展为主的"积极主义后现代",即吸收现代性的优点并克服它的缺点。总体来看,旅游消费者行为不再囿于特定的基本前提及规范内容,但在自由化环境带来的新观念和主张下,其特征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冯小刚近年拍过两个电影——《手机》、《天下无贼》,票房不错。冯氏电影的一大特色就是总能制造几句流行语,这两个也不例外。《手机》造出一句“审美疲劳”,《天下无贼》造出一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都被市井传诵一时,泛滥成灾。虽然泛滥,但用来描述当下的旅游业倒还贴切。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以前的人类历史上,盛极一时的伊斯兰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曾两次迫使人们不得不将自己的目光转向阿拉伯伊斯兰世界。随着岁月的流逝,昨天的辉煌已远人们而去,我对阿拉伯穆斯林世界这个“举足轻重的文明”所知道的似乎就是《一千零一夜》、“大盗阿里巴巴”和那里丰富的石油资源。今天,当我有机会走进科威特,漫步在大街小巷时,伴着浓浓的薰香味还有那独具特色的阿拉伯建筑,仿佛犹如一条鱼漫游于新水域,随心所欲浸泡于异国情调之中,体味出一番伊斯兰世界的神奇魅力。而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阿拉伯的女性,她们犹如一道神秘的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7.
国家公园是全球自然保护的规范语言,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从美国最有创意的设想变成全球的共同模式,世界各地的国家公园将“保护与利用并重”的核心理念与各国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形成了三种较为普遍的政府治理模式:中央政府治理、中央与地方共同治理和地方治理.从全球范围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中央政府治理模式影响最为深远,是国家公园治理模式的原种,其他治理模式都是由此衍变转化形成的变种.该模式的突出特点就是“国家性”“公众性”明显且高度结合.  相似文献   

18.
《山西旅游》2002,(1):55-57
上古五帝之一的舜王,故里就是垣曲县同善镇。《孟子》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史记》记载“舜耕历山”。此地古名负夏,后因舜父善叟死后葬于此,故负名善家。清末民初,当代学感到旧名陈腐,根据《孟子》一书“舜善同人居”,遂改称同善至今。历山景区演绎着很多久远、优美的舜王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19.
全域旅游发展总体战略的实质是一种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模式.李金早局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全域旅游的价值和途径》一文,对“全域旅游发展总体战略”实质的说明是:“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相似文献   

20.
《旅游学刊》2007,22(1):96-96
2006年11月14日及其随后的几天,南方某大学投稿人薛某等,以“花生米”的化名和“未验证”的“搜狐网友”的名字,先后多次在搜狐博客留言,散布对本刊刊用稿《也论休闲与旅游》一文来源的怀疑(该文独立撰稿人为本刊编辑部成员)。在该文作者刘德谦几次耐心解释后,流言散布人仍然煞有介事地说《也论休闲与旅游》与她投寄《旅游学刊》的稿件“是这样地一致”,并进而怀疑到了“旅游研究领域,旅游学科发展”的整体。让未能够读到她的文章的人不知道产生了多少的怀疑与猜测,使本刊的声誉受到了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