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004年12月《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森林生态效益由无偿使用向有偿使用转变。  相似文献   

2.
国有林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会计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标 《绿色财会》2008,(2):28-28
2004年12月<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森林生态效益由无偿使用向有偿使用转变.国有林场是国家培育森林资源的基地,是重点公益林管护的主体,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的主要对象.因此,完善国有林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会计核算,成为国有林场财务管理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从2001年开始,财政部、国家林业局正式在全国十一个省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这一工作标志着我国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历史的开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迈开了第一步。但是“补助”毕竟不是“补偿”。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只是对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管护费用进行补助,而不是对其抚育更新、营造林成本等进行的补偿,因此它不是完全意义的“补偿”制度。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更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本文拟从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工作)存在的一些问…  相似文献   

4.
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贯彻落实《森林法》和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加快推进生态建设,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到有偿使用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法理上存在明显的法律冲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如何因地制宜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介绍福建省在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如下游补上游的创新,超前的分级保护,补偿类别的细分。对这些做法进行法律评价:下游补上游是市县政府履行一部分补偿基金筹集职责的好办法;比国家早四年多提出对公益林的保护分三个等级;分析存在的不足,如没有补偿标准的增长机制,补偿标准大幅落后于相邻省份;模仿中央财政管护补偿的模式,使得征用补偿落空;国有公益林得到了不应得的征用补偿(即产权损失补偿);没有专门的公益林补偿管理机构;公益林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的位阶不合法。  相似文献   

6.
对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森林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森林为社会提供了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其价值却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从而阻碍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对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进行补偿,一直为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所探讨。2001年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联合颁发了《关于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首批注入10亿元中央补助资金,确定在11个省区先行试点。这项工作开启了我国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历史,为今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迈出了第一步。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11个省区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作三年取得圆满成功的基础上,2004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了20亿元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对全国4亿亩重点公益林管护者发生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支出给予一定补助,这标志着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从此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将永载我国林业发展史。下面,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有关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一、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重大意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新阶段,对促进公益林管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略论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1年开始,财政部、国家林业局正式在全国十一个省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这一工作标志着我国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历史的开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迈开了第一步.但是"补助"毕竟不是"补偿".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只是对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管护费用进行补助,而不是对其抚育更新、营造林成本等进行的补偿,因此它不是完全意义的"补偿"制度.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更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本文拟从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谈点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9.
《办法》),我国从2001年起中央财政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中央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一年来,在各级政府、财政、林业部门的领导、协调、配合下,在广大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以下简称防特林)经营者的参与下,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森林生态效益的重视。长期以来,森林生态效益得不到补偿,对森林重索取而轻投入,森林生态效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造成生态环境逐步脆弱,影响到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央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表明中央对森林生态效益的高度重视,无偿使用森林生…  相似文献   

10.
辽宁作为国家首批实行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地区,现已全面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这一举措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建设和发展问题,实现森林生态价值从无偿使用到有偿使用的历史性跨越。针对辽宁的特殊区域和发展情况,特别是辽宁林业和生态建设的现实情况,笔者认为要建立和完善辽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三种新的土地征用模式 :嘉兴模式、南海模式和芜湖模式 ,这三种模式在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方面并没有做到很大的突破。现实征地拆迁安置急需解决的问题有 :(1)征地拆迁政策需要统一 ;(2 )征地补偿款分配矛盾突出 ;(3 )以往的遗留问题影响了被征地农民的情绪。对征地制度和拆迁安置工作的建议 :应建立严格细致的土地征用公示制度 ;完善现有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建立永久性或者加强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拥有程度 ,同时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 ;政府要在征地安置中让利于民 ;失地失业人员安置要实现良性循环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确定基于乌鲁木齐耕地资源综合价值的征地补偿标准并与现行标准进行比较,以期为当地后期耕地征收补偿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基于乌鲁木齐市耕地资源综合价值将耕地征收补偿标准的构成分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生态价值,分别采用收益还原法、影子价格法与成本替代法、条件价值评估法对其进行测算,并对基于耕地资源综合价值的征收补偿标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从农户与集体角度,基于耕地综合价值的征地补偿,能使农户获得的征地补偿金提高,从37.92 万元/hm2提升至了306.97万元/hm2,为现行标准的8.10倍;(2)从补偿范围角度,基于耕地综合价值的补偿标准,兼顾了征地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补偿,分别提升至了299.43万元/hm2、10.25万元/hm2.[结论]文章创新构建基于耕地资源综合价值的征地补偿标准,充分考虑了耕地资源具有的社会、经济、生态价值多重效用,不仅计算了耕地资源对于农民的就业价值和农业产出价值,也重点体现了耕地资源对于农民具有的社会保障效用和生态安全效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概述了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总体状况,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包括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涵义、理论依据、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以及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一些主要问题。对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进行了述评,指出中国在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还存在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4.
生态公益林区划和农民利益的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生态公益林内涵和区划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对公益林界定、种类等问题认识不到位,加之政府追求的生态效益与林农的利益诉求不同,在实践中,区划公益林时存在较大随意性和忽视对农民利益的保护。中国在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中,既要重视公益林在维护生态建设方面的作用,还应关注林农利益的维护。生态公益林的区划应遵循主导功能、生态保护、因地制宜、适度规模和兼顾生态建设和农民合法权益的原则。当国家将集体林直接界定为公益林时,应该在明确公益林区划权力主体的基础上,通过分类管理、签订林地地役权合同和国家征收的不同方式来解决生态效益和农民经济利益的冲突。  相似文献   

15.
兰坪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但在补偿的范围、补偿的标准以及补偿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等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对兰坪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明晰产权,科学管理;科学评价,提高标准;拓宽渠道,加强监督;转变职能,加强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受益者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劳动力人数、家庭纯收入、对受益者是否产生影响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支付意愿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年龄、家庭总人口、耕地面积、林地面积、是否了解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具有负向的显著影响。在分析基础上提出建议:促进居民收入提高;让受益者了解保护生态公益林对个人产生的影响;建立受益者对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采取单一的公共财政途径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补偿,显得过于单纯化,应积极探索引入市场机制,寻求一些利用市场手段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有效途径。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森林碳汇项目、森林水文流域补偿、森林生物多样性交易、森林生态旅游、提高森林的综合效益的介绍,探讨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市场化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南京市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土地征用补偿偏低的主要原因,并对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的确定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土地征用补偿应以转用后的用途按照市场要求进行评价,同时指出土地征用补偿的实质是土地总收益如何在国家、建设单位、农民集体及农民个人之间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存在严重的法律冲突。国家林业局、财政部的规范性文件与《宪法》、《民法通则》、《物权法》、《立法法》、《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等一系列上位法相冲突。本文对这些法律冲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法律冲突的本质是漠视农民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