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杨立杰 《金融博览》2013,(19):84-85
买下刀尔登《不必读书目》这本书,当初的想法或许是“真诚”的,以为可以作为今后选择读本的指南,甚至当做清理书架的依据,某些书既然不必读,当然也就不必买,不必存了。其实我明明知道——连作者也已经不打自招了——“不必读”这样的题目,是“有一点危言耸听”的。与其说他谈的是哪些书“必读”或者“不必读”,不如说是关于书究竟应该怎么读。我以为,如果读而不得其法,那么一切书都不必读。  相似文献   

2.
严肃评说历史的书不应用此书名干了一辈子书行,平时很注意有哪些畅销的新书出版。对袁腾飞先生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我早就通过电视媒体知晓,但一看到书名,我马上生出一种感觉:这是一本浅薄的时髦书,于是没在意它。当然,这是我的成见。在我看来,一本好书应当有个庄重的书名。评说历史,就应像黄仁宇先生那样给自己的书起名,他的书我从里到外地欣赏,包括书名。而  相似文献   

3.
童年时.我曾是一个只能每天躺在病床上的小女孩儿.我的父亲和母亲很少给我买糖果和玩具,而给我更多的是精神关怀。他们让我自己学着读书写字.让我读家里书架上的书.也给我买过和借过很多书。在自学的日子里.书是我的老师和同学。  相似文献   

4.
雅清 《湖南地税》2011,(1):48-49
许多年前的一位朋友大约存主持《往书如烟》之类的专样,总约我写点什么,无奈事务性的事情太多,也没有很好的心绪,也就作罢!  相似文献   

5.
林伟 《理财》2005,(12):31-33
《哈佛商业评论》说:“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倾听!”比尔·盖茨说:“除了彼得·德鲁克的书以外,还有哪些书可以看呢?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张瑞敏说:“我也成了德鲁克迷,到处搜集他的著作。读他的书是一种享受,因为常常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  相似文献   

6.
高甜甜 《税收征纳》2007,(10):53-53
一日,对税收还懵懵懂懂的我忽然问起当税官的母亲:“什么是增值税?”母亲有些吃惊,她可能想不到平时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女儿也问起了这样颇具专业的问题。的确,不久前我在政治课上听老师讲过税收方面的知识,所以就“乘热打铁”翻看了母亲书柜里的税收业务书,想了解一下税收。看着我一双渴求的眼睛,母亲立刻给我讲了增值税的定义、税率、地位、征收办法以及相关的税收知识,也算为自己的女儿做了一回税收宣传。[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经验世界里,记者也不例外。2000年,《计算机世界》办展览会,时逢我的新书《中国.com》出版,我就被报社派去展台签名销书。当我同别人正聊得高兴,一个读者扯我—下:“你应该重视马云。他的阿里巴巴为中小企业开启了新的外贸通道。  相似文献   

8.
卢菁的《我在美联储监管银行》一书终于问世了,我也有幸在第一时间得以拜读。读完全书,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书中穿插了个人的所见  相似文献   

9.
有一段时间我曾经很寂寞,那是某一年的秋天,我经常独自一个人想着事情,我总感觉空淘的房间里隐藏着无所不在的寂寞,那时我就像一个心事苍茫的老人,我总是问自己,是因为什么,我把与以往同样的日子硬是体会成了孤独。在那之前,我读了很多书,也许是因为书中的哲学被我曲解了,才使我感到了生活的寂寞。  相似文献   

10.
吃书     
儿时曾听父亲讲过一件趣事,说是某小儿天性愚钝,读书读不“进”去,乃父望子成龙心切,将书烧成灰掺兑在茶水中命他吞下去,谓之“吃书”。我问后来呢?父亲笑而不答,我猜想这是父亲在威胁我,我若如那小儿一般读不进书,他也会如小儿之父一般命我吃书。  相似文献   

11.
让“座右铭”火起来逢雨水不记得是从何年何月开始,我就很喜欢抄录些名人的名言。《名人名言大全》一类的书,我也爱买。在《中国青年》杂志1992年第一期上,登了张海迪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再上新台阶》,其中就很有几段十分精彩的文字,让我打心眼里敬佩。比如:“...  相似文献   

12.
刘炀 《科学投资》2007,(10):73-73
我是一个又懒又笨的女人.炒股炒了一段时间,还是看不懂这样那样的图.也不清楚哪家公司业绩如何.对于什么政策面、消息面更一无所知。我搞不懂这些.我只知道买进股票后就等着涨.3年5年随它去,反正不翻倍就不卖.只当存银行了。我的秘诀很让周围勤奋的股民同事和朋友看不起。是啊.人家天天泡在交易所.书看了一大摞.买进卖出心惊肉跳,可是到头来常常竹篮打水一场空。  相似文献   

13.
高续增 《银行家》2007,(11):129-131
在卢德之先生的《资本精神》在行将付梓时,松奇先生拿来毛样让我读一读,说这位作者的思想与我有某种共通之处。我读后.——果然如此,这也是能让我用整整一天的时间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读完它的原因。我喜欢读这样的书,与此对应的是那些充满概念和说教的主流学人的著作。我也能想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像我这样喜欢这种书的原因是,读这样的  相似文献   

14.
读编往来     
读者感言各位编辑,你们好!我是2009年末在成都春熙路的西南书城里开始接触《大众理财顾问》杂志的,一看就喜欢上了贵刊。由于只买到了2009年的部分期刊,就想订阅贵刊,无奈我的住处不知何时拆  相似文献   

15.
有位哲人说,人生的路很漫长,但紧要的就那么几步。对于这句话,我有更为别样的理解,人生的路的确很漫长,紧要的的确也就几步,关键就看你如何把握。有人天生聪慧,先知先觉自然把握;有人生之富贵,自有贵人替其把握;有人命运多舛、屡遭坎坷但屡挫屡奋,终有命运之神垂青为之把握……于我而言,都不在此列。我既不少年聪慧,也无富贵背景,人生既非平坦也不无坎坷,今日之时亦无显著成绩,但每每感到欣慰的是,平凡如我,今生有书为伴,养成读书习惯、走入读书人生,实乃幸事。感念于此,每每忘不了这一路走来的让人终身难忘的、随时想起即能散发出浓郁墨香的好书、好报、好文章。  相似文献   

16.
书之赞     
有一种神奇的智慧传播剂,能将世上万物的规律与法则,传播给地球最伟大的生灵—人类,这充满魔力的物品的配方,不过只是大t的鉴水和纸张,但是它内洒的实际价值,却足无穷无尽的,这奇异的东西、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的名字叫做书。书是困难之锁的钥匙串,书是知识之光的手电筒,书是成长之路的斑马线,书足迷信之火的灭火器,书是胜利之雷的乌云层。读书使我快乐,读书使我狂热,读书使我长大,读书使我辉煌,书是神圣的,书是伟大的,书是不可缺少的。书是通往另一个智慧空间的神奇通道,它可以使我们的灵魂漫游仙境,也可以让我们的…  相似文献   

17.
忙得快乐     
近日,葫芦岛分行行长向全行员工推荐了《用心去工作》一书。虽然身边许多书排队等我,但行长推荐的书一定是读后击掌叫好的那种,所以我让这本书加塞儿,先睹为快。全书围绕一个"心"字布局谋篇,第一部分就让我们"用事业心去工作"。因为只要"拥有事业心,就会忙得快乐,累得欢喜"。我有过"忙得快乐"的体验,那是家里刚买电脑,刚会安装系统。系统本来一样,不是98,就是XP,但因个人偏爱,才有不同配置、不同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18.
上榜畅销书     
《中国信用卡》2008,(5):66-68
《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道路与梦想——我与万科20年》,《沉思录》  相似文献   

19.
买下刀尔登《不必读书目》这本书,当初的想法或许是"真诚"的,以为可以作为今后选择读本的指南,甚至当做清理书架的依据:某些书既然不必读,当然也就不必买、不必存了。其实我明明知道——连作者也已经不打自招了——"不必读"这样的题目,是"有一点危言耸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投资》2007,(12):42-43
《科学投资》编辑部: 你们好!大学毕业已经5年,跳了七八个单位,读了无数的书,都是在为创业做准备。现在人已年近三十,时不我待,不能再等了,准备明年1月就开始着手,但是想想心里觉得很茫然。虽然读了很多的书,也各处跑着去听了许多的创业讲座,包括你们杂志社组织的讲座,似乎明白了创业是怎么一回事,好像挺有把握似的,但仔细想想,又觉得什么都稀里糊涂,根本就什么也不明白。我想关键还在于不曾接受过一个系统的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