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公”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公"经费,是指政府部门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和因公出国(境)三项经费。近年来,"三公消费"中存在的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费出国旅游等问题,引起了纳税人的强烈质疑,受到了社会广泛批评。虽然各级党委、政府在控制"三公经费"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然而,"三公经费"尤如一匹脱缰的野马,无法控制。  相似文献   

2.
廖永  张敏 《审计月刊》2012,(12):33-34
加强"三公"支出管理,是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政治意愿,是树立健康文明社会风气、建设节约型机关的迫切需要,是缓解经费困难、提高支出绩效的现实要求。当前"三公"支出仍然比较混乱,各级党委、政府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正在积极治理,相关制度措施逐步跟进。作为基层审计工作者,我们应以改进工作为出发点,勇于直面问题,深入挖掘根由,探索改革思路。"三公"支出是指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支的公务接待支出、公务车辆购置运行支出、出国(境)公务活动支出。一"、三公"支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是建立公开透明权力运行机制,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出台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和外宾接待经费等六项公务支出管理办法。印发澄城县《关于加强预决算信息公开和"三公经费"管理工作的通知》。推行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制度。建立财政供养人员不定期核查制度,杜绝"吃空饷"现象的发生。实施全县所有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改革,从源头上控制"三公"经费支出规模,让公共财政运行在阳光下。  相似文献   

4.
遏制“三公”消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公"消费,指政府公务人员在因公出国(境)、公务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招待产生的费用,俗称为"三公"消费。"三公"消费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何让"三公"消费在阳光下进行?如何让政府行政经费真正用到需要的地方?如何抑制政府官员乱花钱的冲动?这是现代国家都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治理“三公经费”消费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公经费"是指政府部门公务出国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用等三项公共支出费用。近年来,巨额的"三公经费"消费不仅给国家的财政带来巨大的负担,其衍生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已经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  相似文献   

6.
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指的是财政资金支出的公务招待费、公车运行费和因公出国费用。这项费用本是政府公务运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支出.但因个别地方和单位对“三公经费”支出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公费出国现象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杨斌 《审计与理财》2012,(10):21-22
"三公"经费是指政府部门公务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用三项,三公消费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一现象的持续存在无论是对干部,还是对社会、对人民都会造成持续的不良影响,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2012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要求地方公布"三公"经费。为进一步提高公用经费支出的透明度,充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就如何搞好"三公"经费审计,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信息     
△鸡西市审计局将“三公经费”纳入审计重点 鸡西市审计局在今年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项目中,将公务招待费、车辆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和会议费列入审计重点,并制订专门审计方案和审计报告模板。一是检查“乏公经费”真实性。看列支经费是否真实发生,列支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用于公务支出,是否将“三公经费”混入其他科目列支,有无向下属单位转移支出行为,揭示利用不真实票据列支费用套取资金和向下属单位转移支出,掩盖经费超支等问题。二是检查“三公经费”合法性。  相似文献   

9.
应国务院要求,国家各部委开始逐步公开自己的“三公”消费。这就是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公务出访的费用。  相似文献   

10.
"三公"经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对"三公经费"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为规范其管理和使用,从中央到地方,都有着严格的禁令、明确的约束,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效。2012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公开大幕正式拉开,由于"三公经费"的公开细化程度不  相似文献   

11.
谈“三公经费”审计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公经费,一般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在因公出国(境)、公务车购置和运行、公务招待中产生的经费。今年中央各个部委和各地政府机关陆续向社会公布了"三公经费"的支出情况,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笔者总结了三公经费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全面、正确地统计"三公费用"的实际数有困难,实际发生的费用不计入正确科目中计算,如将招待费放在会议费中核算,将车辆运行费放在差旅费中核算等,将  相似文献   

12.
"三公经费"支出问题的管理与治理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中央要求进一步落实"八项规定"的同时强调审计署重点严格审查"三公经费"的支出,可见"三公经费"治理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笔者分析了"三公经费"现行存在的问题,结合审计需注意的几个方法,就完善"三公经费"的治理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数据     
中央单位公务接待一年花费超过14亿,而尚未完全公开的地方公务接待费用则无从计算,这成为“三公消费”泛滥的一面镜子。如今,治理公务接待腐败这一顽疾到了势在必行的时候,而专家也为此开出了各种“药方”。  相似文献   

14.
自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继续压缩"三公"经费预算,向社会公布"三公"经费支出情况以来,各部门陆续公开"三公"经费支出金额,引起社会公众极大的关注和反响。本文从审计角度出发,针对"三公"经费中公务接待费的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费用控制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5.
"三公"经费是指政府部门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和因公出国(境)三项经费,是政府部门单位正常运行基本经费的组成部分。近几年,中央和各级把规范"三公"经费运行作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连续出台制度规定、作出相关安排,提高了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作为乡镇街道一级,这几年认真落实相关规定,"三公"经费大幅下降,管理日趋规范,也带动了作风好转,但在经费公开、监督和制度建设等环节还存在一些薄弱点。本文坚持问题导向,从规范乡镇街区"三公"经费运行的角度,对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技术开发》2015,(26):35-36
新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进行改革,企业公务接待也不断增加,进而公共消费支出也不断上涨,随之而来的企业公务接待过程中浪费现象屡见不鲜。文章结合中央新出台"八项规定"相关的工作作风,从企业自身开始,发扬"历行节约,减少浪费"节约精神,浅谈新时期企业如何做好公务接待工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依赖财政支出的公车消费、公款接待和公费出国(境)的“三公消费”成为众矢之的。巨额的三公消费不仅给国家公共财政带来巨大的负担.而且已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成为国家治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政府在推进"阳光财政"方面做出了改进,然而财政透明的总体水平仍是差强人意。建设"阳光财政,"加大财政信息公开力度,加强监督体系建设,防止公务腐败,直接反映着政府的的执政能力和廉洁程度。邻国日本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就此笔者提出对治理三公消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开展了"三公"消费公开工作以中央、省、市政府为公开对象。中央部门基本上都公开了"三公"消费,但省、市政府部门很少公布,同时在公布过程中存在好多问题难以令人满意。应采取一些列措施,完善和推进政府"三公"消费公开。  相似文献   

20.
出门坐经济舱,吃79元总统套餐,这就是美国高官在中国的三公消费。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带来的这股节俭风显得是那么刺眼,甚至让人怀疑美国的公务员是不是都如此寒酸。事实上,美国公务员的三公消费的确受到严格限制,想乱花纳税人的钱门儿都没有。公款出差,以省为原则美国各个联邦部门对公款出差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公款出差必须遵循两个基本标准:确实出于公务和花费最少。按照《联邦旅行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