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郑志刚  李邈  雍红艳  黄继承 《金融研究》2022,503(5):152-169
在资本市场推行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维护中小股东利益成为保障注册制改革效果,助力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关键。本文实证考察了作为非实际控制人的中小股东如何利用一致行动参与公司治理。研究表明,中小股东通过一致行动形成投票表决权的集中配置,进而制衡大股东,从而改善公司绩效。在治理机制方面,中小股东一致行动对绩效的改善,一方面源于其帮助中小股东在股东大会上提出更多代表自身利益的议案,在董事会中委派更多董事,在决策过程中形成更大影响力;另一方面则源于其帮助中小股东实现对大股东的制衡和对经理人的监督,从而抑制实际控制人的“隧道挖掘”行为,缓解内部人控制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小股东一致行动的作用效果受到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形成动机、上市公司的投票表决制度以及一致行动人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深交所的社会公众股东网络投票数据,研究了中小股东参与网络投票与公司决策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结果表明,大股东代理问题严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中小股东的网络投票参与率较高;中小股东的网络投票参与率与公司股票异常回报正相关,并且这种关系随着大股东代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而增强。与小股东利益更为相关的股权分置改革提案中,中小股东投票参与率更高,并且这种更高的投票参与率在股权分置改革提案中能为中小股东增进财富。  相似文献   

3.
张林林 《金卡工程》2009,13(3):118-118
股东利益保护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如何处理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利害关系一直是我国公司治理的重要问题,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保护更是公司制度公平正义的前提。本文试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理论基础出发通过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上的制度设计特点以及改进措施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4.
章彪 《浙江金融》2002,(12):28-28,20
长期以来公司治理运动常常将重点放在股东(特别是大股东)与管理层的关系方面,而小股东与大股东、管理层的关系常常被忽视.小股东因其在公司结构中所处的弱势地位,不仅要负担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代理成本,还可能受到处于控制地位的大股东的侵害.事实上,对小股东的利益保护,对公司的市场价值乃至一国资本市场的广度、深度和结构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在世界各国投资者保护中,小股东保护都是最重要的,以至于在公司治理中我们常把投资者保护归结为小股东保护.  相似文献   

5.
“股东至上”和“利益相关者至上”是两种争议的代表性治理观点。“股东至上”治理主义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公司治理目标,以“资本雇用劳动”、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股东单边治理为主。而“利益相关者至上”治理主义以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公司治理目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倡导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本文从企业所有权、理论基础、会计上从利润的计算和分配过程、利益获得的确定性和公司运营等五个方面剖析了两种治理观点之间的关系,说明这两种观点其实并不冲突,是相容的。上市公司的治理目标应该是满足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基础上的股东财富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从博弈论来看,传统的价值取向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实现股东赢;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股东赢却演变和扭曲为“大股东赢和内部人赢”。因此,重塑上市公司价值观,构建公司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制度。使之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利益相关者共赢。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模型说明大股东具有侵占公司和小股东利益的必然性,但在现实中,大股东侵占公司和小股东利益还是受到无风险银行存款利率、大股东股份比和市盈率等条件制约,并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杨  申伟 《金卡工程》2010,14(6):199-199
2006年我国《公司法》修改后,对股东派生诉讼制度首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我国公司的有效治理和资本市场的有序经营起到了重要规范作用。股东派生诉讼自它诞生以来就是小股东保护公司利益并防止大股东滥权的有效武器,对平衡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股东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在我国证券市场已成为普遍现象。本文认为,由于股东之间没有订立公司契约,公司章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成为大股东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的工具,是导致这现象产生的原因,只有立公司契约和完善公司契约,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才有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陈喆桐 《财会学习》2020,(11):254-255
经研究表明,世界市场上的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都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少数大股东的手里,权利相对集中,现在我国的股份制有限公司每个股东所占的股权份额决定了他们对企业的权力的大小,小股东人数上虽然众多,但是所占的股份比重一般比较小,所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时也处于弱势,一些上市企业往往是几个大股东拥有了企业大部分股权,导致在企业的管理决策上,大股东几乎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所以导致市场上大股东侵占小股东权益的事件屡见不鲜.本文的研究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大股东权益侵占及其途径,包括关联交易、外部担保和资金占用等;第二部分是大股东利益侵占的后果分析,大股东利益侵占会导致股价下跌,难以给小股东分配股利、投资环境恶化、降低投资者激情等;最后一部分对大股东侵占行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应该优化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外部审计、提高小股东的维权意识以及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11.
胡丹丹  刘江渝 《时代金融》2014,(11):156-157
我国证券市场逐步进入全流通环境,大小股东的获利机制在二级市场中获得一致,同时监管机构实施信息披露监管与二级市场股价监管联动机制。一方面大股东占据信息优势和筹码优势,存在利益侵占的动因和能力;另一方面新的监管方式增强了中小股东"用脚投票"对大股东利益侵占的制约。因此,文章构建了全流通环境下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博弈模型。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对“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分析,否定了“股东财富最大化是股东集团价值取向”这一传统观点,指出非控股股东的利益将不可避免的遭到控股股东侵害,从而使股东集团价值取向偏离“全体”股东财富最大化.进而测算股东集团价值取向的函数  相似文献   

13.
机构投资者成为积极股东,不但有利于解决公司治理中普遍存在的“搭便车”、“大股东控制”.“内部人控制”问题,还能够解决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的公司治理问题;不但能提升我国公司内部治理质量,还有利于我国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有效运行;不但对公司治理有益,还能够稳定我国证券市场,推动价值投资理念在全社会的盛行。  相似文献   

14.
负债的公司治理作用是公司财务研究的重要问题。已有文献探讨了负债在股权分散公司中的公司治理作用,而在股权集中公司中负债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的影响,已有的经验证据相当有限。本文以我国国有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负债在股权集中公司中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负债与大股东的利益侵占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于国有控股公司来说,私有公司的负债水平更高,其原因在于私有大股东通过负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程度高于国有大股东。本文提供了负债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之间关系的直接证据,揭示了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以及所有权性质对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小股东利益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卫鹏 《会计师》2019,(16):3-4
在"同股同权"的证券市场上,持有较少的股权意味着中小股东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高额的行权成本以及较低的预期维权收益,使得中小股东很难积极的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去,经常出现"搭便车"、"用脚投票"等行为。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新型的投票制度——网络投票制度、累积投票制度的出现,以及一部分中小股东法律意识的提高,采取积极的方式参与公司治理的中小股东越来越多。近年来,中小股东成功参与公司治理并对公司以后的经营和战略产生影响的案例越来越多。本文主要选取了中小股东成功参与公司治理的两个案例,并对中小股东采取的两种不同的参与策略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一直以来都是中外学者比较关注的问题,传统的公司治理,是围绕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这一基本特征的观点展开.随着所有权从分散走向集中,当代公司代理问题的重点已经从第一类代理问题——股东与经营者的代理问题转向第二类代理问题——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而大股东“掏空”行为又是第二类代理问题研究的重中之重.由于我国特定的制度和历史背景所形成的“一股独大”的特殊股权结构使大股东对小股东的“掏空”行为变得非常普遍,而大股东的这种“掏空”行为实质上是对中小股东权益的掠夺和利益的损害,极大的打击了中小股东投资的积极性,进而严重地破坏了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阻碍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势必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成为公司治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静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机构投资者介入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机制,从理论角度得出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的动机受到其对上市公司治理情况的判断和监管成本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魏建  张勇 《西安金融》2006,(8):11-12
本文从中国证券公司的发展现状分析入手,发现大股东的违规行为以及私利目的是导致券商问题频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探讨美国投资银行公司合格股东选择的历史进程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提出选择合格积极股东的要求标准以及培育消极股东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中小股东积极主义态势的凸显,中小股东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构建中小股东股东大会参与程度指标,检验中小股东参与度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小股东参与度的提高有助于降低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水平,并能有效降低源自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但对产生于融资约束的投资不足影响有限。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小股东治理作用在国有企业以及股权较为分散的公司中更显著。这说明我国资本市场中小股东积极主义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有效的公司治理功能,同时也为监管部门通过制度建设发挥中小股东积极作用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信息透明度、公司治理与中小股东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文靖  孔东民 《会计研究》2013,(1):42-49,95
本文利用深交所社会公众股东网络投票的数据,研究了公司信息透明度、中小股东参与公司决策与治理以及其他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经验证据表明当公司信息透明度越差,中小投资者参加投票的积极性越高。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会影响中小股东的投票参与率,并且上述关系在信息透明度更差的公司中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能够提高公司未来绩效,并且这种绩效改善在信息透明度更差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本文说明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能有效地缓解代理问题,而公司信息透明度会影响其效果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论中小股东的监督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恩山  姚鹏磊 《会计师》2009,(4):106-108
<正>一、中小股东经营权与监督权的分离1.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股份有限公司这一制度下,公司的股东一般有好多,大部分股东由于所占股份较少,无力或不愿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我们称这些股东为中小股东。占有股份较多,实际控制着公司经营权的股东,我们称之为大股东。在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存在着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中小股东将自己的财产委托给大股东去经营,大股东对受托财产的经营效果(盈利或亏损)由中小股东来承担。为了防止大股东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如上市公司的利益输送行为),中小股东在将财产委托给大股东的同时,必须牢牢抓住对大股东的监督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