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土地经营权市场化是"三权分置"改革的既定选择,土地经营权物权化是市场化实现的根本出路,理清土地经营权法权属性是市场化构建的法律基础。对土地经营权市场化认知的过程中,应当明确:其一,土地经营权物权化是改革趋势使然,有利于对负外部性、改革衍生性问题的克服;其二,准确把握土地经营权市场化的功能定位,明确土地经营权市场化的手段属性,保障承包农户正当权益的基础上,唤醒沉睡土地资本,实现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总结我国1998~2016年间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历程及成效,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我国1998年以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历史演变及其成就,以此探讨未来的改革方向.[结果]将我国1998~2016年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分为3个阶段:允许土地使用权转让阶段,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阶段,以及允许土地经营权抵押、 实行三权分置阶段,并总结各个阶段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以及学术界的观点;分析改革成效主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得到法律保护、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得到长远发展、 三权分置放活土地经营权;探讨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主要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三向发展、"三权分置".[结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实行国有化,是我国在现有制度基础上最现实的选择.中央提出"三权分置"是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基本土地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是新形势下协调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这一举措必将使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对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从部分国家和地区利率市场化改革案例来看,要避免利率剧烈波动,保持金融稳定,支持经济发展,必须审慎监管,严控风险,坚持改革。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入关键的冲刺阶段,只剩下最后一步,即存款利率上限何时完全放开。利率市场化后,农村金融将直接面对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农村金融机构利率管理风险、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农村金融系统风险。农村金融要成功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首先需要建立财政金融一体化的支持政策,其次需要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综合经营推进力度,再次需要提升农村金融创新水平,最后需要建立利率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前,农村集体土地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搞家庭联产承包制,把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开,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现在,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创新。他强调,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  相似文献   

5.
探索建立农地"三权分置"的运行机制和实现方式是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必须系统性地进行"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第一,通过界定"农民集体"性质、建立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并探索"土地股份制"、"土地混合股份制"等实现方式落实土地所有权;第二,通过建立农地的集体永佃制、界定"农民"性质、建立集体成员身份进入退出机制并探索承包权市场化退出等途径稳定承包权;第三,通过赋予土地经营权完整的物权权能、创新生息性经营权资本化、尽快放开借贷型经营权资本化、逐步放开要素型经营权资本化以及积极探索金融型经营权资本化等途径放活经营权。  相似文献   

6.
论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市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 ,对农地规模经营和市场配置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如何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现农地规模经营和市场配置 ,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因而 ,积极探索农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改革 ,稳定承包权 ,搞活经营权 ,实现农地经营权市场化 ,促进农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是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也是我国农业适应WTO需要的必然选择。一、概念的界定农地经营权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正式提出:中国将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这一宏观制度安排,即回应了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现实变迁、丰富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也将成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又一次创新。总体来看,"三权分置"改革的出发点及目的,在于"三个顺应",即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顺应促进土地流转集中、逐步扩大农  相似文献   

8.
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对于激活土地生产效率和提高土地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着现实困境。"三权分置"缺乏充足的法律保障和制度设计,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难度大,土地经营权市场化运行的流转机制尚未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困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进展缓慢等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与解决。应从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完善确权登记措施、加强承包地流转的监管工作、研究农村承包地经营权的抵押融资问题、积极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几个方面探索和丰富"三权分置"的具体实现形式、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村承包经营权改革问题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村承包经营权改革问题探析屈茂辉近年来,尤其是国家将物权法列入立法规划以来,一些学者主张对农村承包经营权进行改革。其主要理由有两个:一是承包经营权属于债权;二是承包经营权存在诸多弊端。鉴于承包经营权是我国民事立法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确认,且事...  相似文献   

10.
据《财经》杂志2011年第3期报道,2009年底,成都市决定将涉及"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房屋产权进行抵押贷款试点,并在国内首次就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主体、贷款申请、债权实现等做出了明确规定。2010年最后一个月,成都市已实现了四笔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  相似文献   

11.
三权"分置"政策的出台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实现土地经营权和承包经营权相分离是农地产权结构调整的大方向。造成现有三权"分置"改革困境的原因有三:一是西方产权理论无法适应我国传统的罗马法权利派生结构,二是现有学界的研究路径存在逻辑错误,三是学界并未认真反思"集体所有"的公法特性。本文借鉴英国历史上的土地"保有权"制度,并结合我国特有的农地产权结构,提出建立基于"占有权"为"母权利"的新型农地权利派生制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进 《农村经济》2004,(10):28-30
我国的农村改革本质上是产权制度的改革。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权的确立,实现了土地的经营权与经营主体——农户的重新结合,使我国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集体所有”的制度设计却弱化了产权的激励作用。而土地合作社则能够实现农民与土地的直接结合,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农业制度面临重构农村人地关系、农村土地闲置与稀缺矛盾凸显、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有意无路等现实难题,农地资源亟需进行高效配置。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针对不同禀赋农民的退地需求,创新出"退地换现金"、"退地换股份"、"退地换保障"三换模式。基于内江市市中区的经验看,下一步我国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改革需要从四个主要方面开展:一是聚焦薄弱环节继续深化改革;二是推进配套制度的联动改革;三是构建潜在风险的防范机制;四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4.
“三权分置”制度是在农村人地分离背景下进一步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推动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创新。我国部分地区在正式的“三权分置”制度出台之前就已展开“三权分置”的探索,对这部分地区“三权分置”实践状况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三权分置”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良性运转。本文发现,“三权分置”出现了实践异化,体现为以所有权主体绝对责任化、承包权主体绝对权利化和经营权主体权利弱化为表现形式的“三权”主体权利的失衡,隐含着巨大的社会风险和政治稳定风险。“三权分置”的理想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土地流转性质的政治化是形成“三权”主体权利失衡秩序的主要原因。要破解“三权”主体权利失衡困境,应将土地流转性质去政治化,使土地流转关系还原为土地承包权主体与土地经营权主体之间以市场原则为基础的相对独立和平等的合作与谈判关系,构建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秩序。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农村改革是从调整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开启的,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国家层面的主要政策就是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实行“三权”分置并行。由于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必须不断探索丰富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农地经营权的具体有效实现形式,更好实现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促进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始终充满活力,不断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明确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合法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就是在总结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实践经验基础上、根据农村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作出的顶层设计,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从法律角度说,土地经营权应被界定为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的新的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在农村土地所有权上设立的用益物权,在这一权能基础上可以再分离权利,设立新的用益物权。但这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农村土地的过度资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当前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的核心是通过放活土地经营权实现土地资本化。近年来中国在快速推进农村土地资本化的同时,土地租金也随之迅速上涨,部分地区已经存在农村土地过度资本化的基本事实。本文根据马克思绝对地租理论分析了农村土地过度资本化的原因。农村土地的"非农化"需求、"非粮化"需求和投资性需求是土地过度资本化的内生动力,与生产挂钩的农业补贴则是土地过度资本化的外生动力。国家目前应该通过规范土地经营权交易市场和调整农业补贴政策来引导农村土地合理资本化,严格防止农村土地过度资本化。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农用土地使用权制度仍处于未完善阶段,从现实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关系的具体内容看,土地承包经营权仍属债权性质。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对于充分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稳定农用土地制度、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历史与现状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废除,以封建土地租佃为基础的永佃权已不复存在。50年代农村合作化完成以后,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并由集体统一行使所有权的各项权能,即由集体统一行使对农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农村社员不享有单独的土地权。70年代末,农村土…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其战略目标实现与农地制度创新改革紧密连接,农地“三权分置”作为新时期农地制度改革的核心,视为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为丰富我国农地“三权分置”与乡村振兴的互动机制研究,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政策、理论、价值、效率等多维度阐述农地“三权分置”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逻辑,探索其助推乡村振兴的五大传导路径。具体实施过程中因存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强化与农村集体定义模糊、农民土地承包权的维稳与相关法律机制不明晰、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放活与农户流转意向低迷之间的冲突,聚焦于农地“三权分置”的障碍因子,应进一步对集体所有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明确,加强引导农户土地承包权流转,健全相关土地保障权益,做出土地经营权的入市交易的信息公开与保证,进而完善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城乡同步改革势在必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揭开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序幕。肘至今日,已进入了城乡同步改革的新阶段。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农村第一步改革,主要是调整生产关系,实行所有权同经营权的分离,合理组合生产力的诸要素。目的是提高土地生产率,解决长期存在的农民温饱问题,整个改革基本上是在农村内部进行的。从改革的外部环境看,当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展开。因此,农村第一步改革的独立性很强,改革的任务基本上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