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客观存在,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一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性产物,同时也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过渡的必然现象,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通过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以及收入差距产生的特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路径选择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作为一个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通过构建创业投资体制来支持创业投资发展,还具有更多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3.
台商在浙江的投资呈现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发展历程的阶段性,二是区域分布的集中性,三是经营规模日趋大型化。当前,台资企业应抓住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多方面机遇,准确把握浙江经济的本质走向和内在需求,通过投资领域转型、投资主体升级、投资区域拓展和存量企业提升等形式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条件下 ,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由供给约束向需求约束的转型 ,在转型中宏观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日益严重。这一结构性矛盾具有综合性、深层次性、萎缩性特征。在转型时期 ,新一轮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搞好国有企业的职能定位 ,优化经济结构 ,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取向的内涵是 :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 ,形成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调整 ;解决结构优化过程中的制度缺位问题 ;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结构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发展特色经济 ,提升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5.
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三个方面的困难:一是探求市场经济规律的困难,人类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还处于探索阶段;二是对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特殊环境的认识任重道远,中国的经济体制是由计划经济体制硬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否了解中国的情况,决定转型能否成功;三是解决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市场经济运行结果之间的矛盾,面临种种困难,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既能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又要使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个人。  相似文献   

6.
中国两大经济增长极--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经过各自不同的制度创新模式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经济获得快速发展.而与之相比较,我国西部广大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其经济转型过程相对缓慢,阻碍了西部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总结比较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走向市场经济的经验和两种不同的制度创新模式,试图为西部经济实现转型发展寻找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转型升级和加速发展,过度市场化使我国社会福利企业面临的竞争和挑战更为激烈。税收优惠扶持政策的重大调整也使福利企业的经济效益有较大程度的滑坡,针对上述问题,福利企业改革突破口选择是基于皖江地区福利企业改制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提出制定加大对福利企业的扶持力度,依托皖江区域高等教育资源推进协同创新,加强福利企业监督管理,规范福利企业经济行为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当前我国外贸发展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结构转型时期。为此要求外贸企业既要按市场经济的总体规范和国际经济的运行规则,实现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有序化,又要面对新的国内外经济环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的中,在这一转型的过程中,政府既处于改革者的地位,又具有被改革者的双重身份,本文通过对我国过渡时期历史特征的分析,提出了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转移问题,并指出政府应该努力适应这种变化而加快自身转型,把职能集中到提供社会公共需求服务上来,消除新时期的矛盾从而更快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两大经济增长极-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经过各自不同的制度创新模式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经济获得快速发展。而与之相比较,我国西部广大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其经济转型过程相对缓慢,阻碍了西部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总结比较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走向市场经济的经验和两种不同的制度创新模式,试图为西部经济实现转型发展寻找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1.
转型经济学是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而兴起的。转型经济学不同于标准的西方经济学,也不同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它采用制度分析方法和演化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一些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因此,转型经济学的理论对研究中国转型经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历史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客观评价中国实行了28年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积极意义与成就,发现:计划经济时期完成了中国工业化所需的资本积累;形成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积累大量实物经济和生产力,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生产力和人的发展两个根本标准来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不是一个能够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经济体制。但在历史视野中,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环节,是作为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直接对立面登上历史舞台的。如果我们将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作为正题,那计划经济就是它的反题,当今时代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的综合运用便是两者的合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方行政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本身既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又不可避免地打下了计划经济的烙印。理念与实践脱节、协作和管理困难、服务整合受阻是其显性特征。在建设和完善地方行政服务体系过程中有必要对理念与目标、驱动力与阻力、路径与选择等方面进行缜密思考。  相似文献   

15.
制度在经济绩效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中央计划经济的绩效与市场经济的绩效有显著性的差异,产权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差异是决定不同经济体系经济绩效差异最为重要的因素。制度是经济体中经济个体博弈的基本规则。市场经济比中央计划经济提供了更强的激励.从而更有效地减轻了道德风险带来的效率损失,所以从消费者福利来看,市场经济比中央计划经济更有效。在一定的条件下,无论是从产出还是从消费者的福利来看,市场经济都比中央计划经济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16.
农村财政体制问题的根源是原来束缚农村生产力的计划经济体制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因此我们必须继续深化改革,构建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市场经济法制规范化、竞争平等化、市场主体自主化、政府与市场互有分工的要求重新审视农村税费体制改革,进行目标明确的、系统性的、有步骤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流通渠道控制模式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流通渠道控制权的争夺正在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我国流通渠道控制模式的发展经过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现今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流通渠道控制模式存在的优势和问题,提出了为了促进我国流通渠道控制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应分别从宏观和微观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格局变动基本上是沿着"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迹运行的,这其实就是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中国的税收理论也正是围绕着这一进程不断展开、深入、创新和发展,自始自终贯穿并服务于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从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税收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自然资源由计划管理进入市场后对资源产地、资源匮乏地区、乡镇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区域的产业得到优化调整,从而带动了区域经济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性质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对外贸易过程中屡遭以“非市场经济体制”为由的反倾销诉讼。本在对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生产安排方式的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归纳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通过分别对中国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货币市场的考察,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性质从总体上仍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还不是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