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6 毫秒
1.
基于产品质量策略性行为的进入壁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产品纵向差异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垄断厂商为构建进入壁垒在选择产品质量方面所采取的策略性行为。通过采用一个扩展式博弈,分析了在位者和潜在进入者的质量选择行为所形成的各种产品质量组合及其支付。研究发现,在位者可以通过一部分研发投资,抢先承诺提供多档次质量的产品,填补消费者的需求空间,减少潜在进入者的期望收益,使其做出不进入的决定。所以,在位者在产品质量方面的策略性行为就构成了进入壁垒。  相似文献   

2.
一个行业的竞争力和绩效水平往往要受到行业进入条件和容易程度的影响。对于进入者而言,制约进入的根本技术因素是最低质量标准。在差异化产品市场中,无最低质量标准的限制且进入成本较小时,进入者无论是以高质量进入还是以低质量进入,所获得的利润是一样的,而在内生最低质量标准限制情况下,在位者和进入者达成竞争均衡时的利润有很大的差异,最低质量标准改变了在位者和进入者的质量选择,在位者是高质量产品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小于在位者是低质量产品企业时所获得的利润,因此,如果在位者能够自由选择质量,在位者有可能选择生产低质量产品,进入者可能选择生产高质量产品,这导致产品市场的竞争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为企业创造开放与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3.
从商业模式视角探索为何目前在电动汽车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是新进入者而非在资源上更具优势的在位者。分别在中美两国选择新进入者比亚迪和特斯拉及在位者上汽和通用汽车进行案例研究。基于专家访谈、实地参观和文献调研发现,新进入者和在位者商业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发挥电动汽车技术特性价值主张、垂直整合价值网络和可变成本较低的收支结构是新进入者获取领先优势的重要因素。丰富了现有关于新进入者创新及电动汽车产业商业模式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两个问题的理解:一是当在位者比新进入者更早采用新技术时,新进入者应如何利用商业模式取得领先地位;二是哪种商业模式更有利于企业在电动汽车产业市场上获取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4.
产业组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在位者对过剩生产能力进行投资,会在产量竞争中取得先动优势,预期价格和利润下降会使进入者面临更高的进入壁垒,从而使产能投资具有进入阻止效应.本文从理论模型、计量检验和案例分析三个维度出发,分析中国乘用车制造企业的产能投资行为.两阶段博弈模型证明,需求不确定和在位者数量增加会导致进入阻止成为一种公共产品,不利于产能投资发挥进入阻止效应;基于Logit回归的检验发现,在位者的前一期投资没有体现出进入阻止效应;案例研究表明,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能力和动机存在明显差异的在位者,也未能利用产能策略维持已有市场地位和减少大规模进入所产生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5.
高技术产业就业增长粘性:“无就业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高技术产业厂商及其雇员的经济行为变化和特点,并基于创业型雇员是进入市场唯一威胁的前提假设,可证明两个命题:(1)当新进入者进入成本较低时,在位者缺乏雇用雇员的积极性;(2)雇员由于被在位者设定的跳槽壁垒套牢而缺乏进入动机,即自我创业的动机。由此还可产生以下逻辑推论:(1)政府实施的各种优惠政策无助于激励为高技术产业在位者扩大就业规模;(2)在位者设定的跳槽壁垒所导致的高工资刚性降低了高技术产业就业需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两部收费制策略引发的反垄断案件频发,下游买方势力的逐渐增强使得纵向控制规制问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以往研究对买方势力动态变化影响企业策略性决策以及弱化上游市场竞争的问题关注不足。基于此,构建由上游在位者、潜在进入者和下游零售商组成的纵向产业链模型,以下游零售商买方势力的递进变化为切入点,深度剖析两部收费制策略的内在规制机理。结果表明:当下游企业没有买方势力或者具有较弱的抗衡势力时,两部收费制策略从本质上并未弱化上游市场竞争。然而,一旦潜在进入者无法打破在位者建立的进入壁垒,在位者便会充分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实施转售价格维持、搭售等一系列纵向控制手段,进而弱化上游市场竞争,以期实现“一家独大”。当下游企业主导交易时,在满足一定条件下,通道费合约会产生排他效应,其弱化上游竞争的程度有限。因此,政府反垄断部门制定规制政策应充分考虑企业纵向控制和逆纵向控制行为。  相似文献   

7.
高科技创业企业期望利润搜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投资者搜索的期望利润与在位者搜索的期望利润,分析了投资者搜索进入到该行业与在位者的行业期望利润分布,得出了在位投资者的期望利润高于正在进行搜索的投资者的期望利润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招商引资已成为地方政府加快发展的共识。招商引资活动一方面向投资者提供投资地信息 ,另一方面说服投资者到本地投资 ,具有广告行为的效应。本文基于广告效应理论 ,分析了地方政府在追求招商引资收益最大化的情况下 ,招商引资的最优支出行为和招商引资市场在位者之间的策略性行为 ,并探讨招商引资市场中后进入者的最优进入策略。  相似文献   

9.
技术范式创新周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潜在市场结构,该结构影响在位者与潜在进入者的互动,产生不同的市场绩效。在市场绩效作用下,企业会采取相应行为,形成真实市场结构,后者正是潜在市场结构的预定结果,这种反应模式就是扩展的芝加哥范式,该范式与哈佛范式形成对接。  相似文献   

10.
对称假设下的进入阻挠策略行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导 言近几十年来,进入与退出的壁垒一直是产业组织领域中令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构成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前沿。其中,借用博弈论工具而针对在位者进入阻挠策略行为的分析,吸引了众多经济学家加入该领域“淘金者”的行列。博弈模型作为进入阻挠策略行为分析的工具,如同它在其他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一样,其主要优点固然在于假设的严格性与结果的明确性;但同时也隐含着“强假定导致弱定理”这个一般性的归宿。尽管非合作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概念表达出所有参与人最优战略的组合,即所有参与人在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为假设上取…  相似文献   

11.
姜忠辉  赵伟 《时代经贸》2007,5(2):170-171
Selten利用逆推归纳法,说明了在位者的多市场掠夺威胁不可信.但是,Selten对于在位者行为的描述和对逆推归纳法的应用都有值得商榷之处.通过简单的附加假设和对其逻辑推理的修正,就能够证明在位者的多市场掠夺威胁仍然可信,从而解开"连锁店悖论".同时,类似的对逆推归纳法的误用,在相关研究中时常出现,需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2.
姜忠辉  赵伟 《时代经贸》2007,(2X):170-171
Selten利用逆推归纳法,说明了在位者的多市场掠夺威胁不可信。但是,Selten对于在位者行为的描述和对逆推归纳法的应用都有值得商榷之处。通过简单的附加假设和对其逻辑推理的修正。就能够证明在位者的多市场掠夺威胁仍然可信,从而解开“连锁店悖论”。同时。类似的对逆推归纳法的误用。在相关研究中时常出现,需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市场在位者数量表示市场的竞争状态,以技术作为市场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基于均衡理论,对市场吸引力进行了评估。市场的动态变化使得企业很难估计市场利益与风险,因此以近期市场的竞争状态作为市场进入与退出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分析了两种形式的市场进入与退出战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汽车工业从新中国成立一穷二白到如今年产销达700万台,我国汽车工业期间度过了一段沧桑岁月。而当1984年第一辆桑塔纳驶下生产线时,就预示着中国汽车工业将要走一段不同寻常的合资路。中国“入世”后撤除了限制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汽车业的门槛,全球汽车跨国公司悉数进入中国。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跨国巨头,中国汽车工业本土在位者们被置身于危机四伏的战国时代,如何抵御市场入侵,保持自身优势持续发展则是其战略选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论证教材循环利用的非营利组织的可行性,文章分析教材循环利用的非营利组织市场进入与在位者博弈均衡,科学地探讨了我国教材循环利用的非营利组织创新与运作的可能障碍,这将为制订教材循环利用的非营利组织运作实践政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迂回前进     
退一步,海阔天空.或许这就是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战略. 7月1日,有报道称,北京国贸星巴克咖啡门店已于今年6月20日关门停业,该店是星巴克(NASDAQ:SBUX) 1999年1月进入中国所开设的第一家咖啡店,开业至今已累计经营近14年.而接手该门店铺位的是法国老牌奢侈品箱包GOYARD的门店. 这并非是星巴克第一次关闭一线城市的首家门店.早在2009年5月31日,位于上海淮海中路222号的力宝广场的星巴克门店悄然关店,该门店是星巴克在上海开设的首家门店.2010年5月,原店铺经扩容后,路易·威登上海淮海旗舰店高调入驻.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球最大的家居连锁巨头,来自瑞典南部丛林的宜家(IKEA)家居自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后,一直采取相对稳健的发展战略.截止目前,宜家在中国的门店也仅仅是在北京、上海各一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宜家在全球33个国家的门店总数是216家.就门店数量而言,宜家中国(大陆)在宜家全球所占比例不到1%.  相似文献   

18.
在以模块化为特征的产业中,产品创新引导产业演进,创新影响企业的进入与退出。在产品创新中,对在位者的分析应考虑代际范围经济和资源转换成本。新厂商可采取产品创新、模仿创新以及利用分裂技术等方式进入。创新技能、模块化程度、沉没成本和市场环境等将影响新厂商的进入。创新竞争的结果,使核心模块市场结构趋于竞争性垄断,一般模块和系统的装配市场则日趋竞争,企业间网络得以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连锁商业企业的发展依存于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支撑。该文从系统论的视角,首次提出了连锁商业企业竞争力是由连锁总部资源配置能力、物流系统配送能力和门店市场服务能力的综合体现的论点。明确了总部资源配置能力是核心能力,门店市场服务能力是关键能力,物流系统配送能力是基础能力等子能力的关联性。旨在为研究提升连锁商业企业竞争力探寻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20.
对于在位企业而言,进入壁垒对于保持其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产品差异化是在位企业构建进入壁垒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一个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在位企业通过合理的产品差异化程度设置进入壁垒的问题,进而从产品差异化的角度解释了轿车市场的进入壁垒问题。轿车产品通常具有较大的差异。产品的差异性一方面使得在位企业拥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有使得进入者可能在产品空间中找到理想的位置进入。为了达到遏制进入的目的,在位企业应当合理地设置自己的产品线,使得自己的产品保持合理的差异程度。合理的差异化程度将使得进入者在进入之后面对相近的替代产品的竞争无法达到规模经济的产量。而且,通过对中国轿车市场销量排行榜的分析,找到了支持理论模型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