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民企以前是建娱乐城、火锅城、建材城,这回玩大了,要造真的城市了。瑞云集团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前无古人.但是否会有来者呢?民企造城有风险.例如:国家土地使用政策发生变化怎么办?当企业利益和公众利益发生矛盾时如何协调?甚至是当地政府改选换届对这种合作方式有不同意见了怎么办?来自《新京报》的最新消息.由于土地政策的变化,企业不能靠经营性土地获得增值回报.工仔睐新城的开发已经陷于停滞。 其实,第一眼看到民企造城的消息,让人最担心的是:万一出现角色错位怎么办?假设将来城建起来了,政府没钱挺自卑.而民企则居功自傲.转而收买执法者.想要统治这个自己建的城市怎么办?也许这只是一个错误的假设,仅仅是个别人的想象。但目前我国的行业协会就出现了这种角色错位的现象.明明是服务性组织,却老拿自己当二政府,结果就生出许多事端来。 实践先行,瑞云集团现在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接下来应该是立法跟进,通过立法来解决民企进入公共事业领域的相关问题,划分并保证公众利益和企业利益,引导各利益体实现良性互动.法规不可能很具体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起码可以从宏观上和解决思路上提供指导,对具体事件也可以有一个裁定的依据。例如,在直销领域有关利益各方都在呼吁立法,没错.立  相似文献   

2.
茅理翔 《浙商》2005,(2):22-22
不久前,读到《中国经营报》上题为“谨防浙江经济由民企兴、由民企止”的文章。文中某些提法尽管有失偏颇,言辞过激,但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切中浙江民企发展之“命脉”。我们浙江的民企该高度重视,自我反思一下:浙江民企究竟还有多少优势,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在哪里,是否真会像此文所说浙江经济由民企兴、由民企止?  相似文献   

3.
鲁宁 《新财富》2001,(10):23-23
民企“改制”正屡屡被人提及。民企产权是清晰的,改的什么“制”?——改掉“家族制”。  相似文献   

4.
汪康懋 《浙商》2005,(2):94-94
因为宏观调控,不少民营企业的资金链十分紧张。与此对应的是,民企进军金融业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融资难其实是个老难题了,那么,民营企业的“钱途”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策划前言究竟什么在影响一个城市民营企业的上市路线?是城市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是民营企业自身在管理、文化、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先进程度?还是当地政府对民营企业上市的激励力度与扶持效率?抑或是各方共同作用的结果?真正阻碍和制约青岛民企上市、做强做大的瓶颈是什么?民企在上市过程中,会遭遇怎样的难题?这些难题该如何破解?政府的扶持政策该如何制定,才会在最大程度上起到激励作用?影响民营企业壮大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是体制障碍和企业内部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解决民企上市问题也需要各方面全方位的努力。企业自身必须迈过规模小、体制创新不足、自主品牌少、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而从政府角度,主要的问题就是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体制环境。  相似文献   

6.
民企上市怪状背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企越发达的地区,上市的越少;越是优质的民企对上市越不热衷,越是劣质的却是越热切;近在身边的市场视而不见,远在天涯的市场反而备受追捧……是民企缺乏上市能力还是符合条件的稀少?抑或上市对民企没有吸引力?但为何即使上市也选择香港及海外?民企上市种种“怪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业内专家通过对我国民营经济十分发达的浙江温州、台州和绍兴等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专题调研,揭示出种种“怪现象”背后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7.
欧阳晓红 《中国工商》2002,(11):164-171
哪条路可以让中国民企通往康庄大道?在遭遇成长上限后,什么力量可以激活业已老化的“品牌”或维系企业可持续性发展?诸如“太阳”下山、“巨人”倒下、“飞龙”落地等仍让我们记忆犹新……在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已迈向新的历史时期,有没有一个典范案例供我们去思考、去甄别——中国民企生存、发展的真谛?以及一套见效的管理模式让我们可圈可点?或者,什么是中国特色的、与时俱进的民营企业?曙光的回答是“私企不私”。  相似文献   

8.
《浙商》2010,(22):14-15
《浙商》杂志10月下刊登的特别策划《民企造城》读罢令人振奋。长久以来,国内的房地产市场都呈现出住宅产品价格扭曲、商业地产持续低迷的怪状,而城市规划布局也多散乱无序。  相似文献   

9.
七月,激情似火的日子:雅典奥运圣火才从北京掠过,国际奥林匹克日(6月23日)的脚步还未远去;奥运精神尚在人们心中传承:而欲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国民营企业们早就把目光投向了2008北京奥运,他们有的已付诸行动,更多的是在观望;民企参与奥运是理性决策还是感性冲动?七月的红火亦带给我们七月的冷思考:真正的奥运精神是什么?怎样平衡人文、绿色、科技色彩下的奥运经济?未来的几年中,奥运经济与北京的现代化建设将共同造就3万亿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而价值3万亿元的奥运大蛋糕,民企能吃到多少?反之,民企参与奥运赛事的积极性又如何?奥运回报参与民企的是什么? 又加之,不太明晰的游戏规则,不太确切的经济实效,相对投巨资参与奥运的民企来讲,赞助奥运就像求解一个方程式,人为因素、宏观形势,客观外在甚至确切收益等计算在内,还有太多的未知数……此外,就赞助体育赛事而言,有学者说,赞助活动是企业品牌传播的一个战术运用,而非战略,即使是战术的运用,也不能简单模仿,而要有自己的创造,因为品牌的终极力量还是来自于差异。"如果参与者仅仅依靠'借鉴'某个成功案例便想达到品牌传播的目的,便过于乐观;关键在于其自身是否有配合赞助活动的系统的传播方案和营销动作。"专家如是说。基于此,《中国工商》试图就其中的  相似文献   

10.
俞越 《浙商》2010,(10):39-39
这是一宗2009年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的亿元税务刑事大案(相关报道见《浙商》杂志2009年10月上《安徽界首“强抢民企”?》)。“本案一审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审。”2009年11月18日,这场由浙江万事利集团和安徽界首市政府上演的沙河酒业“抢夺战”,随着安徽省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二审判决最终得以平息。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企业家大都喜欢“扎堆”做事,说关注某个领域就一拥而上,采取“跟进”策略,别人做什么自已也跟着做(当然.不能简单地称之为跟风、盲目,因为有可能是理性思考与不谋而合)。新闻人则是有这样的特点,热衷于报道同类事件,总试图将之推广、泛化,并总结一些所谓的规律出米。比如,我们会经常看到类似“民企海外上市潮”、“MBO热”、“网络第二春”等的新闻标题。  相似文献   

12.
凌瑰丽 《浙商》2010,(21):19-19
特别策划 民企造“城” 一向专注食品制造的娃哈哈也要建城市综合体了,“打造拥有吃喝玩乐的购物中心”,这一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是出于宗庆后想在流通领域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一本刊物的特定功能,决定了该刊物的性质、方向,特色及读者对象等,是需要牢牢把握的。《中国工商》的功能是什么?全国工商联作出的定位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统一战线服务,为民营经济服务,为工商联工作服务”。“四个服务”的定位全面而明确。  相似文献   

14.
朱卫江 《浙商》2006,(9):20-20
在对职工的福利关心上,民企也越来越“国企化”:温州一家由国企改制而来的企业实行老员工“内退”制度等等。从造集体宿舍、办子弟学校、给保底工资、发过节费、授予终身员工到准予员工内退……人们似乎从一些浙江民企的身上又看到了过去国有企业的影子。于是,种种疑问纷至沓来:民营企业不要竞争力了?“企业办社会”、“铁饭碗”回潮了?“民营企业国企化”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商》2004,(7):47-49
王岐山精炼地用“三个层次”的说法描述了北京奥运商机——第一层次,举办奥运会本身带来的商业机会,包括赞助商计划,特许经营权计划等,第二层次,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建设带来的商业机会;第三层次,因举办奥运会带来的相关商业机会,包括劲旅企业经营城市公用事业,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  相似文献   

16.
何晓春 《浙商》2011,(22):45-46
2011年年初以来,中国民企在全球跨国并购的舞台上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浙商》杂志根据各种信息披露,按照并购金额大小排序,推出“2011中国民企海外并购十大案例”,其中浙商企业占了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7.
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国民营企业总算赢来了彩虹。如今的中国民企不再是低人一等的“填房”,而是中国经济的一支生力军,在经济大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近年来中国民企惊鸿跳水的险情历历在目,一些民营企业一夜之间败走麦城,呼啦啦似大厦倾,又给人们的心头罩上一层阴影。民营企业怎么啦?昔日的辉煌是不是来得太容易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民企是自生自灭,还是自强不息?现在是中国民企重新审视自己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8.
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井喷式发展。在此大背景下,引导和推动中小企业加强内控建设,降低经营风险,促进其持续稳定发展,对于推动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稳定就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推动中小民企实现更好地发展,文章以中小民企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为研究对象,对中小民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行了讨论分析,阐述了中小民企内控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根据中小民企内控制度建设的现实问题,结合实际,提出针对性措施,以供会计实务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商》2004,(9):186-187
深圳桂强芳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首家获得政府颁发“城市经营管理”业务资格的企业,是桂强芳产业(国际)集团实力雄厚的下属公司之一,拥有一支由国际国内城市研究领域专家领衔,老、中、青结合的城市发展实战型、专家型精英队伍。  相似文献   

20.
卢晓珊 《中国工商》2004,(6):152-153
缺乏法律支持、职业经理人选择不当、整个社会的信用缺失……红火民企突然崩堤,然而,“权利救济”却是国家对民企表示的一种全新姿态,显示民企生态法律环境正在好转。成立“相互救济同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相互的援助和支持,是民企进行自我救助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