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促进乡村发展。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发展,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当前大学生返乡创业过程中存在大学生对上级扶持政策了解不够深入、地方基层组织扶持政策执行不力、大学生所学专业与乡村就业需求匹配不够精准、大学生难以融入乡村创业环境等现实困境。因此,从上级组织、地方基层组织、高校、企业等多维度提出优化实践路径,以期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创新注入了活力。国家和各级政府为了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积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拓展就业创业新途径,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农村经济建设的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与探讨,针对大学生返乡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积极建议和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上高县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大力吸引人才返乡,培育本土人才,引入专业人才,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施展才能、建功立业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回引“新乡贤”,鼓励创新创业上高县新界埠镇青年企业家罗小伟放弃广东优厚的生活条件,返乡创业,扎根农村,成立了陶氏木业,建起了2000亩的油茶种植基地,成为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快速发展,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为了能够真正地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国家应该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从而能够助推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针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优势加以阐述,然后分析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义,并且对大学生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最后提出具体的发展策略,包括提供丰富创业资源、加强风险预估能力以及提升创业服务力度。旨在可以有效通过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契机去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做好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实现农村经济水平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宿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随着乡镇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基础条件。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群体数量激增,掀起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热潮。实际调查中发现,由于区域发展资源差异及相对滞后等因素,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一定的生存危机。为此在调查数据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探究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之路。  相似文献   

6.
乡村的全面振兴需要各类型、各领域、各层次青年人才积极参与。科学认知乡村振兴所需的青年人才类型,可为乡村振兴实践提供更加清晰的引才思路。因此,文章分别从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培育需求入手,将乡村振兴所需青年人才分为新型职业农民、农村专业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社会人才;按青年人才的地域来源分为本土型、嵌入型和返乡型;依照青年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的层次分为基础型、发展型和引领型;按照青年在乡村振兴场域所作用的领域分为服务型、传承型和治理型,分析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和作用,以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中西部地区由于条件受限,发展比较滞后,劳动力大量转移,"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返乡农民工创业新潮,增加农村就业,脱离贫困,逐步实现乡村振兴,人民富裕。随着我国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传统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在农民工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和资金的基础上,返乡创业成为农民工就业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8.
郭芳 《天津经济》2023,(4):38-45
本文通过对天津郊区青年就业创业者的微纪实访谈形成的多个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返乡青年中有很大部分受过系统的知识训练。他们不同于以往的返乡主体,能够创新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利用多种途径践行产业融合,是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人才振兴的后备力量,将其界定为“学习型返乡青年”。从“学习型返乡青年”的角度,探寻创业者从学习到实施就业创业行为这一过程的成长脉络,构建创业学习与就业创业行为之间的逻辑模型,引导“学习型返乡青年”在乡村发展中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新老两生代农民工进行了界定。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新群体,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其返乡创业情况进行概述,再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优势劣势要素、农村创业需求、支持性行业、创业战略和同行竞争、政府及机遇五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应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创业采取的战略,以期能为更好地促进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袁方  史清华 《南方经济》2019,38(10):61-77
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跟踪观察点2009-2013年的数据,文章实证检验了互联网接入与返乡农民工创业之间的关系,并从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两条路径探讨了互联网接入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意愿很低,返乡农民工中平均只有2.30%选择创业。互联网接入会显著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具体而言,互联网的接入概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概率提升0.036%。相对于东部地区的返乡农民工而言,互联网接入会显著促进西部的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而对中部和东北地区的返乡农民工则不存在显著的影响。机制分析结果显示,返乡农民工会通过互联网感知新的知识技能,提升人力资本而促进创业。文章主要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的稳健性分析中没有变化。因此,鼓励已返乡农民工创业,特别是强化技能培训以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促进作用,对成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乡村旅游市场蕴藏着巨大潜力,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构建了广阔的舞台。在这一背景下,鼓励高职毕业生回归家乡,投身于旅游创业,既能有效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增长,又能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对个人、旅游企业乃至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都大有裨益。笔者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大学生乡村旅游自主创业的优劣势,尝试为高等院校培养乡村旅游自主创业人才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欧融 《改革与开放》2023,(3):49-53+60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和美丽家乡建设的愿景,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和任务。文章提出,地方高校积极参加乡村建设事业,需要构建更新顶层理念、人才培养、师资力量“三位一体”培育模式,增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自信心和使命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构建政府、乡村、高校的创新创业良性生态圈,通过政策帮扶、资源帮扶、人员帮扶、结对帮扶,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创业的热潮下,农民工虽然缺乏资金、技术、知识,但其返乡创业着实起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巨大推动作用。鉴于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的局限,从制度保障、政策扶持、培训教育等视角出发,发现并挖掘大学生村官在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现状,阐述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作用,并就如何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作用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文本特点以及文本高频词,采用PMC指数模型,构建包括10个一级指标、38个二级指标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并绘制PMC曲线图。研究发现,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样本总体得分优秀,设计较为科学合理,其中2份为完美政策,7份为优秀政策,1份为可接受政策,但政策时效、激励措施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谁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机会识别更具影响力:强连带还是弱连带",了解如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来构建理论模型。以返乡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收集数据资料,以扎根理论为主导工具分析研究,得出本地强连带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机会识别更具影响力,并对外地弱连带断裂进行分析,对返乡农民工有效利用社会资本创业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SWOT分析的返乡农民工创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胜远 《乡镇经济》2009,25(9):85-89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和增收的有效方式,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对返乡农民工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依据SWOT分析理论和QSPM矩阵决策分析工具,分别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战略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提出了开拓进取型和发展改进型两种战略选择,并针对这两种战略构建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人才返乡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县域社会发展为人才返乡提供了缓冲空间,可以从县域社会的内在结构性特征剖析人才返乡的机制和条件。文章以内蒙古W旗为案例,通过剖析县域社会的内部特性,运用非结构性访谈法探寻人才返乡的动因与阻碍因素,进而解释县域社会背景下人才返乡的可能性和限度,依据现实情况从待遇提升、生活需求满足以及积极宣传3个方面为人才返乡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系统论的视角看,乡村是一个与城市互动的独立系统,而不仅仅是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空间,因此,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农村振兴。随着中国乡村领域创业实践的不断丰富,亟需构建乡村创业的理论研究框架。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乡村领域创业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创业理论的发展,适应中国乡村创业的实践需求,以解构“乡村”这一创业空间的本质规定性为逻辑起点,遵循“在哪里创业—谁是创业者—创什么业”的逻辑思路,将乡村创业的本质内涵界定为发生在乡村空间,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基础,开创与农业经济活动相关的新企业或新事业,并将其与农村创业、农民创业及农业创业等相关概念区别开来。以此为基础,通过揭示乡村创业涉及的“主体能力提升—产业功能拓展—创业空间延展”等相关问题的内在关联,构建起符合中国情境的乡村创业研究理论框架,以回应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相统一的理论需求。这对中国乡村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型、从“城乡非均衡”向“城乡一体化”转型、从“依赖全球产业链”向更加重视“城乡产业内循环”转型,最终实现乡村系统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像魏巧这样的同志到农村去,很好!”在今年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在了解了返乡创业的“80后”魏巧的新时代“新农人”故事后,如是强调乡村振兴中的人才问题——“我们现在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和优质劳动力”“这方面国家要有一些导向,有一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人才振兴是根本,也是核心所在。但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落后的环境、较低的产业效率都使得很多年轻人才流入了城市。由于城市与农村发展状况存在差别,因此存在相对严重的“乡村人才留不住,城市人才引不进”的情况,这也是制约乡村战略快速推进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乡村人才振兴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做了简单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有效引入人才,培养人才,利用好人才的解决措施,以此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