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科技创新问题发表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剖析透彻的重要讲话,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针对性,形成了一套完整而深刻的科技创新理念,已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科技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新时代背景下,这些论述不仅有效传承了马列主义的传统科技创新理念,而且紧密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勾勒出中华民族崛起的宏伟蓝图,成为新时代推动我国快速发展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8.
本文阐述了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分析了全面认识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提出要突出思想引领积极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并探索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创新思路增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创新内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创新形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有其内在的生成发展机制,这一机制通过认同主体和认同客体之间基于认同中介而建构及完善。本文在探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结构及机理基础上,注重主体维度反思,通过问卷调查剖析高校教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认同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等,进而,从教师个人思想政治素质提升、高校健全教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常态长效机制、社会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和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三个层面,构建深化高校教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承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济发展理念,汲取了党历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在新时代的历史性经济发展成就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人民谋发展。在经济建设的征途上,要持续发扬自我革命精神,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2.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思考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本文比较研究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发现从邓小平理论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存在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新发展理念、从“为人民谋福利”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两个飞跃”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到党-政府-市场关系重构、从局部渐进式改革到系统整体性改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将乡村振兴纳入法治轨道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为指导。乡村振兴法治保障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必备的法治体系,也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健全乡村振兴法治保障体系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中国建设亟待加强的关键领域。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考量,只有不断强化乡村振兴的法治保障,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乡村基石。加快形成乡村振兴领域科学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严格公正的执法司法体制、持续深入的乡村普法工作机制和浓厚热烈的全民守法氛围是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改革是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本文在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视域下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及阶段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视域下国有企业改革的困境,进而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视域下国企改革的最佳途径,即促使国企回归企业本质,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推动国企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研究中国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具有特定的理论起点、历史起点和现实起点;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制度安排;在发展战略上根据中国的实际形成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视域下,立足于西藏特殊自然地理、民族宗教条件和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实际,深刻分析研判在国家一体化发展进程中西藏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并在系统总结自建国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治理西藏的宝贵经验、基本观点和重要论断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特别是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西藏特殊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和思想结晶。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构成部分,这一重要战略思想具有自身的生成逻辑、原创性贡献和鲜明的理论特质,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与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理论的世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它蕴含着宽广的全球视野,对于凝聚全球共识、推动世界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理论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经济价值目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经济关系理念,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经济系统治理思想,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生态经济实践路径,国际社会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生态经济全球共建思想等,彰显了以人为本的发展内涵,突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为解决全球生态经济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在其指引下,我国为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实践示范,为推动人类社会向生态文明转型提供了方向引领。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是共同规律与民族特点的结合.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本质规定;中国特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现实规定;改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规定.三个内在规定的相互统一,构成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正确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对于今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