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企业融资:现实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企业融资有两种方式,即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当企业缺乏内部的自我积累时,外源融资就成为主要融资方式。在外源融资方式下,又可采用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和以发行股票、公司债券为主要形式的直接融资。但是,在我国企业改革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过渡时期,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格局弊端日益显化,隐藏的危机不小。一是银企关系不畅。由于体制的原因,企业资金供应由财政拨款改为贷款后,企业绝大部分资金都由银行提供。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原因,经营管理不善等问题致使经  相似文献   

2.
中国票据市场制度缺陷的根本在于产权制度安排不合理,票据市场制度的产权艰难变迁其实也是中国金融体制变迁的缩影。1·结构性缺陷。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下的银行主导型融资结构,拨改贷使得银行资金财政化,银行资金成为社会资金供给的主渠道,间接融资占绝对主导,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占比很小。商业票据只是作为支付结算工具开始允许使用,并不普遍,没有形成流通使用的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市场型融资结构,证券市场尤其是票据市场的发展,多元化融资结构初步形成,银行间接融资比重逐步下降,证券市场融资快速兴起·而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极…  相似文献   

3.
郑新民 《经济问题》1991,(12):45-46
一、企业亏损的症结 症结之一:国家对企业的资金供给制。1983年以前企业的流动资金由财政和银行两家供应;1983年以后,企业的流动资金银行独家供应,银行对企业的流动资金由统管变为统包。这种单一的间接融资体制,极大地限制了企业在市场上的活力;国家始终没有把企业当作流动资金营运的主体来对待,企业只有被动地接受资金的注入与抽出,很少有自主营运资金的主动  相似文献   

4.
改革面临重大转折:从国家借贷经济转向社会资本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使过去财政直接注资主导的国民经济运行,转变为国家银行集中借贷办企业的资金借贷型经济运行。这种资金借贷型经济带来一系列后果:企业效率与利息率倒挂使国民收入通过银行系统超分配,国有企业低效率在银行积累不良资产型通货膨胀压力和金融风险。根本性的出路在于,向社会横向开放企业的资产结构,形成资本需求,疏通直接融资渠道,形成资本的供给,从而使国民经济投资、生产和经营的资本和风险社会化。  相似文献   

5.
以多元化融资模式促进吉林省经济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振兴吉林省经济,首先要为各种类型经济建立良好的投融资体系,提供资金支持。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推进,吉林省的融资格局应由过去的财政主导型融资体系发展为信贷主导型融资体系,形成以银行融资为主、财政融资和资本市场共同发挥作用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金融业的“两个转变”,即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的金融体制转变,信贷资金使用从粗放型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为此,笔者对此作一些探讨.一、金融业在推进社会经济“两个转变”中的关键作用现代资金流量分析方法,将国民经济分成财政、银行、企业和居民、国际收支四个部门.金融部门本身并不产生非金融交易,但其他三个部门的非金融交易差额则要通过银行部门去结算、融通.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银行部门作为国民经济服务部门和融资中介部门在国民经济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心的特殊地位.实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其根本点是要建  相似文献   

7.
银行储蓄和证券储蓄就其资金运用来看,前者属于间接融资,后者属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具有间接性、短期性、可逆性的特点。与此相反,直接融资则具有直接性、长期性、不可逆性的特点。据此,首先我们将两种储蓄的第一个特点加以对比。银行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间接性,使此种融资能否形成资产增殖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为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在分配资金的方式、数量和结构等方面都要受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自身资金营运状况及地方政府的干预,容易导致信贷资金财政化。作为资金的使用者企业一方在“企业管生产,银行管资金”思想主导下,往往也不能很好地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影响了银行储蓄有效地转化为投资。与此不同,证券储蓄的直接性决定了资金是在投资者和筹资者间直接融资,债券的刚性和股份制  相似文献   

8.
就 全国平均看 ,我国企业的自有资本不足 3 0 %,70 %以上的资金是通过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资本市场筹集的。由于企业所需资金大部分要通过资本市场筹集 ,所以资本市场运行是否健全对企业筹资行为是否合理会产生直接影响。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 ,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健全 ,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还不规范 ,使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市场环境与发达市场经济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作为资金供给方的资本市场存在的这些问题 ,必然会对资金需求方的企业融资行为产生扭曲性影响。(一 )资本市场结构失衡对企业融资形成扭曲性影响我国发展资本市场是从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起步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我国银行的职能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 ,随着各种“放权让利”改革措施的推行和分配结构的调整 ,我国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迅速增加 ;另一方面 ,投融资体制改革逐步打破了国有企业过去全部由财政无偿拨付投资资金的旧体制 ,企业开始从其它渠道筹集资金。资金供求关系的上述变化 ,使银行结束了过去只能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历史 ,从 1979年起开始发放中短期设备贷款 ,并从上 80年代初期开始发放中长期贷款。至此 ,我国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开始形...  相似文献   

9.
银行中介和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2007年我国首次出现了股票市场和银行争夺居民储蓄存款的局面.那么,这是否有利于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对融资结构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社会融资长期以来过度依赖于商业银行;而对工业企业中的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以及上市国有企业与上市非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对比则表明,未上市的非国有工业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最高,股票市场的准入制度实际上将一批优质的非国有企业排除在资本市场之外.因此,一个高效率股票市场的形成,有利于我国融资结构的改善,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管理层完全没有必要为阻止居民储蓄流出银行而人为地打压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融体系变迁路径依赖与民营经济融资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杰 《经济师》2003,(2):216-217
我国渐进性改革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剧变的情况下 ,由财政直接融资主导型经济迅速变迁为国有银行间接融资主导型经济。为了替代财政注资国企的功能 ,我国金融体制变迁过程的直接融资渠道和间接融资渠道具有严重的所有制偏好 ,加上与民营经济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制度供给约束处于弱小状态 ,使得目前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极不相称 ,大部分金融资源沉淀在低效的国有经济领域 ,民营经济陷入融资困境 ,整个金融体制变迁由于结构性的缺陷而陷入事实上的路径依赖 ,形成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制度锁定状态 ,因此需要相关的制度创新来矫正其路径偏差。  相似文献   

11.
民营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小和成立时间较短的中小型企业,除了利用内源融资方式外,很难得到银行等提供的外源性资金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从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个方面解决企业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问题,企业的融资环境大为改善。但到目前为止,银行贷款仍然是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我国企业贷款、国债、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的比重中,银行贷款比例仍高达八成。然而长期以来,银行贷款都受“重大轻小”、“重国轻民”经营观念支配,银行贷款主要供给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民营企业一般规模都比较小,经济实力不强。  相似文献   

12.
前几年 ,国家对投资体制进行了改革 ,即实行“拨改贷”,虽对当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导致财政与银行功能的错位 ,企业新建和技术改造资金 ,大部分依靠银行贷款 ,造成国有企业负债率上升。据统计资料表明 ,现有国有企业的负债率仍然高达 70 %以上 ,不少企业在扣除资产损失和潜亏挂账后已资不抵债 ,在企业陷入困境的同时 ,银行不良资产大量沉淀。资产负债率过高 ,是影响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就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问题 ,提出了一整套政策思路。而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13.
契约、信息与国有企业融资制度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亦春 《当代财经》2000,(10):41-46
在预算软约束的环境中,国有企业融资均衡的结果是国有企业高负债、低绩效与国有银行高不良债权并存。这种低效率的均衡结果已经难以符合国家效用的最大化要求,国有企业融资制度必须由国家干预型的较为单一的银行借贷模式向市场型的多元融资模式变迁。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银行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对国有企业的融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在这种新的融资环境下,企业的融资均衡存在着两条效率不同的均衡路径,其关键取决于企  相似文献   

14.
以资金约束型原材料供应企业与非资金约束型产品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政府、银行参与下的跨区域供应链企业间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表明:演化稳态策略是双方均不治理或环境共治,在环境共治给双方企业带来的总收益均大于“搭便车”给各自企业带来总收益时,才可能达到环境共治的目标;刺激资金约束型供应企业的初始治理意愿效果会更好;政府环境规制下,银行融资比买方融资更合适,且随着银行融资利率的提升,会间接刺激企业双方环境治理水平;加强资金受限、污染严重地区企业的环境规制会使治理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结构的变迁和金融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体制的改变,我国的金融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社会资金的分配和调节方式由过去的财政主导型过渡到了金融主导型,企业的经营活动也越来越依赖于外部融资.这就使得银行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储蓄主体已由过去是政府变现为现在居民.伴随着金融结构的这些变迁,中国金融资产发展的畸形也越来越为明显:单一银行资产现象的改观速度缓慢,反映了中国货币市场的发展不尽如人意;进入九十年代后,中国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的上升速度日益缓慢;中国企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是把钱存在银行里的老百姓,如此等等.畸形的结构必然导致畸形的后果:企业负债率高,金融运行风险高,国有企业行为扭曲等等.针对这些不正常的现象,本文建议必须及时在金融改革上寻找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产融结合是服务实业、鼓励创新,还是导致资金滥用、脱实入虚?分析我国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十年数据,本文发现企业参股银行可以促进非国有企业创新,却减缓了国有企业创新。非国有企业参股银行,能够缓解创新融资约束,形成“资源协同效应”;国有企业参股银行,预算约束进一步软化,代理问题加剧,形成“资源诅咒效应”。本文认为,在公司治理良善的前提下,市场经济体系下的产融结合可以促进企业创新,服务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银行融资是通过商业银行获得的债务资金。在国外 ,银行融资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源性融资来源 ,主要包括短期贷款、过桥贷款、循环使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但在我国 ,银行融资一直未能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 ,其主要原因有 :信息不对称、风险和举债成本偏高、所有制歧视。本文通过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国际比较 ,提出了解决我国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基本对策 :一是政府方面尽快建立贷款担保体系 ,二是根据市场环境 ,适时进行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同时加强培养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中小金融机构 ,三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的改革至今未取得根本性成功,关键在于没能建立起有效的治理结构,而融资结构与治理结构又密不可分。受传统赶超型战略主导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公司治理结构,与银行主导型金融体制间形成互补性很强的制度结构,现阶段银行更适合在企业治理中承担外部监控者的职能。因此,必须率先对地方政府控股的商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使其有动力、压力和能力对企业进行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19.
蒋豪杰 《时代经贸》2007,5(12Z):180-180,186
本文涉及内容主要通过分析中国目前中小企业和银行在融资问题上存在矛盾的原因,为中小企业融资和银行信贷达到预期的平衡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对资金的需求增加,但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着从银行得到的资金融通困难。国家对银行投资的控制,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等一些现实情况,从而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和银行信贷之间出现了失衡。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资金供给的减少,银行和企业信贷成本的增加,及信息不对称和大型商业银行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由此,本文提出了银行在产品开发、业务推销、企业制度等方面的建议。同时认为应该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和渠道。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下的银行业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以及企业股份制改造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中小企业取得了较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其所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产出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它们使用了33%的金融资源,产出却占了GDP的70%。中小企业一方面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又资金匮乏。在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资金“瓶颈”,而现行的银行体系却无法有效地解决企业的融资需求。本文正是基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结合企业融资途径选择的分析来探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