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外企业文化》2003,(130):23-23
作为一个专用名词。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发源于欧洲。目前对它比较宽泛、权威的定义是: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而进入保险领域。银行既可以通过设立自己的保险公司直接销售保险产品(Start-up),也可以作为保险公司的保险中介人代理保险产品,还可以与保险公司建立合资公司经营保险产品(Venture)。在我国,银行保险也常被称作“银保合作”或“银行代理业务”,主要指保险公司通过银行柜台销售保险产品。  相似文献   

2.
保险大事件     
《中外企业文化》2010,(12):13-13
11月4号银监会向各地银监局和银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其中包括叫停银保驻点销售、每个网点只能代理不超过3家保险公司产品等的业务规范要求。通知规定,今后保险代理人不能在银行驻点销售,改由银行柜面销售,由银行人员执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上岗。  相似文献   

3.
提起购买保险,可能会让人想起身旁费尽口舌的保险代理人,或是人头簇拥的银行柜台,甚至偶尔能从记忆中想起的一两个保险公司网点。可是,随着“面对面”营销方式的变化,营销员只闻其音不见其人,就可以在电话里面谈妥一桩买卖;人们在家门口的便利店里挑选一瓶鲜奶的同时,也同样可以像购买电话卡那样顺便买一份保单。[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银行保险和邮政保险初出茅庐就崭露头角,但随着行业的发展的需要,一些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亟待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去应对。例如,一些国有保险公司银行邮政网点专管员队伍问题、手续费问题、利润空间问题、客户的二次开发问题等等,已经面临着新的挑战。早年支撑银行保险销售的网点专管员队伍而今何去何从?现有的柜台销售险种能否完全满足银行保险的客户需求?银保对弈中被极大压缩的利润空间如何拓展?为此,顾问式行销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方向而跳上舞台,它能否开拓一片新的天空吗?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2005年10月宣布,以房产抵押担保方式到工行申请个人住房贷款的客户,将可自主选择所抵押房产购买保险事宜,是否买、到哪家保险公司买等都可以自己作主。工行深圳分行第一时间正式取消了备受争议的“房贷险”(全称是“个人抵押住房综合保险”,是购房者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一般要求贷款人必须购买的保险。),首开先例对“房贷险”作出不强制购买规定。当时广西有专家及媒体曾预测,广西“房贷险”近来也将松绑。时间过去将近一年,记者就此走访了各大银行,发现广西强制“房贷险”尚未松绑。  相似文献   

6.
最近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保险社团调研时指出:“要下大力气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同时加强行业自律体系建设,规范会员公司经营行为。”如何做到这一点?归根到底还是“诚信”二字。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企业。人们将风险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转嫁给保险公司。如果投保人对于向哪家保险公司投保保险,转嫁风险本身都成为一种风险的话,那就值得保险业的深思了。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主要靠银行、邮政、保险代理人等中介渠道,但这些渠道为保险公司带来保费收入的同时也埋下不少“隐患”,例如,保险公司远离客户、远离市场、远离风险管控点、利润下降等。  相似文献   

8.
新疆塔城地区消费权益保护科在格式合同点评工作中,发现当前抵押住房贷款保险合同实践中,保险公司签发的“抵押住房保险单”在批注事项一栏中一般都注明:“本保险单的第一受益人为某银行某支行”,即业主向银行贷款购买住房,将所购买的住房向银行抵押,业主向保险公司投保时,银行为了规避贷款风险,要求业主指定贷款银行为保险的第一受益人。  相似文献   

9.
谭敏 《财会通讯》2009,(1):55-56
一、银行保险含义及模式 银行保险狭义上是指银行作为保险公司的兼业代理人实现保险分销;广义上是指保险公司和银行采用的一种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战略,是将银行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客户资源的整合与销售渠道的共享,提供与保险有关的金融产品服务,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0.
银行保险是一种融"产品、服务及组织创新"为一体的金融创新.它通过向消费者提供兼有银行、保险等多重特征金融产品的方式,实现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客户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有利于营造银行、保险公司和消费者多赢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一、银行保险含义及模式银行保险狭义上是指银行作为保险公司的兼业代理人实现保险分销;广义上是指保险公司和银行采用的一种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战略,是将银行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客户资源的整合与销售渠道的共享,提供与保险有关的金融产品服务,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从银行保险在欧美和亚洲30多年的时间里形成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和势态的来看,根据二者融合程度的不同,将银保合作关系划分为以下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外企业文化》2008,(4):94-94
银行入股保险公司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热点,更多的银行加入到收购保险公司的行列中,新一轮银行、保险公司股权互投的大潮正等待着最后一道闸门打开。专家指出,银行保险交又持股模式显然更具备中国特色,这种方式有利于公司专业运营和分业监管。商业银行入股保险公司,将有效提高保险公司的资产与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前一段时间,笔者办理了一起一家商业银行(下称“A银行”)委托对其开展“卖断型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相关协议与方案进行法律审查的业务。具体情况是:A银行拟开展“卖断型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由于“卖断型信贷资产转让”存在一定的风险,另一家商业银行(下称“B银行”)不愿意直接受让该信贷资产,要求须引入一家保险公司对其受让该信贷资产业务提供保险。为保证“卖断型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顺利开展,A银行与保险公司(下称“C保险”)商议,拟引入C保险为其“卖断型信贷资产转让”业务提供履约保证保险。A银行与C保险制订了初步的业务方案和履…  相似文献   

14.
近期,保险业纷纷向银行业抛出“橄榄枝”,与以往银保合作方式不同:保险公司仅仅借助银行渠道销售保险产品;而现在保险公司并不满足于此,保险资金已经逐渐渗透到银行的“血脉”之中,并且已经掌控银行主动权,如平安投巨资获得了深圳市商业银行89.24%的股份,而寿险行业老大中国人寿则通过竞拍获得兴业银行部分股份。  相似文献   

15.
王颖  四海 《英才》2005,(5):103-103
家财险的投保率仅为15%,与寿险、养老险等形成鲜明的对比。“你为自己的房产上保险了吗?”如果被问到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会不耐烦地说,“上了”,另外还补充一句,“不上保险银行能给你提供房贷吗”。是的,大部分消费者头脑中与房产有关的保险,也许就是这种被强制购买的还  相似文献   

16.
保监会发出公告称,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假冒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名义,编造虚假合同,诈骗客户资金,给保险消费者造成重大损失。保监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人身保险时注意以下问题:一、核实业务人员身份。通过保险公司销售人员办理人身保险业务时,一定要确认其真实身份。对于团体保险的销售人员,可要求其出示所在保险公司的有效工作证件和身份证;对个人保险营销员可要求其出示展业证书及身份证。消费者还可致电销售人员所在的保险公司予以核实。二、确认投保单、保险合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投保单是由保险公司统一印制和编号的重要单证。投…  相似文献   

17.
陈堃 《中国审计》2006,(6):50-51
银行保险是银行和保险公司采用的一种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战略,是将银行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客户资源的整合与销售渠道的共享,提供与保险有关的金融产品服务,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银行业与保险业的合作与融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通过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了银行、保险的双重资源优势而得到迅速发屣。  相似文献   

18.
曾经在某媒体上看过这样一则消息:一家保险公司与一家重型卡车销售商合作,买车人采用银行贷款方式购买一辆价值约为100万元的重型卡车,保险公司为该笔贷款提供担保并为车提供3年的保险。这样,卡车销售商、客户、银行和保险公司这些本来没有直接关系的各方串联到一条链子上,保险公司把对汽车的金融担保服务和对客户的保险服务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另外,保险公司还可以继续深挖,向该客户推销其他险种。  相似文献   

19.
现在,随着市民投保意识的增强,很多市民已经把保险当成了自己“意外”后的保障器。为得到保险保障、分红等好处,他们主动去到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银行购买保险。但据了解,这些人虽是自愿主动去购买保险,可他们中的很多人却根本不完全了解各种保险的有关知识,使自己虽然投了保,可过后却达不到自己的预期目的,甚至有时会让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障。其实,市民购买保险要想真正“受益”,专家支招五大细节是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20.
在保险营销管理上有两句流传甚广的格言,经常为人所引用,其一是:“与其激励业务员去销售保险,不如激励客户来购买保险”,其二为:“如果你不直接为顾客服务,那么,你最好为那些直接给顾客提供服务的人提供优质服务”。在当今保险市场上,忠诚的客户与忠诚的业务人员是保险公司最重要的财富。而作为保险行业这一流动性较大的职业,面对目前佣金制的营销体制,忠诚客户需要的是公司更多的关注与服务,忠诚业务人员需要的是收入的提升和情感的归属。我们说:人只有在感受到被关心的时候才能真正自信,而自信正是业务员热情努力工作的重要前提,只有增强业务人员的归属感,激发客户购买的主动性,才能真正实现业务发展的持续稳定增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