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的使命——基于人文精神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图从人文精神的角度为大学定位。人文精神是一种历史的存在,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当代大学的人文精神既包括对各种形态人文精神的包容,也要具备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当今的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被冷落直接导致了大学人文精神的流失。这固然有来自社会的消极影响,但是大学应该而且完全可以有更多的作为。作为实践的存在,人文精神需要大学在实践的层面上去身体力行。对于大学而言,这是一种永不停息的精神诉求,其实这就是大学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要素。随着市场经济的渗透和大学职能的扩展,大学人文精神日渐消解,主要表现在工具价值与理性价值、经济效益与人才效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官职追求与学术追求之间的失衡。大学人文精神的再构途径至少应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营造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3.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与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我们的高等教育除了要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该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每一个大学教师的责任,而德育教师的责任更重些。  相似文献   

4.
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人文素养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起着重要影响和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又体现在人文素养当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通过人文素养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针对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的现象,构建大学人文精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水平,更好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大学精神基本内涵和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的灵魂,中国大学应当铸就凸显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独立自由、开放包容、和谐发展的大学精神。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重要作用,阐述我国大学精神的基本定位,增强我国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工科院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两者既各有其内涵特点又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在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高等教育中必须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以文化学理论与大学教育理论为基础,深层次地剖析了当代文化转型对我国大学生人文精神产生的必然影响与两难语境,中西文化各自的特殊性及其关系,同时提出了应对文化转型时期大学生人文意识淡化的探索性思路。  相似文献   

8.
1980年,由匡亚明和徐中玉先生提倡设立大学语文[1],而大学语文作为大学的公共基础课程是为了提升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内涵包括了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以及人文行为三个方面。然而现代大学的教育机制及其他原因,造成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就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张杨 《经济研究导刊》2014,(10):281-282
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环境育人起到重要作用。简而言之就是,环境育人是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因此,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就是要注重环境育人。环境育人,提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文化素质,加强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大学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不仅是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目的和结果,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和重要内容。环境育人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完成根本任务的需要。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环境育人功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王维 《江南论坛》2007,(8):46-47
大学精神是什么?陈寅恪定义的大学精神第一要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蔡元培先生提出"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奠定了北京大学"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精神,他在1919年6月15日的《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里,提出了中国现代大学的三项基本原则:第一,大学应当是独立的和自主的;第二,大学应当具有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第三,大学学术与思想自由需要相应的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北京大学现任校长许智宏认为大学如果没有精神,该大学就失去了它的精髓,大学精神在今天应该体现在它的人文精神、它的科学精神、它的国际化视野.  相似文献   

11.
冯莹 《江南论坛》2008,(11):52-53
一、当代大学生需要人文精神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带来了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然而人类精神领域的发展却相对滞后,隐藏在文明外衣下面的人类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许多人“精神生活贫乏了,没有正确的生活目的和人生观,沉迷于物质生活的追求与享受之中,人性为技术和物质所俘虏、所吞没”。在这种席卷全球的技术主义思潮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同样不能幸免。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大学生劳动法律意识和人文精神的状态进行了调查和描述,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的劳动法律意识和人文精神培养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并基于劳动合同法的人文关怀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以及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文关怀进行了研究,认为劳动合同法的人文关怀所彰显的人文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转型,高校图书馆必须转变服务观念,必须以特色文献、新文献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水平;深化图书馆作为大学第二课堂的改革;以项目研究带动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团队建设,才能适应云时代大学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对大学生精神成人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曙光  王丽芳 《经济师》2009,(7):112-113
文章对关注大学生精神成人教育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大学应关注知识的增进。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灵成长、强调学生的精神成人。好的大学应该是在对知识原理的追求和对道义价值的坚守这两个基本方面培养大学生。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所大学的精神状态,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所大学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事关大学品位提升和人才培养大计,文化特色是大学的生命力所在,而批判精神对于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是当下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大学文化是大学生存在与发展的灵魂与内在动力,持续激励着大学人向着继承文化传统、吸纳时代风气的更高层次迈进。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米丰 《经济研究导刊》2008,(18):247-248
人文精神乃美术教育之灵魂,人文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是素质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美术鉴赏课是高校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美术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人文精神的重要学科。人文与科技之间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极其重要的关系。高校美术鉴赏课的开设,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的自由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我国快速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长,与之相应的却是大学素质整体水平的下降,大学生道德信仰的滑坡即是重要表现.如何解决大学生道德信仰问题,并分析此现状产生的原因,从而培养大学生科学的道德信仰,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感受者。构建大学生满意的校园文化,是深化大学改革、提升大学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环节。通过调查对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满意度,提出了以传承大学精神为立足点、以大学教育质量为落脚点、以大学生满意以为裁判点、以生师互动为推进点、以有力的保障机制为保证,来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人文的核心是精神。人文精神是一个地方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和精神理念,是一个地方的“魂”,是凝聚和团结人民实现奋斗目标的理想信念和共同追求,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加快建设文化名市,打造人文桐乡的重点,就是培育和弘扬良好的人文精神。一、培育和弘扬人文精神,必须正确审视人文精神一是经济视角。从经济层面看人文精神,文化的发展,特别是人文精神的培育,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关联。两者相互作用,相得益彰,经济比较发达、社会事业全面繁荣、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社会的发展氛围比较浓厚,就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