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文化,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总成绩,是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成就的总概括,是人类全部思想和行为的总记录。人类历史的一切成就都可以归为文化成就。文化传统有着强劲的连续性,在世界一体化过程中,不同文  相似文献   

2.
赵亚晶 《理论观察》2007,(4):F0003-F0003
图书馆史专家约翰逊在其名著《西方图书馆史》中指出:“在书籍和图书馆的历史中,人的因素始终是最重要的。”事实上也是如此,人文精神传统如同一条无形的主线,一直贯穿于图书馆学历史发展之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人本思想与理念却在不断地流失。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图书馆来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众所周知,如今每个孩子出生后都要按时接种各种疫苗以预防相关疾病的侵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同疾病和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控制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预防,而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而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威胁人类几百年的天花病毒在牛痘疫苗出现后便被彻底消灭了,迎来了人类历史上用  相似文献   

4.
龙尾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因砚石产于婺源县龙尾山而得名。婺源自唐至宋代中叶属于歙州,故“龙尾砚”又称“歙砚”。龙尾石制砚,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婺源研图谱》载:“唐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  相似文献   

5.
约2500年前,雅典的市长说过,“世间一切美好事物,最终都会聚集在城市中,因为城市如此伟大。”人类的智慧和历史的积淀成就了一个个美好的城市:既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又充满艺术之美和文化的气息。  相似文献   

6.
<正>南京是中国著名古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考古发现表明,南京有着50万年的人类活动史,近2500年的建城史,约450年的建都史,享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美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史专家约翰逊在其名著《西方图书馆史》中指出:“在书籍和图书馆的历史中,人的因素始终是最重要的。”事实上也是如此,人文精神传统如同一条无形的主线,一直贯穿于图书馆学历史发展之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人本思想与理念却在不断地流失。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图书馆来说,科学精神就是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积极研究并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与手段来提高网书馆的工作效率而人文精神则是在图书馆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  相似文献   

8.
冯楚琪 《魅力中国》2014,(6):107-107,127
一、历史背景 端砚历史由来已久,其石质优良,精工细刻,以石质坚实、细滑而驰名于世界。具有呵气成墨,夜吐虹霓,发墨不损豪、冬天不结冰等特点,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端砚,不仅存在它的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艺术价值,早在唐代就具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四大名砚之首。砚的雏形就是研磨器,早在西安半坡出土的有石质的研磨器,距今有六千多年。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从超市里买一瓶摩卡咖啡时,我们交了钱,生产厂家交出了咖啡,这桩生意看起来公平无比,我们也会觉得,生产厂家提供了如此美味的东西,这个世界真是太美好了。近二、三十年内出生的人类,会以为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秩序与生活型态固定于某种定型状态,似乎一切都如此“理所当然”。真的是“理所当然”吗?  相似文献   

10.
柯林伍德是20世纪西方哲学史和史学史的重要人物,“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是他历史哲学思想的核心命题.然而正是这个命题在哲学史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褒贬不一.作者认为理解这个命题就应该回到那个时代,在大时代的背景下重新认识,这样才能更深入的了解这句话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人类满载着在过去100年里开发出来的丰硕成果,自豪而奋发地迈入了21世纪。历史正以一往无前、不可抗拒的态势持续地、加速地演进。一切将会变革,一切正在变革!我们丝毫不怀疑,新的世纪将给世界,给中国,给上海,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和新的成功。国有企业改革乃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重大课题之一。对此,几乎中国所有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乃至国企经营者都在深思与苦索。本期发表的曹思源先生的文章便是这种深思与苦索的成果之一。曹教授指出:从1958—1998年这四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人学思想,马克思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从批判黑格尔等人的"抽象的人"出发,提出了"现实的人"是一切历史的前提与基点,人的解放与自由个性全面发展是与历史转向世界历史阶段的程度一致的,马克思正是在世界历史理论中完成了人学思想的深刻变革,超越了历史上的一切关于人的学说。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一项极富理论深度和战略高度的伟大构想,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旗帜和标杆。要想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必须溯其根脉,从历史逻辑上进行系统梳理:在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二史”有机统一中把握历史逻辑,在优秀文化与先进成果的“双优”根脉继承中剖析历史逻辑,在伟大复兴与百年未有的“两局”交织情境中探究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4.
贫困问题的本质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总和,它存在于历史和现实之中,存在于世界范围,存在于一切思想领域,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思考主题。一、贫困与富裕历史上关于贫困与富裕有过许多思考。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哲学家斯宾塞(1820-1903)就是其中之一。斯宾塞推崇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也是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他说:“所有生物都必须接受‘生计日艰’的事实,而这个压力造成了普遍的进步,因为‘只有能够进化的物种才能生存’,并且‘能够生存的又必定是生物中最优秀的种类”’。他强调,富人之所以富裕…  相似文献   

15.
德泰堂  车阳 《中国西部》2010,(4):120-121
古希腊神话中,有个泰坦巨人家族,他们创造和主宰着世界。当他们从沉睡中醒来,大地便为之震颤。最近几年地震似乎无处不在,它似乎又随时会来。 地震,突如其来。惊天动地,震撼人心。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浩劫之一。世界上任何其他天灾都没有像地震这样在如此短促的时间内,如此广大的范围造成如此巨大的灾难。今年地震频发,不管是外界传扬的“末日情绪”在作怪,还是专家们说的今年属于正常的地震周期,面对灾难,聪明的人类如何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想必我们得好生研究一下。  相似文献   

16.
我们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如此众多的全球化问题。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网络的全球化、环境污染的全球化、毒品买卖的全球化……全球性的困境让人目瞪口呆、茫然不解。我们这个世界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次劫机事件,一个克隆羊的科学试验,一艘油轮的触礁……都会引起全球人关注、高度的警惕。这一切都表明,世界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能做些什么?至少有三个方面须引起注意。一是,要摸清我们的家底。二是,对经济一体化要有清醒的…  相似文献   

17.
树皮鞋的历史 "把你的双脚伸进这些鞋子里面,它们会把你带到何处呢?"美国女作家劳丽·罗勒在其《世界鞋史》一书中,总是以如此感性而充满悬念的语气在开篇刺激读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18.
一、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国际化纵观人类社会历史,任何一次重大的经济社会变革和进步都与科学技术的影响和推动密不可分。尤其对人类社会影响巨大的数次工业革命无不如此。历史上的每次科技进步和科技革命,除为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外,都为推动今天的经济国际化奠定了基础。在世界经济国际化的进程中,科学技术的影响和推动具有任何保守都无法抗拒的力量。从这种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无国界的,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科学技术的国际化,必然促进生产活动、贸易流通、金融投资、信息网络以及环保、消费等等经济领域的国际化。经济国际…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随着“冷战”的结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日益紧密起来,而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世界资源的日益枯竭等全球性问题也需要不同国家、地区通力合作。这些都增进了全世界“人类共同体”的意识。90年代之后的历史学界的史学视野由先前的民族国家转向整个世界,日益把全球史作为研究对象,以总结人类整体历史的发展规律--这是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一次重大转向。  相似文献   

20.
南京是中国著名古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考古发现表明。南京有着50万年的人类活动史,近2500年的建城史,约450年的建都史,享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美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古圣先贤在南京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六朝文化、南唐文化、明文化和民国文化。然而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动乱、战争的破坏以及自然的损坏等主客观原因.“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的辉煌成就以物质文化形式留存下来的相对较少.而更多地保存在精神文化产品——图书之中。这些传世的古书经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