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祝慧 《市场周刊》2004,(48):42-42
据零点调查最近公布的《京沪两地企业危机管理现状研究报告》显示,京沪两地半数企业处于危机状态。这项报告还显示,我国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普遍具有危机识别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薄弱的“通病”。有72.7%的被访者属于低危机识别能力者,9.4%属于中等危机识别能力者,仅有18%属于较高危机识别能力者。  相似文献   

2.
《光彩》1997,(2)
居安思危,事先发现企业危机前兆,固然有可“能“防患于未然”、“消患于无形”;即便无法全然阻止危机的发生,也会在危机发生时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这对于及时准确处置危机,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至关重要。事实上,“危机管理”本身有两方面的含义及功能,一是危机管理,二是管理危机。前者是面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事前管理,起“安全阀”的作用;后者则是处乱不惊,对已发生的危机进行事后管理,起“起搏器”的作用。无论哪类管理,下述工作似不可少。首先可以预测一下“危机影响值”。主要用数字、图表及分析就以下问题做出回…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连锁企业并购不乏成功的案例。然而真正达到并购前预期目标的仅仅是少数,大部分并购活动要么中途流产,要么只是名义上实现并购实质上却没有达成双方预期的目标。原因何在呢?大部分是由于管理者没有危机防范意识,有些拥有危机意识却没有有效应对危机的策略。并购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双方企业之间的文化不同导致各种冲突,诸如人事冲突、观念冲突等等。这些冲突会导致各种危机的出现,诸如市场危机、人事危机、管理危机等,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管理危机。管理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或者说是可以控制的,那么,连锁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如何采用有效的应对策略使并购双方“磨擦”、“碰撞”出积极的创造力而不是消极的内耗力?管理者怎样才能有效应对并购过程中的管理危机呢?  相似文献   

4.
《糖烟酒周刊》2005,(27):B008-B009
从“品牌六大资产”(产品、形象、消费者、渠道、视觉、商业信誉)中可以看出,其中的任何一项出现问题,都可能波及到其他的“资产项目”,都可能演化为商业企业需要应对的“危机”,并最终削弱品牌的价值。出色的品牌管理可以不断提升品牌的价值并由此产生附加值效应,而品牌价值及美誉度的积淀,则能使企业及品牌在危机汹汹来袭时获得一张“免死金牌”。在《月度话题》相继讨论了“危机预警的建立和防范、危机的有效处理、危机化为商机以及成功的危机公关”等问题之后,本期《月度话题》将邀请业内知名危机管理专家林景新先生,以行业内出现的危机事件为例,透视跨国企业的品牌管理,希望能给正在困惑中的企业补上“危机面前的品牌管理课”,同时唤醒企业的品牌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可能遇到危机.这些危机往往给企业的声誉和经济利益带来很大影响.尤其是一些突发性的、负面影响巨大的危机事件更可能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危机一旦发生,其后果往往不堪设想。巴林银行的倒闭、巨人集团的“巨人大厦”、三株集团的“常德事件”、东芝的笔记本电脑风波、三菱”帕杰罗”汽车信任危机等都在提醒着企业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许多知名企业接连不断地出现危机,这种危机的发生具有“扎堆”效应,这是偶然的吗?本文分析了企业危机产生的根源,评论了现有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危机管理模式,提出了基于时间、制度和策略三维角度的危机管理模式,以期望为企业构建动态危机管理模式提供一个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7.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企业信用状况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已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我国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一些企业包括农机生产流通企业”,常常产生信用问题,出现信用危机。  相似文献   

8.
许欣  王瓅 《商场现代化》2007,(11S):173-174
危机管理作为一种成熟的管理工具越来越受到各大公司的青睐。“危机”在汉语中大有研究,从字面上看,它是“危”和“机”的组合,一方面代表着危险的境界,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大量的细节、机会。危机是任何企业都不希望看到的局面,而且都在竭力避免,但是危机叉无所不在,因此,加强危机管理,从细节着手,就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危机管理与细节的关系,得出危机管理必须基于细节,从而真正使企业转危为安,甚至从危机中演化出新的商机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9.
危机事件是每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企业危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即通过互联网产生和传播开来的危机事件正在取代传统的危机产生和传播方式.如何处理好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危机成为企业管理领域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任何危机事件都有可能发生。企业危机的种类很多,记者会对企业进行曝光;监督部门检查会让企业陷入危机;对消费者的投诉没有妥善处置,企业会面临危机;对一些不利的谣传不去处理,企业也会陷入危机;市场上出现自己品牌的假货又是一种危机;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也潜伏着种种危机……可以说“企业时刻面临着危机”。  相似文献   

11.
朱亚多 《现代商业》2013,(29):112-113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中国企业出现的危机事件越来越频繁,也伴随着现代通讯工具和信息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企业危机事件越来越受到舆论公众的关注,而这些日益增多的危机事件正在极大地冲击着传统企业的正常运作.尤其是近些年危机事件频频爆发,如2011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震动全国,之后的“达芬奇”家具造假案和山西陈醋勾兑、归真堂活熊取胆、皮革胶囊,加上从来没有间断过的奶制品企业食品安全问题...中国企业对于突发危机事件处理不当导致企业的品牌形象的丧失,甚至企业倒闭的事件不断上演.因此,公共关系管理尤其是危机公关成为当代我国企业不能不面对的问题.本文将就此课题进行初步探讨,着重围绕企业危机公关的概念,危机产生原因,危机公关的必要性,当前中国企业危机公关认识的误区,分析企业在出现危机后如何运用有效的危机公关策略化解危机,使危机转变为契机.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在危机管理的意识上都在不断增强,但还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纯洁天真型,觉得自己得企业很健康,病毒侵害不到;2,无知无畏型,觉得公司的小问题都再所难免,难以为祸;3,有恃无恐型,仗着关系、资源的丰富,毫不重视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13.
刘韬 《浙商》2005,(5):88-8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发展受到来自社会公众评价、同业竞争等多方面的压力。相应的企业面临的来自内部及外部的各种危机事件也逐渐增加,同时企业危机管理渐渐引起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注意,但能否在企业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这对于国内绝大部分企业来说还只是一个管理名词,一个概念而已。“吃一堑,长一智”是企业“摸着石头过河”的思维方式,但一次企业危机爆发足以导致该企业已经没有“长一智”的机会了,因为一次的危机可能已经让企业不存在了,因此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危机、防范危机、解决危机、利用危机是企业长治久安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可能遇到危机,这些危机往往给企业的声誉和经济利益带来很大影响,尤其是一些突发性的、负面影响巨大的危机事件更可能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危机一旦发生,其后果往往不堪设想。巴林银行的倒闭、巨人集团的“巨人大厦”、三株集团的“常德事件”  相似文献   

15.
一种企业危机管理模型:宏观与微观层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企业危机产生的内外因基础上及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企业危机管理系模型,分别从危机文化、资源组织、危机战略等宏观层面,以及危机预警、预控、处理和总结等微观方面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6.
危机是“一时爆发”的,但也是“长期造就”的,所以说,平时没有危机意识、不懂危机管理的企业,就像建在沙滩上的大厦一样,是不稳固,没有竞争力的,一个小浪过来,就有可能在倾刻间倒塌。因此企业要防患于未然,经常进行制度性的定期检查,铲除隐患,以便问题在发展成为危机之前得以发现和解决。同时,在企业的危机管理中,也是有一定规律可以遵循的。  相似文献   

17.
黄江伟 《商界》2007,(2):122-128
在扑灭森林大火时,有一种办法叫“以火攻火”,是指在林火的外围放火,利用林火产生的内吸力,使所放的火向林火方向烧,从而把林火向外蔓延的火路烧断。由于这种方法技术性强、风险大,需要施救人员勇气与技巧兼顾。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危机。危机似火,企业可曾也考虑过“以火攻火”?  相似文献   

18.
《财经界(学术)》2006,(7):79-82
“管理出效益”这是所有的企业管理者深谙的哲理。但是,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竞争中,有多少企业因管理不善而举步维艰,甚至破产倒闭。管理是学问,更是艺术,执行差异会出现不同的管理效应,在竞争白热化的烟草市场,什邡卷烟厂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管理之路,以“危机理念”和“精细管理”取胜市场。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全社会最大的公共危机事件一汶川地震。震动了全体中国人的心。政府、媒体、企业、公众均在态度和实际行动上支援灾区,在此过程中,经过互联网的传播,出现了诸多现象,包括著名的“王石现象”。  相似文献   

20.
所谓“危机”就是指能够对企业及其产品和声誉造成潜在破坏的事件。面对现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个企业无论过去有多辉煌,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危机的冲击,这是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面对这样的现实,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开展危机管理使危机化险为夷甚至化危机于商机。企业危机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企业生命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