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3年以来,全国从属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致使珠江三角洲区域出现严重的劳动力不足问题。论文从温州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面对劳动力不足问题的不同反应入手,选取东莞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代表与温州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生产性,并且简单考察了劳动力不足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东莞和温州两地产业的不同影响。论文认为珠江模式的外向型加工贸易产业在全球分工链中的从属地位是造成其相关产业和企业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反应不力的根本原因,而同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特征的温州模式的经济增长模式还是与珠江模式有着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高速增长,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人们对这些经验进行了总结,称之为“温州模式”。然而,随着外界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温州模式出现了较大的不适应,近年来温州经济增速出现下滑,温州模式面临着重构调整的考验。新温州模式是作为经济主体的民营企业在变化了的环境下,对原温州模式自发进行一系列调整,并经过不断的去芜取精与综合加总而形成的新发展方式或经验的总结。其本质依然是“市场解决”,核心依然是“自发、内生”,而基本形式则发生了三点主要的变化,一是建立更为科学的企业组织形式,二是追求更为科学的企业分工与合作,三是积极实施技术创新。[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超越商帮发展路径--温州模式突围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州模式本身是制度变革的产物,温州模式近年来遇到空前挑战。产业“低小散”难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产业层次提升问题都困惑着温州经济的发展。温州目前面临一场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完成由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温州模式实质上仍保持商帮特色,作为新商帮的温州人群体只有破除土地情结以及与土地情结相关的血缘、地缘乡土情结,使积累起来的巨大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才能从原来的模式中突围,在自我扬弃中走向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4.
壁垒困惑的原因分析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口贸易有了较快的增长,但中国出口企业的外贸环境并不乐观。以温州为例,其出口产品近两年来在国外就遭遇了数十起以反倾销和技术、安全等为借口的贸易壁垒,严重制约了温州出口经济的发展。仅2003年,温州出口产品就遭遇了9起贸易壁垒。见下表。  相似文献   

5.
苏州、温州经济增长模式中政府作用的对比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宗永建 《特区经济》2005,(9):120-121
以民营经济为特色的温州模式和以苏州乡镇企业经济为代表的苏南模式曾经是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两个典型。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温州模式遭遇增长瓶颈,从苏南模式蜕变成的以利用外资为特色的新苏州模式目前发展势头良好,两者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不同定位,应是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苏南模式是苏南人民创造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不承认苏南模式的存在或否定苏南模式都是不可取的,苏南模式与温州、珠江等模式一样,都是改革开放条件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进入新世纪,为适应变化了的国内国际环境,苏南模式必须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魏晋童 《特区经济》2008,(10):61-62
改革开放后,温州一夜间成为了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温州为何能形成独具优势的产业集群,由穷乡僻壤走向产业繁荣的经济大都市!本文通过对温州人思维模式的研究分析,应用“长尾理论”解析了温州产业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董锋  谭清美  李晓晖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1):10-13
苏州凭借外资主导的出口加工模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而温州依靠低成本、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的民营经济也使人均收入居于长三角前列。文章依靠协整分析这一工具对“苏州模式”和“温州模式”进行研究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苏州模式”典型的外资经济特征和“温州模式”典型的民营经济特征,最后建议在目前苏州和温州经济发展都遭遇瓶颈情况下,外资经济和民营经济相结合的苏温模式是两地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9.
温州人创造了众所周知的区域经济奇迹——“温州模式”,率先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温州人创造了“温州模式”,但“温州模式”不仅仅属于温州人。“温州模式”存在争论一直是不争的事实,除了早期的姓“资”姓“社”问题外,现在也有人在争论“温州模  相似文献   

10.
近些日子,有关温州老板弃厂“跑路”的新闻,成了公众议论的焦点。有说已经跑了好几十位的,有说一天跑了七八个的。好家伙,连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区温州的老板们也吃不消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与冷酷,抛妻弃子,落荒而逃,可见问题已经严重到了何等地步!这就难怪温总理耍风尘仆仆亲临温州,召开会议,稳定人心,提出诸多应对之策了。  相似文献   

11.
王战 《浙江经济》2002,(17):40-40
长江三角洲基本上是三种市场化模式,即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和上海的做法。浙江模式实际是温州模式。笔者同意浙江同志说的,浙江不是转型经济,是一种在基层和群众创业创新进程中不断推进的市场经济。苏南模式主要是乡镇企业发展。上海不讲模式,但有自身的特点。上海在改革开放以前是“逆市场化”进程,一个非常活跃的市场经济转变成为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初  相似文献   

12.
温州模式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温州经济起伏不定又重新引起人们对温州模式的探讨。温州经济正以低于浙江省内其它城市,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GDP增长率增长着。民营企业是温州模式的焦点,温州的民营企业有其自身的历史文化的印痕。要把民营企业做大做好,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房地产投资的不断升温,需要温州市政府加以正确的政策引导,使其良性、健康地发展。民间商会作为温州模式新的发展点,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催化剂作用,是对温州模式的补充,是新时期温州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白明 《浙江经济》2009,(1):63-63
我对“温州模式”的印象有两点最为深刻,一个印象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温州经济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另一个印象是温州在推动产业向集群化发展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在没有去过温州以前,对“温州模式”的理解基本如此:到过温州以后,对“温州模式”的理解更是如此,只不过增添了更多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4.
“新苏南模式”与“新温州模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东梅 《特区经济》2009,(11):45-47
本文通过对"新苏南模式"与"新温州模式"的对比研究,针对目前苏州模式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新苏州模式"的建议和对策,希望对苏州在经济转型期实现跨越式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从2003年我国经济开始的新一轮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如在钢铁、化工、重型机械等重化工业领域的大规模投资。一些人认为,这种在重工业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上扬期。  相似文献   

16.
曾水良 《民营视界》2006,(3):35-36,39
二十年前,因为温州人“求生”的本能,凭借“以血缘筹措资金,以亲缘进行管理”的管理模式,闯出一条“温州模式”的民企发展之路。造就了温州的多数草根农民成了民营企业主,而温州占90%比重的小农经济模式,其企业文化暨老板文化的特点也越发凸显得淋漓尽致。十五年前,源自温州的假货和信誉缺失,产自温州的商品一度沦为全民抵制货品。十年前,曾遭受媒体和学者广泛质疑的温州民企,再发蓬勃经济活力,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史上的神话。五年前,苏州模式的崛起,以温州民企为代表的“温州模式”转型再度成为舆论焦点。2003年,温州经济增长数据的衰退,引发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开始发出温州民企体制危险预警。  相似文献   

17.
苏州的发展模式是:政府先发展外向型经济,再做内源的民营化;温州的发展模式是:先做内源民营化,到一定阶段后,政府加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两地政府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约而同地进行了制度变迁,力图克服各自模式的内部缺陷,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张玫 《民营视界》2005,(9):27-27
在改革开放之初,温州以脍炙人口的“温州模式”,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时至今日,温州企业的一举一动,仍然牵动着人们的目光。创造模式的温州,从来都是一个探索者,在他们面前,没有模式可依,没有现成的路可走。那么,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在一浪高似一浪的国际对手的竞争冲击下,处在风口浪尖上的温州企业家们,他们在做着怎样的探索呢?  相似文献   

19.
温州变了。温州不是小变而是大变。温州人人在变,村村在变,天天在变.温州的沧桑巨变,一来自党的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二来自温州人赋有创迫性的勤劳双手和智慧的头脑。17年前的温州,还是相对贫穷落后的温州。人多地少(人均仅有0.37亩耕地),无大城市依托(远离沪杭),交通不仅(至今未通火车),国家投入甚少(由于地处“三线”计划经济时国家对温州投入仅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1/7),公有经济脆弱(即使计划经济时期,有的县几乎没有国有企业)。据介绍,截止1978年底,该市的国瓦生产总伍仅有13.2亿元,工业总产值11.1亿元,…  相似文献   

20.
吕伟超 《特区经济》2007,226(11):52-53
本文以温州经验为例,分析行业商会在温州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并阐述温州行业商会如何成为破解温州经济困境,解除温州模式桎梏和突破温州经济发展的"天花板"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