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股东代表诉讼是中小股东监督公司董事、高管、实际控制人及其他相对人行为,维护公司权益和自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股东代表诉讼运行机制的介绍,分析该制度在我国的执行状况,并提出推动我国上市公司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媛 《时代金融》2011,(29):45-46
股东代表诉讼作为公司法赋予股东制约公司与公司高管的法律手段在特定情况下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引进国外双重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以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确有必要。关联公司股东代表诉讼的研究对于我国的股东代表诉讼的立法与司法审判具有重大的补缺作用,它也是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监督公司董事和高管的有效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3.
石琳 《金卡工程》2010,14(11):132-132
我国新《公司法》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明确规定提起诉讼的股东为原告,但是对公司诉讼地位没有明确。近年来,我国大股东、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滥权侵犯公司和中小股东的现象日益严重。对股东代表诉讼应采取激励机制,对原告的资格限制应放宽。法院受理案件后,应当公告通知公司的其他股东可以作为共同诉讼人参加诉讼,应当通知公司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  相似文献   

4.
姚婷  宋庆萌 《金卡工程》2010,14(7):169-170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对于维护公司的整体利益,保障中小股东的权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详细研究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区《公司法》对股东代表诉讼规定的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肖龙 《时代金融》2012,(17):150-151
股东代表诉讼是存在于公司法中的一种特殊的诉讼方式,它有着自己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的民事诉讼。我国《公司法》在2005年引进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这对于完善我国公司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的股东代表诉讼在制度构建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对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审判监督程序与一般诉讼中的审判监督程序的不同点进行分析探讨,对于完善我国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肖龙 《云南金融》2012,(6Z):150-151
股东代表诉讼是存在于公司法中的一种特殊的诉讼方式,它有着自己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的民事诉讼。我国《公司法》在2005年引进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这对于完善我国公司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的股东代表诉讼在制度构建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对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审判监督程序与一般诉讼中的审判监督程序的不同点进行分析探讨,对于完善我国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司法》以保护股东权利作为其立法宗旨。实践中公司机关或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滥用权力、侵害股东权益的现象大量存在,股东依法享有的权利往往难以顺利实现。股东直接诉讼和股东代表诉讼一样,是保护股东权益的重要制度。但我国当前的股东直接诉讼制度不够完善,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保护股东权益的作用。我国应尽快完善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8.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设立是为了解决公司中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对于保护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中,既涉及公司的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利益。因而,需在两者的利益摩擦中寻求一种平衡,亦即需在鼓励代表诉讼和限制股东滥诉、保障股东利益和尊重公司人格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是现代公司法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这一制度,当公司权利受到损害而本应代表公司行使诉讼权的公司机关拒绝或怠于行使诉讼时,公司股东可以代表公司进行诉讼。建立这一制度,可以弥补公司治理结构缺陷,从而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实现股东民事权利。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0月27日新公司法的出台,使得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这一舶来品登上了中国公司法律制度的舞台,也使得这一制度体系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这是我国公司法对现实要求的积极回应。但是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尚有不足之处,如诉讼主体资格、被告范围、代表诉讼的法律效力问题等方面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