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元经济是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重要经济环境。目前情况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针对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发挥农业的劳动力蓄水池作用;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终途径;不断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到了一个很多东亚经济体以前都曾经历过的转折点。 转折点的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一个国家的高速经济增长是由传统的农业经济的过剩劳动力推动的。过剩的农业劳动力转往城市.农村人均生产力就会不断提高,收入也随之提高。这样,要使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入城市并使现代产业持续扩大,工资必须上涨。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工资的增长速度都会比经济增长速度快。近段时期以来,尽管实际工资水平增长的势头非常强劲,但是仍有进一步增长的较大空间。在农村和城市地区,劳动力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3.
付江涛  王浩 《市场周刊》2004,(5):129-130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解决农民问题乃至目前二元结构经济格局的关键途径,也是当前一种新竞争。以农业产业化为突破,以工业化为依托,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投资,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妥善处理解决劳动力转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4.
喻汇  李录堂 《商业研究》2006,(21):131-134
我国正经历着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型,在转型期,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引用费景汉—拉尼斯模型阐述了经济转型期农业人力资本流动的基本规律,并针对陕西省538名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意向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年龄、婚姻状况、工作经验以及受教育程度等。指出加快农业人力资本教育投入、完善相关社会管理制度、发挥政府引导职能等是加快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之良策。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直备受各界关注,对农村过剩劳动力有效转移的研究,有益于改善当下农民工就业保障问题的困境。本文通过说明农村过剩劳动力的产生背景及原因,对农村过剩劳动力的转移研究,运用调查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并结合韩国、日本、印度等有借鉴性的国家的经验,提出了改善社会制度,调整劳动力转移方向,提升农村教育,加强劳动力培训,鼓励农户兼业的一系列政策。  相似文献   

6.
张代 《致富天地》2008,(3):44-44
农业劳动力数量相对过剩,是我国当前的突出矛盾,劳务输出成为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同时也是西部农村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向外地输出是以“自发、零散”流动为基本特征,即农村劳务工通过亲缘和地缘等社会关系外出打工,聚集到经济增长速度快、劳动力相对稀缺的区域。  相似文献   

7.
一、造成我国失业的原因 (一)劳动力相对过剩,生产力不够发达 就业问题的产生表现为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在我国的突出表现是不适应经济发展水平要求的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剩。改革开放以来,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也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首要障碍。  相似文献   

8.
江苏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同时也是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大省。在农业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好农村劳动力资源,提高农民收入和劳动力要素的效率,对江苏实现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失业是一个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感到头痛的“老大难”问题,尤其是90年代以来,随着高科技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就业岗位几近饱和,劳动力大量过剩,世界性的失业现象日益严重。如何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10.
破解就业难题——我国企业实行工作分享制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劳动力过剩问题突出,就业形势严峻,解决就业问题成为了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工作分享制是解决劳动力过剩问题的有效途径,如能在我国企业广泛实行工作分享制,必将很大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但工作分享制是否能在我国企业广泛实行,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1.
<正> 沿海地区各县发展外向型经济有两个不容忽视的基本点,一是沿海各县物质资源,特别是非再生资源相对贫乏,但人口众多,劳力过剩;二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本县特有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根据第一个基本点,沿海地区各县在现阶段宜采取劳动力充分就业为主,开发各种资源和引进技术、设备为辅的外向发展形式,简称为“就业导向型”。这种形式是在开放经济的国际分工中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这个  相似文献   

12.
张婧 《商场现代化》2010,(14):99-99
本文通过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介绍,分析了产业结构对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得出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结论,并通过分析中国现状,探讨中国应采取的发展道路,指出劳动力过剩和集约型增长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国际劳务输出与境外就业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在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会上,就业问题研究专家陈光金预测,在"十一五"期间,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在800万人甚至1200万人以上。如此多过剩的劳动力仅靠我国本身的经济规模难以实现劳动者的充分就业,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寻找就业岗位。而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我国劳动力总量过剩及体制性和结构性因素有关,也与我国投资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战略有关.文章认为,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在投资推动和资本劳动比例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沿着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劳动节约型轨道运行的,其总趋势是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日趋减少,这不符合我国劳动力异常丰富的现实.我国应从国情出发,构建就业推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在不断增加劳动投入总量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第三产业对扩大就业的作用,提高新农村建设对人力资源的吸纳力,推动统筹城乡就业,促进人力资源流动.  相似文献   

15.
傅俊青 《消费导刊》2009,(22):245-245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就业规模与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组合形式及与人口总量变化相关联。建国以后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在户口、政策、福利待遇等各个方面,城市和农村完全不同。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等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的作用,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劳动力过剩。在工  相似文献   

16.
2003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经济可能仍会处在通货紧缩中。这是中国低廉的劳动力和生产能力过剩带来的结果。但已跃居世界最大直接投资输入国的中国,也正在成为钢铁、机械、原油、黄金等众多国际市场最大的新增需求来源  相似文献   

17.
产能过剩是目前中西部地区面临的重要问题,河南省由于工业基础差,劳动力素质不高,所承接只能是容纳就业多,拉动相关产业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造成劳动密集型产业较集群多、产能过剩.通过加强产业集群合作、相关政策制定、电商服务平台的建设等措施,破解产能过剩实现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短缺"与"过剩"并存是南通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带有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特征。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有效的干预能够降低劳动力供求匹配落差,平抑匹配过程中的过度波动。南通劳动力总量以及劳动力结构的调整应该采取"内外并举"的方式以提高效率,减少调节的时滞。  相似文献   

19.
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从改变交易效率、人口素质、生产率及人均资源量等变量,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作用机制考量,只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并对变量加以改善,就能将劳动力过剩压力转变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黑河市四嘉子乡进行分析发现,该乡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种植生产作物是家庭的主要来源;生产力水平低,农民增收难度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严重过剩,就业问题突出等。当地政府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保证农业生产的有序发展;促进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村域经济;搭建就业平台,转移农村富足劳动力,从而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