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观,一种更高层次的、文明的生产方式,已经极大地影响着包括法在内的各种社会意识,其中,对经济立法的影响尤为深远。在目的、范围和内容上,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可持续发展的全局观、整体观、发展观以及  相似文献   

2.
经济法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主动性经济政策的结果。无论国家采取积极干预的经济政策,或者采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其本质都是国家的社会经济意志。经济法是国家经济政策在法律层面的表现,因而也可以称之为经济政策法。我国经济法的产生和演变路径与西方不同,需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经济政策法及其本质。  相似文献   

3.
论经济法的政策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强胜 《经济经纬》2005,(6):154-156
尽管学界对经济法众说纷纭,但普遍承认经济法是一个国家和政府经济政策的法律化。认为:政策性是经济法的本质特征,经济政策对经济法的内容、体系、实施等方面都有决定意义。同时认为,经济法也是法,其政策性是与整个法秩序一致的,否则经济法就失去了法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经济学研究理论的快速进步,也推动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二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促进二者的共同进步。本文将从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现状为研究出发点,对二者关系进行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律责任是经济法主体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形式。它是经济主体对其违反经济法义务或者不当行使经济法权利的行为所承担的法律后果。经济法法律责任的独立性研究一直是国内外一个热门的话题,并且众所纷纭。本文主要对经济法法律责任独立性的相关几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梁峻峰 《时代经贸》2006,4(8):51-52
经济法是增量利益的生产与分配法,调整的是人们在社会化生产中的增量利益关系。经济法法权正当性的认识与把握,亦需从此前提入手。文章从企业的本质、经济权利的正当性和经济权力的正当性三个方面探讨了经济法权的正当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影响,从WTO的相关职能和规则的机制出发,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围绕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主权、国际经济法调整对象、国际经济法规范、及其国际经济法规范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执行来探讨中国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8.
梁峻峰 《时代经贸》2006,4(7):20-20
经济法是增量利益的生产与分配法,调整的是人们在社会化生产中的增量利益关系。经济法法权正当性的认识与把握,亦需从此前提入手。文章从企业的本质、经济权利的正当性和经济权力的正当性三个方面探讨了经济法权的正当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经济法规范政府经济行为的本土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其规范政府经济行为的特质所决定,经济法与政府的经济行为存在着天然的耦合性,因此经济法规视域中的政府经济行为必然被赋予经济法的特殊意义。同时,经济法自身是一步具有高度回应性的法律。因此,在借鉴西方经济立法的同时,必须参照我国特定的社会现实,并对我国政府经济行为规范的宗旨进行本土化的改造。  相似文献   

10.
农民经济和准市民经济的关系是我国经济关系中的一大特色。农民经济和准市民经济的关系更为现实、直接和密切。农民经济与准市民经济的联系是“菜篮子”、“米袋子”与钱袋子的关系。我们在处理二者关系方面存在五种正常关系被扭曲的问题。理顺二者五种被扭曲的关系,使农民经济和准市民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价值问题是法学所不能回避的中心命题,关于什么是经济法虽然法学界有形形色色的概括,例如杨紫煊教授的“经济协调关系说”,李昌麒教授的“需要干预经济说”,刘文华教授的“经济管理与市场运行关系说”等等,但作为一定范围经济关系的调节器,经济法必须以“公平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以调整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为核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界定了经济法,现实经济生活的概念,并指出经济法的作用即经济法对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通过对交换主体和交换关系所发生的影响.接着阐明了经济法对现实经济生活作用的路径.经济法的作用与经济法的本质相联,经济法的本质决定了经济法起作用的方式和范围.在经济干预主义和经济协调主义的本质下,经济法一要抑制和预防市场弊端和市场失灵,二要克服和防止政府失灵,三要适时抉择,协调市场与政府的轻重关系.再次,论述经济法对现实经济生活作用的具体表现.经济法的各个体系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再借助具体案例阐述经济法对经济生活生产、交换、分配三个环节的影响.最后,经济法的作用并不总是积极的,在不同的历史维度和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变现形式.对经济法及其作用不同时期历史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经济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两条主线。在经济改革与经济法治化的互动发展中,经济法发挥了连接市场和法治国家建设的纽带作用。回顾经济法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经济法理论与实践在发展变迁的不同阶段,对经济改革发挥着不尽相同的功能和作用。当前,在新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以新的起点和历史机遇来检视经济法,研究经济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事关经济法的自身发展,也事关经济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法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法治社会,法治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出发,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法基础理念可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有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规定以及我国既有的政策,有助于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法理论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莉莉 《经济论坛》2005,(22):126-128
一、我国经济法演进的政府推进型模式 经济法产生和发展是同市场经济紧密相联的,是一定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但同时,经济法并非是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刻板草写,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经济现实的超越。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经济法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在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完全暴露,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市场调节的重要性。随着自由、公平竞争市场的初步建立,一些类似于市场失灵的经济现象逐渐出现,例如不正当竞争、垄断等等,因而还需要政府经济权力对其加以规制。同时,由于经济权力是由具有主观意志的人来行使的,因而必须有一定的机制来保证权力行使的理性化。  相似文献   

1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发挥经济法的法治保障与政策引领作用。广东省在经济法规制定中取得了长足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政策、规划、计划、纲要、条例、标准等经济政策性法规,但依然存在若干问题:以经济政策为主、经济法体系尚未形成;经济法规的适应性受到挑战,对现代产业发展新情况回应不力;经济法规的规范性不足,甚至出现法规冲突的情况:经济法实践中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直接干预经济过多。经济法完善.要从学理上认识到其本质是经济法的法律价值和基本原则在法律规范中的完全呈现,其形式是与现实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法律体系的完整建构。要在实践中推进产业政策的法治化以增强经济法对现代产业的适应性:通过系统而规范的立法行为形成完整的经济法体系:以经济法规规制政府行为,助推政府积极有效干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十分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但是,经济法学界对此探讨并不多.对经济法概念的界定只能使我们抽象、模糊地认识经济法,更进一步探讨经济法律关系则使我们更具体地把握经济法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有助于认识经济法与民法和行政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与差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七大"报告在政策层面上阐明了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提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简要分析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二者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脉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既有联系又互相区别。而经济发展问题的核心是经济增长问题。围绕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东西方经济学家作了相当多阐述,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框架内开展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如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增长阶段、经济发展管理,从不同侧面阐述了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不仅如此,这三者又与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密不可分,路径选择将使上述三者的内在结构和实际运作发生重要的改变,并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进程,因而成为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法的体系是由多层次的、门类齐全的法的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重要的法的部门,以特定的经济关系(即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在中国,经济法在保障和促进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经济法只有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理念,才能完成时代赋予它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