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晖  杨军  刘常平 《经济地理》2011,(9):1445-1451
立足问卷调查获取轨道交通沿线居民职住分布和通勤特征数据,分析了轨道交通对城市居住—就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及其结构下的通勤组织特征,基于GIS勾勒出轨道交通网络格局下职住分布的形态,提出了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背景下区域性职住不平衡的新格局。主要结论有:①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居住选择的空间,加快了居住人口向郊区迁移,加速了区域性职住不平衡的发展趋势。②轨道交通作为大容量快速客运体系将在城市发展空间格局中发挥骨干框架作用,轨道交通沿线的郊区地带呈现出人口敛聚和产业集中的双核空间集聚的发展态势,最终沿轨道交通网络轴线形成放射状的"点轴"格局。③轨道交通对长距离出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城市路网和机动化发展成熟的条件下,轨道交通将成为城市最重要的通勤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个体行为与城市空间互动的视角,以煤炭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体制转轨期城市居民职住迁移路径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总结不同社会属性居民与城市空间的相互选择方式,以期把握城市社会空间的重构规律,为城市社会与空间结构转型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三个阶段淮南市居民迁居路径分别表现为组团内部交互式迁移、临近组团跳跃式迁移和目的地组团集中跨越式迁移,居民转职路径表现为复杂网络化与多点指向化、集中化与趋业化以及趋利化与非矿化;2伴随着体制转轨程度的深化,三个阶段居民职住迁移路径表现为居住矿业乡镇化—就业下岗去矿化、居住乡镇城镇化—就业矿业商业化以及居住城区新城化—就业行政商业化;3分别基于次数和导向划分了居民职住迁移路径并分析影响因素,发现不同社会属性特征的居民对居住空间及职业类型的选择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相似文献   

3.
快速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日益成为居民日常通勤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通过构建"时间—距离"模型,基于天津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及规划线网,分别开展主要职住节点的通勤时距仿真模拟,分析轨道交通通勤圈构建的可行性及城市职住功能空间组织架构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至2020年,中心城区的城市轨道交通难以满足外围居住组团的45 min通勤要求,但60 min内可基本实现环外居住组团与城市主要就业中心的便捷联系。建议进一步提升天钢—柳林城市副中心的线网密度,使其更好地发挥城市核心的触媒带动作用;增加边缘组团与中心城区的换乘节点,设立快慢不同的列车运行层级,提高边缘组团与中心城区的连通效率;简化换乘流线设计,配备丰富的接驳方式,提升站点内外的换乘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我国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配套基础设施落后、职住分离现象严重等问题,指出我国产业园区亟待向"产城融合"转型。在此基础上,对目前衡量城市职住平衡水平的相关理论及其衡量指标进行了对比,指出应在研究对象、内容、方法上进行一些调整。最后,提出了产业园区实现"产城融合"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公交刷卡数据的武汉市职住通勤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勤出行和职住关系对于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和职住组织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公交刷卡数据,以武汉市主城区和都市发展区为研究区,通过构建出行模型和职住地识别规则,识别了职住通勤群体,从职住密度、通勤时间与距离、通勤流向和可视化等方面对武汉市的通勤出行和职住平衡进行测度,并识别了武汉市的职住通勤模式。结果表明:①核心城区的职住密度明显高于其它城区,承载着较多的居住和就业人口;②通勤距离与时间具有核心—外围—边缘的递增模式;③城市主要通勤流位于核心城区和外围城区;④职住通勤模式总体可以概括为核心—外围—边缘的单中心向内通勤模式,越往外围区域越呈现职住错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居民职住分离程度明显增加的现实背景下,空间失配的相关研究有其重要价值与特殊意义.为此,从空间失配内涵的发展变化、理论基础、实证研究、规范研究和中外比较5个方面对失配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概括而言,空间失配以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社会学和劳动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居住—就业机会的空间关系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与其相关的实证研究主要围绕假说检验、失配程度的度量和失配原因的探讨展开,规范研究则可分为住房歧视和搜寻—匹配模型两种思路.研究发现,中西方对空间失配的研究在城市空间重构背景、对劳动力市场的重视程度与政策建议上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首先提出“富规划,穷实施”是江苏昆山人。笔者认为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科学口号。 富规划,是针对规划而言的。所谓规划,就是比较长远分阶段实现的计划。现在居住城市每个居民都饱尝过规划不周的苦头,房子建好才住几年,又要拆迁;好好的马路,今天供电部门挖,明天邮电局开槽,后天自  相似文献   

8.
胡雯  张锦华 《财经研究》2021,47(2):4-18
中国特有的城市行政层级体系,以"资源配置的行政中心偏向"为特征,强化了农民工向高行政层级城市迁移的惯性趋势.文章利用2013年和2019年的千村调查数据,研究农民工的层级迁移行为及工资溢价效应.结果显示:首先,行政级别高的城市更容易吸引文化程度高、工作经验丰富和有配偶随迁的农民工,而携带子女随迁的农民工更倾向于普通地级市.其次,行政级别高的城市促进了集聚经济的正外部性,通过提升劳动生产率提高工资水平.最后,研究发现城市的行政级别会通过房价、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中介作用产生工资溢价.总之,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增长的过程:初始阶段,行政层级通过城市集聚效应、生活成本补偿的市场价格力量产生工资溢价.随着要素集聚导致城市扩张,基础设施的承载力跟不上人口的增速,就通过行政力量再次分配公共服务资源来调节人口流动.因此,需要平衡城市的行政力量和市场力量,构建合理的"等级-规模"分布层级结构,并且均等分配公共服务资源,引导异质性农民工分类分层迁移和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
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是住房质量。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住房质量的相关研究文献,收集三个房地产最发达的城市住房质量相关指标数据,构建我国城镇住房质量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居住质量、住房市场、住房保障和住房金融四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建立了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该体系不仅能够体现"住有所居"、"住有所安"的短期住房质量目标,而且能够反映"居有所宜"、"居有所乐"的长期住房质量的发展方向。最后,本文对比研究了中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和深圳的住房质量相关指标,得到相关政策性结论。  相似文献   

10.
基于社会—空间视角的长沙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住房商品化政策的实施,城市居住空间在房价的"过滤"和社会经济差异的"分选"机制作用之下,不同职业背景、收入状况、价值取向的居民在住房选择上趋向于同类相聚,形成一种居住分化甚至相互隔离的状况。从社会—空间视角出发,利用住房数据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长沙市的居住分异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聚类分析将长沙住宅划分成五类,归纳总结其分布和居民特性。以街道为单位从宏观和中观尺度,对各住宅阶层的分异指数进行定量研究,从而得到长沙居住空间分异的特征。最后,通过构建多元排序logistic住宅阶层选择模型,对分异的微观动因——居民的社会属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我国低收入群体居住问题与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路径.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模与分配、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保障性住房建设仍存在着快速交通滞后、空间布局不合理、设施配套不完善、职住空间错位、后续管理不得力等诸多问题.论文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深刻分析,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规划措施,并分析了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布局变化趋势,以促进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变生态自然环境,实现人力与自然的平衡发展,人类已经将环保理念加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住宅园林景观设计领域也不例外.对于小区生态园林的建设有了非常高的需求.开发商开始注重改善住宅小区的环境,打造生态住宅小区,为居民创造低碳宜居的生存环境.同时,居民的居住舒适度以及幸福感会随着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建设有所提升,适合调动城市功能,推动绿色环保理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北京城区交通便捷性空间分异特征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利  杨青山 《经济地理》2012,32(10):49-55
城市交通条件是反映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标志之一,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建设"宜居北京"的重中之重。在界定研究区域,建立城市交通便捷性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对北京市部分区域进行问卷调查,基于北京市交通满意度综合评价模型,对北京市交通出行结构、出行满意度等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将主观交通便捷性评价和客观交通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用以分析研究区范围内交通便捷性。结果表明,北京市交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城市建设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不协调;道路网络规划不尽合理;"职住分离"导致交通问题的加剧;公共客运交通难以应对私人交通工具的强劲挑战;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缺乏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中心住宅的建设和开发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热点问题和重要内容.由于居民的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拥有一个可以居住的住所并不是全部内容,住所所在的社区还要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场所感,满足居民的人际交往需求.因此,如何解决好居民居住问题是摆在所有城市建设者前的一个大课题.本文以居住社区的规划设计为出发点,并结合建筑规划的概念和涵义,首先从居住区的规划及设计理论入手,对城市中心住宅建筑规划做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城市房屋用途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土地的用途,它决定了房屋用途的走向;二是规划设计的用途,它决定了房屋用途的内容."住宅"是专供居住的房屋,"商业服务用房"是从事商业和为居民生活服务所用的房屋,二者是两种完全不同用途的房屋."住宅商用"从土地管理角度上看是改变土地用途,将"居住用地"改变为"商业用地";从规划上看是变更《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内容的行为;从房屋的使用功能上看,则是改变房屋用途的行为.尽管法律行政法规对"住宅商用"是否需要批准认可这一问题没有作出正面直接明确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无须批准认可,事实上,法律行政法规从不同的侧面间接明确了这一点.不强调"住宅商用"须经批准认可必将导致国家资产的流失,挑战城市规划权威,形成不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16.
"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住有所居",是推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住有所居"主要针对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解决的方式是廉租住房制度。目前,廉租住房制度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完善的途径主要是增加实物配租的廉租房源,通过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增加出租住房的有效供应。未来住房制度改革将沿着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实现既包括城市也包括乡村的"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做好乡、村集中居住的规划很重要。在静态的行政村基础上规划居住集中区是不妥的,应当顺应农村劳动力的流向,以县域为平台,构建以县(市)、乡(镇)为重点的县(市)、乡(镇)、村三级居住集中区体系。与城市的发展使其规模不断扩大相反,行政村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或者会使其居住集中区的规模缩小或者会使其分布的点减少,所以,要以动态的、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对乡(镇)、村居住集中区的规模和布局,做出基本预期。可以用方格图法对镇、村集中区的布局进行规划。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北京市调查数据,对城市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借鉴国外的支付能力指数测算了居民的区位支付能力水平,分析了居民的主要活动场所以及居民为满足其社会属性对区位的选择,还分析了居民的迁居意愿和社会排斥情况.结合分析结果,本文从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合理化的角度得出了相关结论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一种新的离散模型估计方法,基于1989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城市居住人口数据,检验了户籍、公共服务政策对居民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居住在城市的农村户籍居民更加幸福,同时这种幸福感也更加稳定;户籍身份对居民幸福感存在两种传导机制:进入城市享受更好公共服务政策让城市外来群体感到更加幸福,而户籍歧视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城市外来人口幸福感的提高。破除与户籍身份捆绑的各种城市特权政策,是逐步推进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社会公平、增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城市舒适与居民生活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改善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对城市舒适的追求。本文关注的是,城市舒适与居民生活品质以及舒适供给与居住迁移之间的关系。文中笔者试图解释收入水平与城市舒适在居民效用函数中的作用。同时,在对我国主要城市是否进入追求城市舒适阶段做出判断的基础上,讨论了城市舒适收益衡量及其对居住迁移决策的影响等问题,并给出了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