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人们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对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旅游的发展迎合了人们的需要,生态旅游不但保护了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生态旅游对城市生态、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成为旅游消费者日益关注和提倡的旅游主题观念,回归自然成为一种新的旅游热点.现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与旅游结合起来,有效地实现了农业和旅游业的良性互动,使农业旅游向良好的生态方向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浙江一些有代表性的农业生态旅游园区的实地考察,对其营销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由此探讨了农业生态旅游园区市场定位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广东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条件和区域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徐颂军  保继刚 《经济地理》2001,21(3):371-375
本文对农业生态旅游的概念、意义、开发条件以及开发前景进行探讨,指出广东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并指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是今后农业开发的一个方向,在发展广东农业生态旅游时应充分认识到农业旅游的区域性、自然性和季节性的特点,要在农业生产与旅游相结合的基础上,保持其自然景观和乡土气息,同时必须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全面规划,突出区域性特色,避免重复布点,以促进农业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旅游行业作为现代新兴产业之一,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然而,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众多潜在的问题,使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生态旅游的提出是对生态、环境、资源问题的实施科学管理控制的核心理念,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和谐稳定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生态旅游的内涵,论述了生态旅游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了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原则,提出了促进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逐渐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而生态旅游,自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兴起后,便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然而,生态旅游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如何使生态旅游长期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矛盾以及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生态旅游经济及其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秀明  许桂兰 《经济师》2006,(1):165-166
在旅游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崇尚回归自然,从而引发了生态旅游这一全新的旅游形式的兴起。文章阐述了生态旅游的概念,针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生态旅游的发展存在较为严重的旅游要素发展不全、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线路交通不便及旅游推介力度不够等问题,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将规划作为先导,提出规划设想,明确规划思路,努力做好涉及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关工作。在当前背景下,研究旅游发展要选取生态经济的视角,将各个层面有效结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业生态旅游的关系 1.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农业生态旅游通过利用农村现有的经济资源,可以实现由农业产业到旅游产业的质的飞跃,从而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既发挥了农村的资源优势,维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农村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可以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大幅度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可以促进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提高生活水平;可以促进农村文化升华,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有利于形成更加文明的乡风;可以促进村容整洁,村貌美化;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化进程,实现农村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9.
生态旅游经济属性的实践突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迅猛,成为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业到社区共同推动全面开展的一项旅游实践活动,然而,在处理生态与旅游经济的关系方面,生态旅游在中国化过程中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两个极端化倾向,把生态资源保护与经济效益对立起来,造成生态旅游的不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完全可以兼顾,其实践上的可行之路是在旅游经济中推广以低碳技术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低碳技术、社区参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文章阐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理论变迁;基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背景,分析海南农垦发展热带农业生态旅游的现状;提出海南农垦热带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的旅游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农业生态旅游是一个具有强大发展潜力的旅游开发项目。在新农村建设的促动下,农业生态旅游快速地发展起来。本文重点探索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旅游的核心包含了努力将经济、社会、文化目标相融合的观念。生态旅游由于在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双重意义,近10年来在全球许多地方蓬勃发展。但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随着旅游者人数的不断增加,对新的场所和经历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在一些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开始对当地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对野生生物、自然和人文资源造成危害。生态旅游的负面影响和成本因子不断显现,环境退化、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公平性、社会文化的改变等因素使生态旅游发展陷入困境。为使生态旅游在持续性和利益化之间协调发展,就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生态旅游赖以发展的自然环境,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发展的新天地——生态旅游农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开发田园旅游资源为重点的新型艺术农业,它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体,是一种高层次的农业。本文就生态旅游农业的概念、兴起、意义、特征、形式、应遵循的原则、发展政策和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生态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晴 《经济地理》2001,21(6):762-765
重庆市开发生态旅游条件优越,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分布广泛,且与人文旅游资源匹配,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开发返朴归真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生态科考险旅游等多种生态旅游,促进重庆市社会经济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外部经济战略刍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态旅游资源是现代旅游资源开发中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资源,但其开发也会出现众多的外部不经济问题。我国必须实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外部经济战略,减少或消除外部不经济因素,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国际生态旅游协会(EC0tollScxlety)的定义,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权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因此,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引下,坚持社会经济和生态平衡协调发展,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认识自然、欣赏自然和保护环境的需要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经济活动。生态旅游以各种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波 《经济导刊》2011,(1):16-17
21世纪是生态旅游的世纪,澳大利确艮早就已经导入了生态旅游经济,在保护旅游资源,振兴地区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乡村生态旅游概念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农业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等几个概念进行了辨析,并试图准确界定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外延,以期有利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理论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刘颖 《经济论坛》2007,(10):123-125
1.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农业生态旅游通过利用农村l见有的经济资源,可以实现由农业产业到旅游产业的质的飞跃,从而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既发挥了农村的资源优势,维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农村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可以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大幅度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廖晶晶 《经济师》2023,(1):149-150
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升,旅游成为最受欢迎的休闲活动,乡村旅游更是走入大众视野。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为农业经济提供助力,文章针对大数据在乡村旅游和农业经济中的具体运用,提出两者协调发展的具体思路和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国各地农业生态旅游的兴起,农业生态旅游给农民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加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农民环境权受到严重侵害。文章从保护农民环境权的角度出发,认为农业生态旅游要想持续发展,必须保护农民的环境权,两者是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要想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法律法规、政府监管、生态补偿、宣传教育等方面加强对农民的环境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