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手机产业命悬一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东方通信公司成立了中国第一条手机生产流水线,标志着国产手机开始起步。1998年10月,中国第一台手机科健KGH-2000型上市。在我国政府资金、政策的扶持下,国产手机产业一路高歌猛进,发展迅速,市场占有率从1999年的3%,2000年的10%,2001年的15%,到2002年的30%,2003年一举跃升为55%。  相似文献   

2.
从人们对行业关注的角度而言,将2002称之为国产手机年一点都不为过。在这一年里,国产手机厂商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在三巨头(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占据显赫位置的中国手机市场硬生生地划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可谓战果辉煌!来自信息产业部的数据显示,国产品牌手机去年出现强劲增长,市场占有率由2001年的21.1%上升到去年  相似文献   

3.
<正> 众所周知,中国移动通信经过13年发展,如今已凭借6000万用户成为全球最大的GSM市场。在洋品牌手机强大竞争压力下,国产手机曾被预言活不了多久。然而,经过近两年摸爬滚打,国产手机正用盈利的事实打破了灭亡的预言。据国家信息产业部统计:早在2000年3月,国产手机就已从国外手机厂商中抢得9%的市场份额。他们并预计2000年底国产手机将达到15%的市场份额。消息  相似文献   

4.
王颖 《英才》2004,(11):90-90
国内手机厂商真是惨淡经营。据信息产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04上半年,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已经下降到148.1%,今年第二季度国产手机的销量同比下滑了23%。而就在去年的同期,见诸报端的却尽是国产手机势头强劲,要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的消息。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大部分国产手机厂商的研发经费还不到营业收入的1%,根本就无法与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等洋品牌相提并论。以国产手机的佼佼者波导为例。虽然200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高达63.67亿元,但是全年的研发经费仅为8800万,所占比例为1.39%。  相似文献   

6.
观点     
《新前程》2006,(4):6-7
产品更新的速度比单纯的质量完美更重要;今后两三年70%的房产公司将歇业;国产手机将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7.
任一 《经营者》2005,(8):48-50
诺基亚刚刚发布的200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仅在中国,诺基亚就售出740 万部手机,同比增长了76%。反观国产手机阵营,亏损、预亏、查封、退出、欠款……所有负面的字眼似乎都迅速跟国产手机结缘。而此前一年,国产手机阵营还意气风发、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8.
据悉,继TCL集团与法国手机商阿尔卡特签约将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后不久,波导也与西门子移动正式成为战略合资伙伴,共同开发手机市场。另据了解,国产手机商熊猫也正同一家韩国公司密谋合作事宜。从战略上讲,2004年是国产手机进军国际市场最关键的一年,而国产手机海外打天下面临的最大  相似文献   

9.
国产手机2003年的中国市场份额是55%,但是2004年、2005年连续下降,甚至大多数手机厂商亏损。文章从市场营销角度分析国内市场,在此基础上对国产品牌的营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外企业家》2004,(3):47-53
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1月份到10月份,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已达60% 以上。国内手机企业是如何取得如此骄人成绩?国产手机企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人 认为60%的市场占有率有些虚,该如何看待这个60%的市场占有率?2003年下半年开始,不少国 外手机巨头纷纷加强了中国市场的攻势,国产手机企业应该如何积极应对?如何预测2004年中国 手机市场国内外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内主要手机生产厂家的老总。  相似文献   

11.
<正> 1998年底,第一部国产手机厦华“华夏XG818”问世,此后,在国外品牌铁铸一般的“江山”面前,国产手机纷纷破壳而出,波导、科健、TCL、康佳、海尔、厦华、东信、首信、厦新、中兴等大量国内品牌迅速兴起。1999年,国产手机销售60万部,虽然仅仅占到当年市场份额的3%,但比起一年前的一张白纸来,不能不说已是可喜的业绩。2000年,国产手机开始“起跑”,国内厂家重演当年以长虹、康  相似文献   

12.
郑卫星 《经营者》2003,(5):26-27
<正> 从人们对行业关注的角度而言,将2002称之为国产手机年一点都不为过。在这一年里,国产手机厂商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在三巨头(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占据显赫位置的中国手机市场硬生生地划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可谓战果辉煌!来自信息产业部的数据显示,国产品牌手机去年出现强劲增长,市场占有率由2001年的21.1%上升到去年的40%。同时,中国境内的手机生产企业已经由1997年的5家发展到2002年的37家,产量超过1.2亿部,占世界产量  相似文献   

13.
联想退出了手机业务,这对2008年的国产手机行业来说,几乎是当头一捧。这个在2006年当了国产手机厂商带头大哥的PC厂商,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和前几任的结局一样,在手机业务上陷入亏损的状态之中。 将近十年的征程,“陷入困局”一直是国产手机的专用语。随着联想的退出.如今国产手机已没有了旗手。  相似文献   

14.
截至11月10日,主要国产手机厂商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巳相继“出炉”,利好消息纷至沓来,继今年第一季度开始盈利后,大多数企业已持续三个季度盈利。从财政数据来看,国产手机整体回暖之势明显。因此,有业界人士认为,继2004、2005年国产手机企业的“寒冬期”后,国产手机厂商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初春”时节。  相似文献   

15.
国产手机的价格策略是一条万劫不复的不归路2005年,中国的手机业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国产手机继2004年的集体下滑到如今,已经是科健消失了,熊猫不见了,南方高科资金链也断裂了;而洋品牌则是卷土重来,从40%的市场份额提升到了60%,彻底翻身了。国产手机企业中,波导、TCL和夏新被视为风向标。在这些纷纷扰扰的传言中,可以看到的一点是,连风向标也扛不住了。2005年11月,又是财报季,手机企业的财报变成了  相似文献   

16.
宵聆 《新电子》2013,(19):68-69
业界普遍认为,2013下半年到2014年的第二季度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大批国产手机厂商将在此次大浪淘沙中被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上半年,国产手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5%,市场占有率本身就是综合竞争优势的表现之一 通过对公开信息的研究,我们认为国产手机具备独特竞争优势: 渠道通畅:资产流转快 本土开发:毛利率高 规模效益:成本降低空间大 宽广的产品线:更贴近用户 国产手机的兴起是把握住了历史机遇: 手机技术更新换代 手机由高技术通讯产品转型为 普及性消费电子产品  相似文献   

18.
<正> 从人们对行业关注的角度而言,将2002年称之为国产手机年一点都不为过。在这一年里,国产手机厂商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在三巨头(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占据显赫位置的中国手机市场硬生生地划出了“一片属  相似文献   

19.
突围之路     
出口外销,已经成为国产品牌手机解决产能过剩及价格战导致利润下滑的主要方法。与国产彩电先扫平国内市场再到海外寻求发展的模式不同,这种将国内压力释放到海外市场的做法,能否成为国产手机的另一种生存方式?作为国产手机企业代言人,波导国际化路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产手机企业的战略走向。  相似文献   

20.
创办易美的熊猫移动总经理马志平三年前所说的“三年内易美要进入国产手机企业前六名,熊猫要进入国产手机前三名”似乎还在人们耳边回响,但如今却物是人非。2004年12月,记从多个渠道证实,靠贴牌南京熊猫进入手机市场、曾一度排到国产手机前十位的上海易美,因公司资金链陷入严重危机、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不断等原因已经停止运作,正忙于清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