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是全国惟一以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国家级高新区,自1992年成立以来,在盐碱滩上拓荒兴业取得了突出成就。一是形成了较好的投资环境。4.54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已基本开发完毕。已建成5纵11横框架主干道路,水电热和通讯等公用设施  相似文献   

2.
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经过十余年发展,2006年规模以上企业地区生产总值达38.6亿元,初步形成了"151"的产业结构,即一个海洋石油陆上服务产业基地,机械加工和零部件制造、海洋和港口工程装备、自动化设备和电子元器件制造、新材料、海洋食品五个主导产业,一个中小企业孵化基地.海洋高新区与临港工业区、中心商务区共同组成了塘沽区的三大重点发展区域,是沿京津塘高速公路高新技术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定位海洋 定位高科技努力推进海洋科技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大陆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以发展海洋高科技产业为主的开发区——天津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6月,1995年1月份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区座落在塘沽城区北侧,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出口处,与城区紧连,距天津港和保税区只有8公里,距天津市区45公里,沿京津塘高速公路至北京仅需1个半小时,交通极为便利,其起步区面积4.54平方公里,总体规划范围24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4.
滨海新区海洋高新区建区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已建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海洋科技产业集聚区.截至2005年底,海洋高新区累计投入土地开发资金10.2亿元,开发土地面积8.1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54平方公里,实现增加值141亿元,三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9亿元,完成外贸出口7.6亿元,实现税收57.8亿元.海洋高新区先后被天津市政府、国家海洋局确定为"天津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国家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被科技部、海洋局等部门批准为"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区海洋精细化工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新区》2014,(3):13-13
正滨海新区工作检查活动到高新区进行现场察看交流2月24日,天津滨海新区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暨工作检查活动赴天津滨海高新区进行现场交流察看。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袁桐利,副市长、滨海新区区长宗国英率新区各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一行近50人先后参观考察了塘沽海洋高新区、未来科技城等6个项目,并对近期以来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6.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天津高新区),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总规划面积97.96平方公里,由华苑科技园、滨海科技园、南开科技园、武清科技园、北辰科技园、塘沽科技园组成。华苑科技园、滨海科技园作为高新区的核心区,位于天津市西南和东部,是天津经济发展的双子星座。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产业》2006,(1):56-56
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是1991年3月建立的国家高新区,由华苑产业区、政策区(南开科技园)和辐射区(武满开发区、北辰科技工业园、塘沽海洋科技工业园)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今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纳入重大国家战略,这对于天津高新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天津高新区的疆域已经从最初的11平方公里扩展到近300平方公里,包括"一区七园",即华苑科技园、未来科技城南区、未来科技城北区、塘沽海洋科技园、南开科技园、北辰科技园、武清科技园。在位于天津东北部宁河县的未来科技城北  相似文献   

9.
襄樊高新区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0,(4):F0003-F0003
襄樊高新技产业开发区1992年11月设立。为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加快发展。2005年2月将襄樊离新区与省级襄樊汽车产业开发区合并。组建新的国家级襄樊高新区。整合后的高新区下辖团山、米庄两个建制镇和紫贞、七里河两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2万人。总控制面积96平方公里,其中政策区面积7.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是襄樊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中心区域。  相似文献   

10.
发展海洋经济、振兴海洋产业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基础。日本以"海洋立国"为发展目标,具备比较系统、完善的海洋规划,海洋产业也具备了相当规模。《海洋基本法》及《海洋基本计划》是日本海洋战略的核心,综合海洋政策本部是日本承担海洋相关事务管理的主要政府职能部门。日本海洋产业体系中海洋水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等传统产业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而海洋资源开发关联产业、海洋信息开发关联产业、海洋生物资源关联产业以及海洋观光产业等成为未来日本海洋产业体系中的新兴产业。借鉴日本海洋产业的发展经验,可以促进我国海洋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尽快实现由海洋资源大国向海洋产业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韩海燕 《走向世界》2012,(17):54-57
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领海和管理海域的中国,海岸线漫长而且海洋文明历史悠久,海底沉船、文物不计其数。从近海到远海,这些沉睡在海底的文物因水下考古队而重见天日,一次次地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和中国古代文明在蓝色海洋中的辉煌。青岛是中国重要的海洋城市,大海孕育着这座城市的蓝色产业和海洋文化,蜿蜒730多公里海岸线上港湾交错.引领青岛走向蓝色、走进蓝色,而这片蔚蓝之下则蕴藏着青岛与海洋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2.
天津滨海高新区1988年经天津市委、市政府批准建立,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总体规划面积97.96平方公里,下设一区六园,其中包括华苑科技园、滨海科技园、南开科技园、武清科技园、北辰科技园、塘沽科技园,其核心区域华苑科技园、滨海科技园是天津经济发展的双子星座。  相似文献   

13.
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是海洋开发的新世纪,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已成为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希望所在。我国海岸浅漫长,海域国土面积达473万平方公里,国家和沿海各地区纷纷把海洋产业作为未来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本文在我国现有海洋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对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规律,趋势和结构的进行分析,以便为制定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海洋经济的最优发展模式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杜铭 《港口经济》2012,(7):62-62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向海洋争取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不断加大保护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力度。划定海洋保护区是很多国家的通行做法。美国有14个国家级海洋保护区,覆盖总计39万平方公里的区域。澳大利亚将建立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护区——珊瑚海联邦海洋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大堡礁东部,面积超过法国和德国面积的总和。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产业》2023,(3):50-51
<正>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浙江新昌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新昌高新区),2021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由原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新昌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而成。园区总面积198.68平方公里,拥有规上工业企业318家、A股上市企业14家,2022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628.51亿元。新昌高新区产业集群特色鲜明、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近10年来,我国新增石油产量的53%来自海洋,2010年更是达到85%,这意味着对于拥有了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的丰富资源的中国来说,海洋石油大开发的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7.
2200多年的海洋文化底蕴莼湖镇地处象山港畔,区域优势十分明显,历来是奉化东部的海洋经济大镇。辖区面积127.7平方公里,6.8万余人口,海域面积35平方公里,滩涂面积3万多亩,海岸线31公里,渔民18000多人。莼湖镇有2200多年的海洋文化底蕴。奉蚶、鲒酱在唐代就被奉为贡品,桐照、栖凤、洪溪3个在宋朝就已经是很有声望的渔村。独特的象山港区域优势,更加造就了莼湖的海洋成就。目前,莼湖有海洋旅游景点6个,其中海岛文化1个,渔村文化3个,海鲜文化2个。全镇共有海洋捕捞渔船近千艘,其中外海捕捞481艘(帆涨船35艘,单拖船106艘,双拖船158对,渔运船24艘),近海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新区》2010,(11):109-109
哈尔滨高新区1988年经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批准辟建,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目前已完成规划总面积23.9平方公里的工业区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新区》2014,(8):112-113
正在我国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有一座美丽的城市——重庆,她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工商业重镇,也是中国西部惟一的中央直辖市。她是悬挂于联合国大厅的世界地图上仅有标注的中国四大城市之一。全市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人口3107万。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在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核心区、两江半岛中心地带,国家级重庆高新区拔地而起,作为首批5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开发区,重庆高新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高技术服务基地和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多项殊荣。2叭0年10月,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凤凰烈磐,重新组建——新规划面积73平方公里,其中,东部石桥铺、二郎改造提升区20平方公里,西部金凤、含谷、白市驿组团拓展开发区53平方公里,新战场、新使命,让高新区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新区》2010,(8):35-35
哈尔滨高新区1988年经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批准辟建,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目前已完成规划总面积23.9平方公里的工业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