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辛弃疾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词亦多酒后游戏之作,因此涉酒词比例很大,大致可分为醉舞狂歌、旷达酣适、浅斟低唱三类,兼有李白酒诗之狂歌美与苏轼酒诗之旷适美,表现了外旷放而内悲哀的强烈悲剧精神。由于受到酒后作词及题材影响,他的涉酒词表现了强烈的醉态强力,是中国酒神化模式之酒词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上,酒与诗有着重要的关系,诗与酒相融相协。王绩在酒与诗中入仕与隐居;在酒与诗中体会生活的乐趣和无奈;在酒与诗中思萦与发展诗艺。由此诗人将酒化入诗意的境界,并开启了波澜壮阔的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勃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历史、艺术、哲学的维度,多侧面地审视诗歌的地位:诗是文学之母、诗是文学之王、诗是审美人生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儒家文化自诞生之日起便具有浓厚的现实意义,它的经世致用思想激励着历代文人,在强烈的现世情怀影响下,中国传统文人大夫都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己任,这种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政治思想在文学上的表现便是历代文人欲明古道而掀起的文学复古思潮。  相似文献   

5.
喝还是不喝     
葡萄美酒夜光杯——诗人把酒吟诗;将士举杯壮志。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所谓无酒不成席。如今,职场中人,办事更是离不开酒。  相似文献   

6.
酒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的文化史一样的悠久。在我国,早在甲金文中,便有了“酒”字的踪迹;秦汉时期的《世本》一书中,已有了酒的正式记载。嗣后,漫漫数千年,人伴酒、酒依人,共阅人世沧桑,同演悲欢离合,酒文化已涵化在泱泱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明历史的进程中。它所包容的酒文、酒史、酒典、酒令、酒谣、酒政、酒器、酒俗等,无不闪烁着人们的智慧灵光,凸现着人们的般般心迹。时至今日,酒仍是人们喜庆欢宴、消解愁城、广交亲朋、润滑人伦的绝佳品物。也因此之故,酒类广告在现代广告之林中严然是一大景观,并成为现代酒文化中一朵绚…  相似文献   

7.
酿酒已经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了,酒文化在中国人的骨子里也已经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然而更新酿酒技术却成了人们无法突破的难关,由于传统方法酿酒成本大、工艺复杂、周期长、粮耗高、出酒率低,加之世界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需求更多的能源,目前也出现  相似文献   

8.
解构《诗经》酒诗的道德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酒诗的德性讯息十分丰富,无论是形形色色的酒器,浓郁纯美的酒醴,还是饮酒观德的理性追求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人伦礼数,无不使《诗经》酒德意识更为厚重。可以说,先秦酒文化的原始性格中熔铸着这种隐性的道德取向,这为我们以此为契口重新解读《诗经》构筑了另一组视角。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虽不专治《诗经》,但其于“诗三百”的文学态度和经史思路实为后来的治《诗》者之先导,首次借鉴西方理论,以文学与美学的眼光观照诗三百,以科学的实证态度,多重证据的治学思路完成了“六经皆史”的理性实践,而在其文学态度与经学态度中一以贯之的学术视野与治学方法,更是中国传统学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于传统《诗经》学的现代化转型更有着不容忽视的先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莲和采桑这两项日常劳作,在早期南方和北方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地位显著。文人们对之关注的切入点给予了从事这些劳作的女性们,由此而形成了中国传统诗歌中具有特色的采桑女和采莲女形象。她们成为文人描摹想象美好的载体,在文学世界中进行着各自身份的演绎和演变。两种女性形象在传统诗歌里有诸多交集,但随着文学的发展,两者的文学命运却发生了不同转移。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其一生中创作了诸多优秀诗篇,是我国古代第一位将归隐生活和诗歌创作相结合的诗人。诗人一生三仕三隐,至四十一岁彻底归隐田园。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可谓诗意人生的写照,其亲事农耕,寄情于诗酒,在诗歌的世界中构建诗性的精神城堡,为后代文人提供了一种生活范式和精神模式。陶渊明的归隐成就了他的诗章,而其诗又使这种归隐尽显情趣和耐人寻味之意境,在陶诗中,我们能看到诗人所悟的人生之真意,以及其淡泊致远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2.
长羽 《大众商务》2004,(11):27-28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已成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且不说生意场上的应酬来往,少不了饮酒,就是日常生活中,喜庆之时以酒助兴,烦恼郁闷之时以酒解愁,皆成常事。李白斗酒诗百篇,留下千古美名。但是平凡如我辈者,喝醉了,除了生理上的痛苦,还有可能误事,甚至酿成悲剧。既然天地间的事物都是相生相克的,那么有没有可以让人既可以享受喝酒的愉快又不至于被酒误事呢?2004年7月以来,市场上出现的以“葛”为原料的解酒饮料,为许多“酒民”解决了生理上的痛苦,并为许多人提供了一条创富之路。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中普遍使用"酒"这一意象,作者借酒喻景喻人,生动地再现了社会人物特征和家族社会背景,也为后人了解其中的酒文化提供了参考。酒文化极大丰富了《红楼梦》的社会内涵和人物形象,据此,论文将对《红楼梦》中的酒文化做出具体详细的分析,探索其中的酒文化奥秘、酒文化的艺术性和历史性。  相似文献   

14.
<拟挽歌辞>三首是陶渊明感于自身身世,吟咏死亡之作.陶渊明在这三首诗中将对死亡的思考上升到哲学层面,从而表达出一种"委运任化"的死亡观.本文结合魏晋文人创作挽歌诗的风气和传统,分析<拟挽歌辞>在写作手法和内容上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并试图阐发三首诗所体现的死亡观与陶渊明生平思想的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15.
古代官员多是文人出身,能诗善文,因而他们在批阅民间纠纷案牍公文。甚至在官府断案的判决书中。也常常运用诗词等文学形式.这就使得本来刻板冗繁、枯燥无味的法律文书有了独特的文学韵味。  相似文献   

16.
近代报刊的产生为近代文学提供了新的"文学场".首先,近代报刊极大地拓展了近代文学的传播空间,使社会对文学特别是通俗文学的需求大增,促进了小说的繁荣,催生出新学诗、新民体等新文学形式,旧的文学形式如古近体诗、灯谜、诗钟等也得以延续甚至扩大影响;其次,近代报刊使作家的身份和创作情形有了改变,进而影响文学风尚的形成,使小说、戏剧等通俗文学成为文学之最上乘;再次,近代报刊培养了大量读者,具有强烈参与意识的读者又从参与创作或干预创作两方面影响文学创作;最后,近代报刊的职责有助于孕育近代作家的近代思想意识和文学意识.  相似文献   

17.
元代江浙行省商业发达,改变了以往的文学生态:商业与文学结合,商人与文人交往频繁。商人依靠文人提高社会地位,文人依赖商人提高物质生活,扩大自身影响。同时,文人思想情感与文学风尚也发生了变化,商业、商人成为诗文的重要审美对象。部分商人弃儒从商或儒商兼济,丰富了文人创作队伍,其创作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客观的反映了经济基础与文学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天变奏曲     
在中天集团北京分公司见到中天集团董事长张天斌.北京正在举办"中国酒魂"系列活动,中天是参加商之一,将推出精品酒"黑力蚁宝".与记者交谈不久,张总就像诗人一样谈起酒文化来."……什么东西可以模糊真实世界与虚幻世界的界限,具有神秘而不可思议的力量,能够将看似对立的事物完美地结合成一个整体--这就是酒.  相似文献   

19.
《大众商务》2008,(6):68-68
酿酒已经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了,酒文化在中国人的骨子里也已经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然而更新酿酒技术却成了人们无法突破的难关,由于传统方法酿酒成本大、工艺复杂、周期长、粮耗高、出酒率低,加之世界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需求更多的能源,目前也出现了能源紧缺现象,因此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开发再生能源,保护环境,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正是因为这些难题使很多学者、专家在开发新型酿酒技术和机械方面大受阻碍。  相似文献   

20.
悼亡诗是最接近、最直接表现死亡的文学形式之一。它将死亡之思蕴积在自然景物、梦境追思、人伦道德、灵内善美中。使人人都畏惧但又无法逃避的死亡获得了崇高和纯美的地位。中国诗人由于受文化传统及诗学传统的影响。表现和思考死亡的方式是侧重死亡的伦理价值,用世俗化意象表现死亡,从而把死亡表现得哀婉含蓄,把它稳定在一种中和的思想里,使它不至于走向极端,而能够自持,形成一种内在的超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