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魏国梁 《企业经济》2006,(2):147-148
在寿险业迅速发展且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开发出能适应社会多元化需求并具创新性的寿险产品,已成为当前我国寿险公司成功实现营销战略转变的重要保证。本文以寿险市场分析为背景,结合相关个案,从寿险产品设计基本取向、产品开发程序等方面对寿险产品设计与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寿险营销与其他行业的营销相比,他们所卖的产品是一种无形产品,如何使“保险”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产品,尽快由营销员要保户购买变成保户自己主动要求购买,就在于各位寿险营销员在推销时其推销方式各显神通,展示自己不同的营销之术。笔在四、五年的寿险营销生涯中总结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寿险营销之术,这就是“寿险营销要讲究‘八个一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工银安盛盛世丰年年金保险的描述,引入全网营销的概念,并进一步阐述寿险产品全网营销的理念,之后又对各种保险产品全网营销状况进行了概述,通过比较分析,最终得出现行寿险全网营销的劣势与优势。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内地保险公司争先引进国外流行的保险营销机制,推动了人寿保险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及保险市场的逐渐放开,保险新产品的不断推出,人寿保险的竞争不断升级,营销策略不断创新。目前中国寿险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进行营销创新的研究,树立寿险营销新观念、创新寿险营销机制、创新寿险营销人力管理。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寿险需求量有十分可观的发展空间。本文针对政府政策、居民收入、寿险产品自身特点及其替代品和互补品、寿险公司的偿付水平、信誉水平、居民的保险保障意识、营销水平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初步分析讨论并得出它们是如何影响寿险需求的,同时从政府和企业自身两方面提出扩大寿险需求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
薛湘 《现代企业》2006,(6):22-23
十多年来。“寿险营销”在为我国寿险业带来了短暂的灿烂辉煌的同时.也为我国保险业(不仅限于个人寿险业务)带来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7.
保险营销制度改变了保险公司传统展业模式和市场格局。现有寿险营销模式对寿险业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寿险公司在谋求业务发展的同时,非正常手段个人营销给寿险市场留下了隐患。克服个人寿险市场非正常营销行为顽疾,保证寿险公司和寿险业务又好又快健康发展,需要保险公司自身积极转变经营理念、采取积极措施,加大管理创新,还需相关部门加强保险市场的监督管理与诚信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8.
寿险公司是一个大课堂,培训l是寿险营销的“命脉”,一名合格的讲师应当是寿险营销的先行官和引领者。而讲师要想时刻引领潮头,应当学会吃苦药、喝酸汤、尝甜头。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寿险市场寡头垄断的格局中,解决处于弱势的中小型寿险公司的发展瓶颈理应受到重视。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寿险整体面临的新环境进行分析,再通过大小寿险公司在市场份额、数量及公司策略方面的对比,发现中小型寿险公司同业竞争力不足、营销渠道受限、内部机制不健全等发展瓶颈。最后结合保险监管趋严、消费群体变化的大环境,从营销策略、产品设计以及公司战略上给中小型寿险公司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寿险营销主管首先是个官,虽然这个官有点小,领导不了多少人,但不管大小重要的在于职能。寿险营销主管叫做官,是通俗的理解,也是民间说法,按照学术的术语和理论的解释,寿险营销主管应该叫做管理,寿险营销主管所从事的工作叫做管理,寿险营销主管发挥的职能作用应该是管理职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寿险市场发展迅猛,三线城市寿险市场潜力巨大。本文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城市镇江,通过纸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该城市的寿险市场特征。结合问卷,笔者从营销组合、客户驱动型战略、银保业务三方面给出建议。希望能够帮助中国三线城市寿险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寿险营销体制进入中国以来,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作为这期间风风雨雨的见证人,笔者有幸目睹了寿险营销的大体经过。同时,又被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寿险个人营销业务不能承受之痛的一些怪现状所困惑。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寿险市场的逐步拓展,保险代理人营销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寿险业的发展,有必要对寿险营销模式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4.
寿险保单大都具有储蓄或投资的特性,利率的波动对寿险行业也有较为显著的影响。本文介绍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分析利率对寿险产品定价的作用机制,预测利率市场化对于寿险行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战略选择是关乎到企业发展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在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现今。寿险行业作为新的朝阳行业,中资、外资和中外合资寿险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群雄逐鹿寿险,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刻,谁能把握住战略选择是关乎到企业发展的重大课题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成为新的宠儿,战略选择的正确与否成为成败的前提和关键。本文旨在给出一个简洁的寿险营销规划概念、流程、用到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寿险业经历了从建国初期的独家经营到多种资本形式的经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寿险营销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营销模式方面我认为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加强的地方,今天把我的探讨写出来和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7.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直以来,寿险代理人的流失率居高不下,走马换将得十分频繁。追根究底,流失率其实说明了寿险从业人员的一种心态,到底是将寿险营销视为什么,是挣钱的手段,维生的职业.还是为之终生奋斗的事业。?意识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不同的心态可以导出不同的行为要想根治寿险营销领域的流失率问题,最关键的是摆正心态,树立起强烈、主动的从业愿望,将寿险营销作为一项终身事业来经营。[编按]  相似文献   

18.
事实证明:谁先占领了农村这一块寿险市场,谁就会赢得和占领更多的寿险市场领域。所以建立和发展好农村寿险营销的基层组织农村营销分部,至关重要。农村服务部的建立为农村代理人日常的活动、管理提供了一个就近集中的场所,不但实现了公司对相对分散的农村代理人的有效管理,也满足了农村代理人渴望成为“上班族”的愿望。  相似文献   

19.
人寿保险的和谐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寿险营销体制仍以个人代理人机制为主。该体制由上海友邦保险公司于1992年引人中国市场以来,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带动了整个寿险行业的快速发展。直到2002年,个人代理保费收入仍占全部寿险保费收入的80%以上。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不断加快,单纯的以个人代理人机制为主的寿险营销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刘浩 《企业天地》2003,(6):41-42
所谓新市场环境主要是指我国入世后寿险业必须面对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等规则,外资寿险公司将享受相同的待遇,我国寿险业将全面与国际接轨,直接面对外资寿险公司的竞争。国内寿险公司如何在两年的保护期内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增强服务、优化产品,是中资寿险公司与外资寿险公司在同场竞技中生存和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