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路光仁 《经营者》2001,(6):41-41
<正>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往往会产生很多的"三角债",在以往的法律、法规中对此无明文处理办法,这使得很多债权人在明知债务人对外也享有到期债权而不行使索要时,自己也束手无策,使自己的合法权益无法保护。为切实保护这一部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这在法律上称为"代位权"制度。  相似文献   

2.
为防止因债务人财产不当减少致使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受到危害,我国<合同法>设置了保全债务人责任财产的法律制度,具体包括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和债权人撤消权制度.其中,债权人的代位权着眼于债务人的消极行为,指当债务人享有对第三人的权利而怠于行使,致使其财产应能增加而未增加从而危害债权人债权实现时,债权人可以代位行使属于债务人的权利,以增加债务人的财产使债权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3.
债的保全制度是指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而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危害,允许债权人代债务人之位向第三人行使债务人的权利,或者请求法院撤消债务人单方实施的法律行为的法律制度.长期以来我国内地都没有在<民法通则>中设立债的保全制度,只是在最高人民法院的个别司法解释中有类似债权人代位权和撤销权的内容.1999年颁布的<合同法>中正式专门设立了债的保全制度,完善了我国的民法制度,意义重大.在这篇文章中我主要是针对债权人的代位权谈谈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郭玉  武静 《企业导报》2013,(7):185-185
债权人的代位权指债权人为了保全其债权,而于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利而害及债权人债权实现时,得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属于债务人权利的权利。本文对行使代位权将对债权人、债务人及次债务人产生何种影响都进行了分析,以期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债权人的代位权。  相似文献   

5.
以确保债权实现为目的,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物或特定权利上设立的由债权人享有的支配权叫担保物权。担保物权是为确保债权人权利的实现而设立的物权,属于他物权。在担保物权法律关系中,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其所有的特定的物或特定的权利由特殊的债权人支配。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债权人将列入担保范围的特定物或特定权利折价、变卖或拍卖,并就其价值优先受偿,以实现自己的债权。  相似文献   

6.
1999年 10月 1日开始正式施行的新合同法是我国经济立法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与旧合同法 (即《经济合同法》 ,《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相比 ,新合同法内容更详细 ,技术更成熟 ,操作性也更强 ,必将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 ,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法律保护是信用存在的基本前提。正是出于这一考虑 ,新合同法作出不少有利于债权人一方的新规定。例如 ,《合同法》第 73条关于“代位权”的规定 :“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 ,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 ,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向第三人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相似文献   

7.
在房地产市场上,债权人为了保障债权,往往要求债务人提供房地产抵押。抵押是债务人不转移对房地产的占有的一种债权担保方式。在债务人占有房地产的情况下,债权人就要承担债务人擅自处分已设定抵押的房地产给第三人的风险。一旦风险发生,就会酿成债权人、债务人、第三人间的“三角纠纷”。如何处理这种具有复杂性和频发性的纠纷,梳理好各个主体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是房地产市场中的一个法律难点问题。一、我国法律规定的变迁1、《担保法》限制抵押物处分的价值取向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第33条规定,债务人或者第…  相似文献   

8.
关于债转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转股,从债务人的角度看即债务转为资本;而从债权人的角度看,则为债权转为股权。其结果是,债务人因此而增加实收资本;债权人因此而增加长期股权投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曾对外宣布,我国将要对一部分债务严重的国有企业和公司实行债权转股权的工作,并以国有商业银行组建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对企业的股权。这无疑是国家盘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减轻企业负担、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增加经济效益的又一新的重大举措,本文对此作浅析。 一、关于…  相似文献   

9.
债权人申请破产与债务人申请破产是现代破产申请中的两种形式.我国针对债权人申请破产的相关法律规定集中在破产法,但破产法对于债权人申请破产仅做了概括性的规定,缺乏对债权人破产申请的必要限制,如此容易造成债权人滥用破产申请权的现象,不仅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也违背我国破产法的立法初衷.因此,应当参考域外破产的相关法律,从债权人所代表债权额的限定、债权人人数的限定及增加债权人破产申请权行使的前置程序方面对债权人破产申请进行必要限制,在债权人、债务人和社会利益寻求到一个平衡点.  相似文献   

10.
论代位权     
徐光泽  孙学财 《活力》2011,(9):36-36
所谓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关涉其财产权益的对第三人之权利,削弱自己的资信状况,并存危害债权之虞时,债权人为保全其债权考虑,得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次债务人)之权利的权利。代位权之设立使得债权人能够防止债务人责任财产的消极减少。即防止其财产应能增加而不增加。  相似文献   

11.
债权人的撤销权,又称撤销权或废罢诉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为的有害债权的行为,得申请法院撤销的权利。债权人的撤销权与代位权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债的保全制度,这是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它为维护债务人的责任财产从而确保债务清偿提供了制度基础。撤销权行使的司法实践表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远比法律规定要复杂得多,因此,必须正确、深刻地理解法律,准确、灵活地运用法律。  相似文献   

12.
陈希 《活力》2005,(12):116-116
所谓“债权人代位权”,是指债权人依法享有的为保全其债权,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属于债务人权利的实体权利。当债务人息于行使属于自己的权利而影响债权人的权利实现时,该债权人可依债权人代位权,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已经处分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当债务人遇到财务困难无法偿还债务时 ,债权人有两种选择 :一是向法院申请债务人破产 ;二是向债务人做出一定的让步 ,即债务重组。第一种选择可能使债务人破产倒闭 ,毁掉一个企业 ,增加一批失业人员 ,而债权人的债权也很难得到足额偿还。第二种选择既可使债权人的债权得到一定债还 ,又能保证债务人继续经营 ,使乡镇企业这支市场经济生力军成长更快。因此 ,希望乡镇企业在处理债务纠纷时多采取债务重组方式 ,减小经营风险 ,共同发展。一、债务重组的前提债务重组的前提就是“让步”。债权人必须同意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 ,现在或将来以低于重…  相似文献   

14.
刘允岩  郑小维  宋金奕 《活力》2010,(11):52-52
一、代位权法律效力的理解所谓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关涉其财产权益的对第三人之权利,削弱自己的资信状况。并存危害债权之虞时.债权人为保全其债权考虑,得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次债务人)之权利的权利。代位权之设立使得债权人能够防止债务人责任财产的消极减少.即防止其财产应能增加而不增加。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要受到许多外部、内部因素制约,如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市场竞争、企业自身管理等,诸多因素有时给企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难以按期归还到期的债务。此时债权人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要求债务人破产清算,但这样债权人损失会较大。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相互协商,债权人作一些让步,以减轻债务人负担,帮助其渡过难关,可使债权人的经济损失能减少到最低程度。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债权让步问题,对债权让步规范核算十分重要。本文对这一方面的知识作些简要介绍:一、债权让步的…  相似文献   

16.
债务重整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债务人作出的让步,从而使债务人承担的债务有所减轻而积极偿还。这对债务人和债权人来说都是好事。因此,债务重整成为当前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热点。但随着企业内部管理的增强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债务重整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一、债务重整出现的主要问题(一)债务重整的程序不规范。这有三种情况:首先是操作程序不规范。债务重整是一项严肃、认真、公正的活动。是债权人依照一定的程序如通过论证、分析、协商等程序后,与债务人一起达成对债权有所让步协议…  相似文献   

17.
债务重组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让步的目的第一是最大限度地收回债权;第二是缓解债务人暂时的财务困难,避免由于采取立即求偿的措施,致使债权人的损失更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合同法》规定,债权人的撤销权以诉讼方式行使,其行使范围应当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此处"债权人"作何理解?若有多个债权人的情况下,是全体债权人还是行使权利的特定的债权人?笔者认为以全体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实属不妥,那么以行使权利的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又作何理解?本文正是从解决这两个问题出发,提出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诉讼请求范围。  相似文献   

19.
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具有突破债的相对性的特征,法律在保证债权人债权得到实现的同时,更应优先考虑债务人和第三人间的交易安全。关于债权人撤销权的性质主要有请求权说、形成权说、折衷说和责任说四种。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由主观和客观要件构成。  相似文献   

20.
一、债务重组准则的修订背景 债务重组是债务人出现暂时资金紧缺、难以按期偿还债务时,除债权人依法向法院申请债务人破产之外,解决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务纠纷的比较可行的方法。债权人依法向法院申请债务人破产,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根据现行破产法规规定,破产清算过程持续时间比较长,而且双方费时费力、也无法保证债权人的债权能如数收回。债务重组因而成为一种维持债务人持续经营、债权人最大限度收回债权的比较可行的解决方案。 为了规范债务重组行为,财政部曾于1998年6月12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