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随着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家的成长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民营企业家的心态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他们在追求自我实现的同时,也受到生态系统、特别是政府环境的巨大影响。本文对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家的成长心态以及所处的生态环境做了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著名经济学家周叔莲教授强调:中国要有自己的企业家,企业家应具有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和依靠群众精神。他说:“国有企业困难重重,必须用创业精神来解决困难,用新办法解决问题”。──本刊编辑部我感到当前我国的企业家特别要发扬三种精神,即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和依靠群众的精神。企业家要发扬创业精神我想从何谓企业家谈起。大家都讲企业家,到底何谓企业家,并不完全清楚。企业家有很多定义。例如:1.企业的经理厂长就是企业家。2.企业家是经营管理企业的专家,是一个特殊阶层。3.企业家首先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但不是所有的经营…  相似文献   

3.
淡出一线,丝毫没有影响柳传志作为与张瑞敏并列的中国最伟大的企业领袖的地位,他的影响力依旧是最稳固的:无论在是传媒、咨询专家、学者还是在企业家评委的打分中,他在影响力排行榜中的位置都排在第二位,而行业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活跃度、和美誉度四项更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4.
王蕊 《政策与管理》2011,(5):142-143
中国传统文化中较大的权力距离孕育了中国式的企业家文化.在众多中小型的本土企业中表现为领导人的作用过于突出,从而形成了一些问题.如“土皇帝”决策模式,行动力低下以及文化断层等等。要发展先进的企业家文化就应当提高企业家的自身素质.并将一般的、阶段性的企业家文化上升为科学的企业文化。其关键字为:权力距离、企业家、企业家文化、本土企业。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组令人震撼的数字:——1998年:400多名职工的企业生产总值274万元,销售收入277万元,亏损465万元,职工每月只能领到100元到200元不等的生活费以维持生计;——2007年:500多名职工的企业生产总值1.2亿元,销售收入1.1亿元.利润4000万元,人均收入3万元。天翻地覆的变化,天壤之别的反差。在这些看似简单枯燥的数字背后,是一个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航天一线的优秀企业家用自己坚韧的毅力、敏锐的战略眼光、雷厉风行的作风、锐意进取的精神,使一个濒临死亡的企业壮士断腕走向新生,并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中茁壮成长,神话般演绎了一个当代企业发展的传奇。  相似文献   

6.
《中外管理》2008,(8):5-5
最近,我有机会与几位一线企业家晤面深谈,感悟颇多、最深刻的印象有二: 第一印象是他们在创业二三十年以后,又能跳出自己职业圈子创造出自己的新事业。正如最近小说家王晓方说的:“你要成为有才能的人,就要挤进职业圈子。但是当你要想有所成就时,就要跳出这个职业圈子。”这句话十分深刻。  相似文献   

7.
《中国总会计师》2012,(2):155-155
近日.刘永好,冯仑等六位企业家集体为奥迪A8代言。如今.企业家为企业产品、品牌代言越来越多。《中国青年报》与新浪网的一项联合调查曾显示:和娱乐明星相比.有六成接受调查的网民更喜欢企业老板作形象代言的广告.这个结果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8.
问题的提出:企业家的特殊使命在于为目前的企业创造未来。企业家的字面意思,直白地说,就是“企业中的当家人”,那么,这里自然就引申出一个德鲁克式的问题:企业家与企业(特别是最初由企业家一手创办的企业)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去摆?对企业来说.企业家的根本职责和使命究竟是什么?实际情况是:“企业总是由并非永久存在的人创建的,但一个企业必须超出个人或一代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家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已有大幅度提高,近八成企业家取得了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有关企业家文化程度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被调查的2,674位厂长经理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2.4%,高、中专文化程度者占18.l%,大学专科文化程度者占375%,大学本科文化程度者占40.4%,研究生以上文化程度者占1.7%。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过去所做的同类调查结果相比,本次调查的样本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所占的比重比1993年的612%增加了10.4个百分点,比1985年的462%增加了33.4个百分点。这表明,近十年来,我国企业家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0.
创业者和企业家是不同的。如果说创业者最核心的特质是“创造”.那么企业家最核心的特质则是“维持”:创业者创造创业机会、确定创业策略、寻找创业资源、领导创业企业.“白手起家”地将一个思维里的商业机会变成实实在在的企业:而企业家管理着有既定市场和经验、有稳定现金流入的企业.以保证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稳定和现有资源的收益最大化:如果说创业者的行动起点是“机会”,那么企业家的行动起点是“资源”,创业者由环境中存在的机会所驱动.  相似文献   

11.
云南有没有企业家,这是一个问了很久的同题。一位云南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曾说:云南没有企业家,有的只是资本家。资本家,我们可以理解成“暴发户”,而企业家则是企业管理、经营的专家,或称为大家.记者问焦先生对自我的定位,后者回答:我是职业经理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科技与企业》2006,(4):22-29
歌德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鸟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歌喉”,同样道理。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英雄。今天,当经济发展渐渐成为社会主流时,企业家无可厚非地被看作时代的英雄.而作为财富的创造主体。他们所引领的企业同样备受瞩目。甚至有关二者间关系的讨论也成为关注的焦点:比如有人说.没有张瑞敏就没有海尔;但也有人说.张瑞敏只有在海尔才能成为张瑞敏。企业与企业家。二者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辨证关系?是企业成就了企业家?还是企业家成就了企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组织发展的初始状态开始,把企业放在真实的场景中,基于企业家与管理者的视角,更基于顾客、顾客价值与时代的视角,整体梳理组织成长过程,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以及所处的环境条件,提出“组织成长全景图”。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际商务理事会中国委员会主席、德勤会计师行大中国业务主管合伙人关德铨月前发表观点:中国企业家一直在大风大浪的海洋里游泳.中美企业家最大的区别是美国企业家有机会去挑选在哪个海洋游泳,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才能是生产要素之一,而且是高级要素.是人力资本的集中体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能力.特别是企业家才能的要素贡献日益显著。企业家在观念、技术、制度、管理、产品、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不断创新是企业具有持续捕捉盈利机会和永续生存能力的关键。可以说.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下.企业的命运主要取决于企业家。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6.
一线的中国企业家,其实不乏孜孜以求的目标、默默无闻的实干精神,也不乏奋斗的韧性、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但是企业家一旦在事业上稍有长进之时,就容易变得自信满满,忘了谦虚谨慎,甚至变得傲慢和狂妄起来,认为“只有想不到的事情,没有办不到的事情”,自己无所不能,丧失了中国人历来特有的敬畏之心。先贤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与科学家联手,曾经成就过两个著名的企业联想和方正!然而在这两个企业的故事中,率先谢幕的,却都是科学家倪光南和王选……人们对这两个故事共同的解说词就是:企业家和科学家需要不同的素质,科学家往往不适合成为企业的最高领导者。而刘玠中国工程院院士,是科学家:同时他又是鞍钢总经理.是企业家。而“双肩背“的刘玠成功  相似文献   

18.
新机制     
《中外管理》2005,(12):118-118
企业家:确有层次之分 我们必须要承认企业家确实是分层次的。比如“第五级领导”就是一个典型.他已经完全与企业水乳交融了。他只有一种精神.就是奉献。至于他能从企业里拿多少钱和回报.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了,我认为.张瑞敏就已经到了这个层次,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家都有哪些职能? 尽管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纷繁多样,但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是.企业家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创新,更恰当地说,应该是“推动创新的实践”。事实上.时下当你问一些企业家,他们所领导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时,其中的不少人都会给出同样的回答:创新。  相似文献   

20.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应具备的素质李义福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形成企业家队伍尤为重要,因为,市场竞争实质是企业家之间的竞争。企业家处于企业领导班子的核心地位,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企业家应该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1.理论素质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