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时代背景和历史机遇;第二部分分析了选择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四点主要原因;第三部分详细阐述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三点重要意义;第四部分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对对外经济贸易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目标在于收缩贸易顺差、抑制外汇储备增量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但是,政策运行的结果显示,贸易收支、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并不协调,具体表现为贸易顺差收缩与外汇储备扩张之间的不协调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与外汇储备扩张之间的不协调。研究表明,两大不协调的主要原因都在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失衡。我们应该出台鼓励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配套政策,使跨境贸易出口人民币结算与进口人民币结算达到平衡,实现贸易收支、外汇储备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成尧 《魅力中国》2010,(23):365-365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迈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一步,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贸易主要结算货币美元和欧元都经历了剧烈的波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有利于我国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本文就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相关各方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建立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和人民币汇率改革上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程磊 《特区经济》2009,(12):20-22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特别是针对港澳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政策频繁出台,这是为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贸关系发展、规避汇率风险、改善贸易条件的一大举措。本文以香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为分析对象,分别对香港和内地两地将受到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人民币结算将增加香港进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香港金融业在短期和长期也将会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内地外贸企业则能有效规避汇率风险、节约结算成本,人民币结算在长期也将为人民币国际化作出贡献。但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所面临的内外阻力更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7月,中国当局允许在跨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之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迅速增长,可以说人民币的国际化迈出了一大步。但就目前来看,人民币结算仅限于经常项目和一部分资本项目,尽管人民币交易在香港已较自由,但达到国际化程度还尚须时日。中国当局允许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目的之一是摆脱过度依赖美元。在人民币完全实现国际化之前,推动货币多元化是一种次善之策,而日中间贸易结算使用日元对两国也是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6.
<正>走出国门的人民币,同样需要"回归"。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人民币将通过跨境贸易渠道留在境外企业账户——然而,这些"境外"人民币面临的,却是投资无路的尴尬,反而可能成为有些地下钱庄的"吸金"目标。所幸的是,如何让境外人民币回流境内金融市场,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已开始厉兵秣马。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1—2020年的省际数据,构建并测算了中国的数字生态水平,考察了数字生态建设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生态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但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数字生态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促进作用长期存在,且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的提高边际影响递减。此外,贸易开放程度和金融发展水平也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存在积极影响。研究结论为中国充分发挥数字生态的赋能功能、助力数字时代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新疆自作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省份,两年多来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其中与中亚国家的人民币结算量尤为突出,但也存在问题,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与跨境贸易量严重失衡、一般贸易与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严重失衡、人民币跨境贸易进出口结算严重失衡以及人民币跨境流出入严重失衡等。为此,本文提出应加强新疆与中亚国家的交流合作、完善人民币循环机制、建立统一的跨境人民币清算网络体系、提升出口企业竞争力以增强中亚国家人民币结算的意愿等对策,以期更好地推进新疆与中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信息》2009,(14):10-11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启动 7月3日,中国政府公布新规定,允许指定企业在跨境贸易中以人民币开票和结算,这标志着中国政府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减少对美元依赖方面又迈出了一步。  相似文献   

10.
正广西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发展概况广西从2010年开始实行跨境人民币结算,在近3年内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达到2400亿元,在边境省区和西部12省区都居于首位。自2011年6月人民币兑越南盾柜台挂牌业务开始,四大国有银行广西分行人民币对越南盾挂牌兑换业务量33.19亿元,居全国同类业务第一,目前广西已有15家银行的127家分支机构办理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采用人民币开展跨境结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区域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人民币自由兑换应首先从周边区域开始,向亚洲和世界扩展。200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在上海等五城市推出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政策,2010年6月将试点范围扩大到20个省(市、自治区),2011年8月在全国推行。而早在2003年,黑河口岸就开始了中俄本币结算试点,近年来黑河口岸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稳步上升,人民币区域化趋势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2.
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看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本币和外币政策的重大变化.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成为保护实体企业的一项短期应对措施,而且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国际金融战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计算是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的重要一步.这一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进一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运行面临诸多问题的挑战.在...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涉及一系列新问题,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包括:加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舆论宣传;切实解决跨境贸易结算技术问题;积极做好跨境贸易人民币收付业务培训工作;搞好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强金融监管,防止不规范的交易和金融风险形成;等等。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末人民币的跨境流通到2009年我国政府正式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10年间,传递出人民币国际化的信息目标.国际贸易伙伴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度和信任度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前提条件.随着后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美元结算货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加大,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跃居世界第一,促成人民币世界地位大大提升,贸易伙伴国在与我国的贸易往来中纷纷接收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但是,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国际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既有本质差异又有不可分割的本质联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朝贸易的不断深入发展,中朝跨境贸易中人民币结算额的不断增长,人民币结算业务随之增多,可见中朝贸易中人民币结算业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中朝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业务与其他人民币结算业务不同,更多采用的是人民币现钞结算,文章针对中朝贸易人民币现钞结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试行人民币计价结算阶段、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阶段、清迈倡议框架下的货币互换机制和积极稳妥和全面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阶段。本文总结各个时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张戈 《中国经贸》2014,(19):145-145
一、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含义和作用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包括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等递进的几个阶段。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充当国际结算货币、国际投资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 国际结算货币: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使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国际投资货币:全面推进国际资本的双向流动,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完全可兑换,使人民币成为国际投资货币;国际储备货币: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推进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市场化,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8.
从2009年7月开始,截至2011年3月,广东作为第一批试点省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显示三个突出特征,亦即,人民币结算规模不大;区域范围主要集中在对港澳台及东盟贸易;主要集中于进口,出口所占比重很小。这三个特征的出现,估计主要与广东进出口结构、人民币升值趋势、出口企业竞争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有关。  相似文献   

19.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广西试点以来,对广西外贸企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广西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特点和对外贸企业的影响,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同时为推进广西外贸企业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态势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中国进出口企业和金融机构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也有利于巩固我国和周边国家的经贸利益和推动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发展,同时人民币走出国境会给我国带来新的风险和问题。应尽快配套完善政策措施,适度扩大试点范围,建立人民币跨境回流机制,调整人民币出入境管理政策,规范民间外汇兑换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