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向世界展示了其经济发展的奇迹。这种高速发展的经济奇迹固然与日本经济体制和国家经济政策以及日本民族的特征息息相关,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最直接原因则是日本企业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而这种经济效益则应归功于日本的企业经营战略和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2.
战后日本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沿着大型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但是,大企业不可能从根本上消灭和取代中小企业。日本中小企业一直大量存在,并在经济生活中有一定地位,倘若日本不能很好发挥中小企业作用,要想实现经济“高速增长”,那是十分困难的。基此,日本积极利用中小企业优势,以“系列化”形式把大批中小企业纳入“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轨道。日本的做法对于我国目前从生产力本身出发,如何组建企业集团,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以实现专业化规模经营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得与失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日本经济在1955-1973年间的高速增长,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它一方面为日本确立“经济大国”地位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效与贡献,同时,这种高速经济增长也为日本社会经济带来了一系列的“副产品”,也让日本付出了重大的代价,体现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弊端及损害。现实中,日本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深陷低迷的泥潭不能自拔。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对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进行回顾和总结确有一番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法人所有和法人相互所有的日本企业所有制形式是在战后特定历史条件下适合日本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特别是参照收益与成本比较理论建立了一整套与所有制相适应的企业制度。从而实现了所有制-企业制度-经济增长的统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要借鉴日本经验,注重培养在经济行动中的经济主体并参与参考收益与成本比较理论,处理好国家所有的特殊法人股的作用,以适应高速经济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浅析日本企业研究开发的特征及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战后,日本逐渐形成了政府诱导下产官学联合开发的科研体制,作为该体制主体之一的日本企业的研究开发,对日本企业乃至整个日本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其自身也形成了突出的特点,同时,在日本经济转入低速发展轨道之后,经济高速增长时代那种重于应用开发研究而相对忽视基础研究的做法暴露出很多问题,本文试就日本企业研究开发的特征有其成因与存在问题做一具体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日本近代企业的三次发展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的近代企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高速发展时期,即三次勃兴期,经过这三个高速发展期,日本的近代企业不论在数量上还是结构上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而使日本的近代企业日益成熟,为日本的经济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日本近代企业的三次发展,在日本的经营发展史上也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历史事件。客观描述日本近代企业的三次发展过程,不仅是研究近代企业发展规律的需要,而且也是研究日本近代产业结构发展规律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正> 战后以来,具有日本特色的终身雇佣制度对于日本的经济高速发展和长期以来保持较高的就业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由此带来的对日本经济的发展的影响,这一制度发生了动摇。 一、就业状况 1.日本长期以来形成的“终身雇佣”的惯例,即中小企业主要从应届毕业生中招收员工,一经企业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经济从濒于崩溃的状态起步,实现了高速发展,跨身经济大国的行列,继而又登上金融大国、债权大国、情报大国的显赫地位。与此同时,在日本乃至世界各国的经营学界、经济学界、社会学界,从企业经营角度探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原因的学者增多,而且论著比比皆是,众说有同有异。本文拟在回顾日本式经营论发之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有关日本式经营论的两种观点--日本式经营特殊论与普遍论进行评析,以提出一孔之见,与有关学者商榷,亦供我国借鉴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战后,日本综合商社非常重视研究和制定经营战略,因而能在不同时期,适时地提出与之当时客观实际所要求的经营战略,极大地推动了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概括地说,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综合商社实行的是综合化的经营战略;而在日本经济转入低速发展时期,综合商社实行的是国际化的经营战略。现将综合商社在不同时期所采取的经营战略概述如下: 一、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经营战略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日本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日本产业结构的根本变化、产业资本直接向流通领域扩张、大众消费社会的出现和许多销售  相似文献   

10.
最近,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金森久雄发表了题为“微电子革命下的日本经济”的报告,分析了微电子技术在日本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日本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并估计,由于微电子技术仍将持续高速发展,今后日本经济的增长率有可能超过5%。  相似文献   

11.
日本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分析武汉工学院刘国新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阮霭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六七十年代的增长速度更是惊人,引起了全世界的注目。各国学者、企业界为了揭示日本高速增长的秘密,进行各种探讨,出版了许多论文和著作,其主要议...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企业文化乃至民族文化是日本企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之源,学习借鉴日本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对加快培育与形成我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一流的文化创建一流的企业,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金雪梅 《北方经济》2006,(11):78-78
日本的企业文化乃至民族文化是日本企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之源,学习借鉴日本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对加快培育与形成我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一流的文化创建一流的企业,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战后,日本已成为高速发展的经济大国,日本教育发展的高速度与高水平,也为世人所瞩目。日本教育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囚之一,足不容置疑的。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是过去几十年教育成果的积累。特别重要的是,日本教育是“有  相似文献   

15.
在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颇有特色的日本中小企业,已被看成是日本经济增长取得成功的奥秘所在,它们是使日本经济具有活力的主要根源。在日本的制造业中,中小企业已占总数的99.5%,职工人数占73.2%,产值占53.3%,附加价值占58%。在产业结构方面,日本制造业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和长处,行业分布比较合理,各有所侧重,并通过与大企业的分工协作,形成了有层次的合理的企业规模结构。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社会化的大生产,需要多层次多功能的各类社会组织为其服务。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有许多因素,而日本行业协会的建立和发展,令世界瞩目。日本的工业是行业管理,行业协会在协助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法令并推动其实施,协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提供调查研究、各种行业服务等方面,均发挥十分特殊和灵活的作用,被人们称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助产士”。  相似文献   

17.
二次大战后,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支配下,日本利用国内外的有利条件,迅速地发展了自己的经济,取得了长达十五年之久的高速增长,一跃而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从七十年代开始,随着某些有利条件的消失和减弱,以及在垄断资本控制的空前加强下,所产生的某些严重后果的暴露,日本经济开始由高速增长转为缓慢发展,加上物价迅速上涨以及失业不断增加,使日本也进入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滞胀”的行列,这就构成了现阶段日本经济的基本特征。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内外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日本面临的困难日益增多。这就是本文对日本当前经济形势的一个总的看法。以下拟就日本经济的“滞胀”情况及其发展趋势,作一概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日本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至今,日本经济从迅速发展到陷入长期低迷。这给日本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带来了影响,使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究其变革的原因,则正如企业所有权状态随机依存理论所指出的那样:企业所有权安排随企业效益的变化而变化,即随企业的经营状态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模式。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体现了战后日本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合理性;而90年代后日本经济长期低逃,企业原有的所有权安排模式已不再能满足现代市场的竞争要求,面对重重压力,改革势在必行。日本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与中国虽有差异,但在当今中国国有企业在所有权安排亟待变革的情况下,日本企业所有权的演变仍对我国国有企业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企业文化乃至民族文化是日本企业和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之源.学习借鉴日本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加快培育与形成具有我国国企特色的企业文化,提高国企的核心竞争力,以一流的文化创 建一流的企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是国企领导者应尽的义务和职责.  相似文献   

20.
战后,日本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进入80年代,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逐渐增大。但是,有人预测,90年代日本的经济将要走向衰退。其根据是日本经济长期高速发展进程中没有及时解决或是忽略了的一些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表面化,甚至趋向白热化。日本劳动力市场目前面临的供需矛盾就是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