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随着全世界对石油天然气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和大批边远气田的开发,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天然气运输管道工程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天然气运输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本文主要研究了天然气管道施工技术的安全隐患,并对天然气管道安全施工技术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天然气在城市中使用规模的扩大,液化天然气的储备,运输及应用技术也随之发展。此文章根据液化天然气在的发展现状,分析液化天然气储运工艺流程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管道输送是最经济,最安全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天然气已经成为众多居民追求的目标。而天然气站场的本质安全对于天然气的运输也起着重要作用。如何监测与评价与监测天然气管道及站场本质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燃气管道及其站场本质的风险评价的发展趋势为基点,针对新的天然气管道及其站场的竣工验收,可靠性分析及风险评价及后期管理采用一定的分析方法进行论述。并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燃气管道和站场的特性和风险评价技术,保证建设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保证天然气管道和站场工程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液化天然气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液化天然气道路运输市场也越来越活跃液化天然气道路运输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途经各地尤其是已发生过安全事故地区的热点问题因此,要从运输公司、运输从业人员、罐车生产厂家及危险货物运输管理部门等各方面提出安全措施及要求。  相似文献   

5.
李宏勋  赵敬宜  张莉 《生产力研究》2006,(4):154-155,179
东北、环渤海、东南沿海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对天然气价格的承受能力较高,应该成为我国天然气市场开发的首选目标市场;在天然气产气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不完善的天然气市场。加快东北、环渤海、东南沿海、产气区天然气市场开发,能够带动全国的天然气市场开发。而要加快这些地区的天然气市场开发,就必须采取加强舆论宣传、增强天然气价格的市场竞争力、以天然气的应用,开发天然气市场、天然气市场开发要与地区经济发展相协调、设立天然气市场开发示范区或天然气经济特区、创新天然气企业的经营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经过近十年国内各类气体能源勘探开发以及国际气源开拓和通道建设,我国在天然气的资源潜力、供应、消费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上中下游已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已基本具备大幅提高天然气比重的各种条件。但是,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且发展最为成熟的天然气市场之一,在对天然气的政府监管方面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美国逾百年的天然气监管历史表明:天然气产业发展的需要催生了政府监管以及监管重点的转移;应针对产业不同环节的技术经济特征,采用不同的监管措施;管网的独立和第三方准入是促进有效竞争的必要因素;美国非常规天然气的快速发展与监管规范化密切相关;应高度重视天然气产业的环境、健康和安全影响,加强社会性监管。  相似文献   

7.
东部地区天然气消费市场巨大,天然气管网磐度高,且海域天然气探明储量低,开发潜力巨大。鉴于天然气大发展的进程遵循着储量快速增长促进管道建设,管道建设促进市场开拓,市场开拓又促进产量增长的规律,未来东部地区及其海域天然气开发的方向和重点应集中在增加勘探投入,开展技术攻关;进一步加大天然气开发投资规模;加强管网等基础建设;加大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力度;加快LNG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8.
结合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天然气企业跨地域资产并购、市场扩张的情况,本文对天然气企业财务管理与信息化系统当前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从而实现对各子、分公司加强控制,更好、更稳、更快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沿海液化天然气(LNG)产业布局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天然气生产量小于需求量的趋势已经凸现,为了解决天然气资源利用问题,我国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开始布局液化天然气(LNG)接受站,从国外输入LNG。中国已在上海市建造14.7万m3的LNG船,并积极开展新一代大型LNG船的研发工作。LNG产业是具有链系的新兴产业,包括天然气液化、LNG贸易、LNG运输以及LNG船舶制造业等的组合。对LNG产业链接模式以及我国LNG产业进入国际行列进行了分析,并讨论我国沿海LNG项目的接收终端、LNG船舶制造、LNG运输的布局和今后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围绕达州天然气开发的实际,从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川东北地区天然气开发的现状及挑战,应用供应链管理、协同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天然气协同开发的Shapley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天然气开发中政府、企业及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协调机制,以实现协同和参与各方共赢的目标。在理论方面,研究了产业内外的协同机制和实施策略;在实践方面,为达州的产业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对于川东北地区的天然气产业规划、工业布局以及达州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有效的措施,从而实现以天然气产业为龙头,促进地区经济的全面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林晓言 《技术经济》2011,30(12):64-69
从协调发展、供需均衡、资源配置效率三个方面界定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城市经济和谐的内涵,建立了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权法的多指标综合评价、DEA等方法,以协调发展指数、潜在均衡指数、资源配置效率指数为输出结果,全面反映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城市发展的和谐程度。最后,以我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为实证分析样本,利用其2007年的数据,得到各城市两者间的和谐评价指数和排序结果。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的和谐度:城市交通系统内部协调发展;均衡供求关系;优化配置城市经济资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天然气发展已经进入"黄金时代",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具有重要战略作用。天然气产业链涉及上游勘探开发、中游运输储存、下游销售利用,协调一致是产业发展的内生需求。基于此,构建基于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技术创新支撑与管理创新保障的天然气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以资源、管网、市场高度集中的川渝地区为例分析模式实践应用,在推动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安全保供、优化区域能源结构和实现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从而提出天然气产业发展战略思考:发挥央企职能,在坚持市场化改革基本方向前提下,资源与市场重合区域实行一体化运营是最佳选择,有助于降低全产业链供应成本、对加快页岩气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China has been attempting to realise green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us, China has proposed and begun to implement the ‘switching from coal to gas’ policy to realise the energy structure transition but neglected to consider seasonal natural gas demand fluctuations, gas supply shortages, the backward gas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infrastructure.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model of China’s natural gas distribution system by incorporating these four factors: ① supply factors including domestic natural gas fields, liquid natural gas receiving stations, internationally piped gas sources, ② demand factors including domestic regional demands, ③ real natural gas transportation pipeline systems in the country, and ④ the pricing mechanism of natural gas. Optimal spatial natural gas distribution with maximum social welfare under the three conditions are simulated, respectively: the ① fixed price system, ② market pricing mechanism, and ③ seasonal fluctuation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substantial changes would occur in China’s natural gas system during the switch from coal to gas, and the natural gas infrastructure requires further improvement. This paper also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natural gas storage facility location selec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4.
推动节能减排与促进低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议题,建立与低碳交通概念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对于我国低碳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对象—过程—主体分析方法,在对象维度考察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过程维度考察输入端、循环端和输出端;主体维度考察政府、交通企业和公众的共同行为。由此构建"对象—过程"维度和"对象—主体"维度2个一级指标13个子指标的区域低碳交通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模糊数学方法与理想解法,建立区域低碳交通评价方法。以江苏2017年交通发展为例开展评价分析,形成区域低碳交通政策矩阵,以期为低碳交通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牛红红  王文寅 《经济问题》2008,341(1):66-68
企业信用建设必须选择科学的信用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评估指标的选择要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评估方法要结合所选择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首先对企业信用评估体系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然后通过五表分析,从而得出企业信用等级,是一套完整的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6.
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PERD)的矛盾在中国各地区广泛存在,并制约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准确测量区域PERD的综合协调度,能够为各地区实施人口、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不同模式,构建区域PERD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通过分析、选择建立区域PERD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天然气价格调整的经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别从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的定量关系、天然气的价格与其消费量的关系、天然气消费量的GDP弹性三个方面分析重庆市天然气价格调整的经济影响,然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协同创新已成为产业集群中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然而技术创新活动前期投入大,后期产出成果不确定等,导致其面临巨大风险。如何准确度量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协同创新风险,对于项目研发决策和实施中的风险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对现有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和度量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套针对产业集群企业协同创新的风险度量方法体系。首先,针对产业集群企业协同创新特点,构建风险度量指标体系;然后,将非线性规划组合赋权与物元可拓理论方法相结合,构建基于组合赋权的物元可拓模型,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风险进行建模度量;最后,运用该方法体系对大连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企业生命周期和绩效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管理侧重点,从企业战略、生产过程、收益的转化,以及收益实现四个层面探究企业生命周期各发展阶段的绩效特点,尝试建立绩效管理体系框架。在这个框架中,企业生命周期各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转化为详细的、可测量的指标;根据绩效管理计划,确定考核指标,并赋予每项指标以相应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