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庞志明 《魅力中国》2008,(2):190-192
人类从蒙昧、野蛮走向文明,从渔猎文明发展到农业文明,又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而现在正面临着社会发展模式、经济型制的大变革,即工业文明向一种新的文明的转变,这种新文明我们称之为生态文明。每一次文明更替都是一次社会革命,促进了社会大发展、大进步,同时引起人类住区(城乡)结构和本质的深刻改变。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昭示着人类住区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而导向新的人类聚居模式——生态城市。面向未来的生态城市研究因此成为城市科学和城市规划研究的世界前沿与热点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舒孙 《宁波经济》2004,(5):32-34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角度看,人类经历了蒙昧、野蛮而逐步走向文明,从渔猎文明发展到农业文明再发展到现在的工业文明。每一次文明更替都是一次社会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进步。目前的工业文明虽取得很大成就,但因其固有问题的严重化,已经开始走向衰退。当前一种新的文明,作为工业文明的替代力量正在兴起,这就是说现在面临着工业文明向一种新的文明的过渡,这种新文明即为生态文明。人类社会也将从工业社会转向生态社会,从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向生态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发展生态工业 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城市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工业是城市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一个城市社会发展和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城市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因此,生态工业是城市现代工业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生态工业体系建设的载体和核心是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区。  相似文献   

4.
陈旖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3):19-22
城市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其发展模式演进对经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生态文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生态文明战略背景下,城市发展逐步从经营城市转变到生态城市,并趋向和谐城市。生态城市、和谐城市是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展生态城市、和谐城市是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章围绕生态文明理念,从空间优化的角度分析了典型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并对其发展趋势——和谐城市进行思考,由此提出对城市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管理的范畴截然不同,但在两者都统一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本文从当前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出发,探讨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模式与特征、政府的作用及生态城市建设对于城市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现代城市管理是城市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推动力,是城市现代化运行的调控机制和保障。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和反映一个城市的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它对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当今,我国城市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加强现代城市管理理念的研究与创新,建设城市现代化管理理论体系,改革与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已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陈超 《魅力中国》2011,(2):147-147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我国大部分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城市的发展提出了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户外广告是城市发展建设中的一部分,户外广告的发展状况从另一个角度可以折射出一个城市的建设水平和文明程度。目前国内一些城市的户外广告与城市建设发展的不协调,给城市建设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其负面的影响,有些甚至造成了安全隐患,从某种意义上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制约了城市的文明进程。户外广告与城市的和谐发展也成为城市管理者在进行城市整体规划时需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生态危机的积极应对,它的丰富内涵包含着对当前生态问题的一系列观点、要求,科学发展观所导向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的成果形式之一,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应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问题,注重生态能力建设。以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重要抓手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加强生态城市的社会事业建设,保障生态城市的社会公平正义建设以和谐为主旨的生态文化,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完善生态城市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相似文献   

9.
城市的工业发展程度是城市文明的重要评价指标,但是,在人们享受着物质生活的同时,却要承受着由于过度的能源消耗和快速工业发展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其中气候的变化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温室效应"是目前受到严重污染的城市普遍存在的,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就要从科学的角度将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查找出来,并制定有效的措施减缓温室效应对气候的影响,将温室效应对城市的损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0.
王培华 《理论观察》2010,(3):134-135
城市文明是一座城市进步的标志性状态,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综合反映,城市文明的实质与核心是城市文化,它是反映城市“较实力”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图书馆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是城市文化的名片,在推动城市文化发展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城市是文明的产物,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和文化土壤。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文化。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这里所指的文化是广义的概念,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其中精神文化包括教育、科学、文艺等。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文化无所不在,城市本身就是一件杰出的文化产品。文化既是民族精神的结晶,又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文化化即文化的功能化。文化功能是城市的主体功能,城市文化化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一、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先导在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凡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能够得到很…  相似文献   

12.
生态城市建设:基于杭州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平 《浙江经济》2010,(11):57-58
建设生态城市是加快城市发展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新型模式。其实质是充分发挥城市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优势,以生态环保型经济这一全新的模式来发展城市经济,建设城市环境,从而创建城市的生态文明,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进而推进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市作为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的主要聚集空问和现代物质明、精神明高度集中的承载空间,在20世纪后半叶可持续发展新理念及其行动战略催动的绿色革命、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中,从工业明大步走向新世纪的生态明。21世纪将是一个以生态明来标志的绿色世纪。在这一大趋势、大背景下,当代城市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发展途径的选择与转换,成为迫切而又严肃的问题,它也是城市在新一轮发展中占得先机、站在时代前沿的一个重大机遇。绿色明、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今天,是城市的时代,世界城市发展经济告诉我们,城市化时代是城市文明最辉煌的时期,人们在城市中创造着新的文明,建造着全新的生活方式,实践着美好的梦想与未来……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型城镇化仍伴随着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一定程度的刚性,迫切需要加快低碳发展转型。我国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是一种城市发展战略模式的转换,即摆脱工业文明下物质化的约束,转向生态文明的伦理价值追求,以体现城镇化的人本性、包容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将低碳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发展战略和提升本国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伦敦模式、伯明翰模式、东京模式、哥本哈根模式和瑞典哈马碧新城模式等在低碳产业体系、低碳社区治理、绿色交通出行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积累了有益经验,我国上海、保定和贵阳在低碳试点城市的推动下,其低碳发展道路也初具特色。文章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典型城市低碳发展转型模式中合规低碳特征要素和可借鉴经验,从政府、企业、居民三方主体参与的角度为我国低碳城市发展路径的进一步优化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超越农业劳动者本身需要的劳动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它是生态、经济和文化三种基本过程综合的产物,是文明人类的自然生息地。现代城市发展并没有远离农业,而 与农业融合的要求更强烈了。城市规模越大越现代化对生态依赖性也越大。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复合体。农业固有的生态功能,决定了现代大城市与农业高度融合的可能性。现代农业发展本身也在不断的自我调节中。  相似文献   

17.
城市星级酒店的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吉 《特区经济》2005,(7):180-181
城市酒店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客栈时期、大饭店(贵族饭店)时期、商业饭店时期和现代新型饭店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欧洲、美国和东亚依次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三地也成为城市星级酒店发展相对较为发达的地区和国家。三地旅游发展模式和文化历史沿革的差异在其城市星级酒店的规模、结构、职能和具体形态上显示出各自的特色,形成了当今世界城市星级酒店最具代表性的发展模式。一、经济型模式美国城市星级酒店发展模式美国是现代商业酒店的发源地,城市酒店从一开始就以经济实用来迎合普通民众,第一家StatlerHotel以“有浴室的客房房租只…  相似文献   

18.
夏丽萍 《发展》2008,(1):81-83
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和谐城市建设的步伐。这是因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规模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变迁,社会生活方式持续转型,从而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城市文明在社会文明进步的进程中发挥着先导性、示范性、辐射性和基础性作用。因此,以和谐理念指导城市建设,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芳  韩福文 《改革与战略》2012,28(5):147-149,152
无锡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之一,在百余年工业发展进程中遗留下众多的工业遗产。这些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是城市文明不可或缺的历史见证。文章从城市文化、工业文化与工业遗产三者关系出发,在梳理无锡工业发展历史脉络和总结无锡工业遗产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论述无锡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及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城市文化建设视角下无锡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引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向城市集聚,同时中国的城市景观也发生了迅捷而巨大的变化,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令世界震惊,然而看到这了不起的成就的同时,是令人遗憾的城市文化遗产的破坏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21世纪上半叶中国将面临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历史即将进入“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建设生态城市,不仅是保护和改善全国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城市自身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