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园林绿地的建设是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园林绿地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对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考量,这也是保障园林植物选用科学性,并充分发挥出植物群落对于城市环境改善的作用价值的有效途径,为有效提高国家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水平,将针对园林植物群落及其设计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阐述了城市绿地植物对水分的需要、对水污染的净化作用、绿地植物群落对城市水分的调节作用和城市绿地植物的水分调控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曾被遗忘的"城中绿地"金沙洲,一度被广大市民遗忘的、最后的城中绿地。在广州各个区域都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的时候,这个与繁华城区仅一江之隔的神秘区域,却仍然处于一片田园风光之中。正因如此,金沙洲保留了完整的自然风貌,海拔120米的浔峰山,茂密植被漫山遍野,沟谷、溪流、湖泊、水塘错落其间,自然风景毫不逊色白云山与南湖风景区,白沙河在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穿城而过的河流附属带状绿地得到了城市管理者的重视,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其规划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问题,要求设计人员以综合的视角、进行多目标的规划设计,通过形式多样的造景手法创造丰富的空间变化,形成优美的水体景观。文章从绿地演变、设计误区、绿地与城市的关系、尊重场地、亲水环境的创造及文化的引入等方面提出该类型绿地的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滨江绿地空间是公众参与亲自然活动的重要场所,多样化的亲自然活动有利于发挥绿地健康效益,应明确影响亲自然活动多样性的滨江绿地空间特征要素。以上海黄浦江沿岸3处滨江绿地为样段,现场观察特定面积的研究样地,获得个体活动类型与空间环境数据;探索与亲自然活动多样性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场地内有儿童活动场、有特色灌丛植被、有遮荫、以及更长的触水岸线将更利于亲自然活动多样性。提出滨江绿地空间设计优化建议:场地方面,多利用天然石块等自然要素布置儿童活动场并做好场地遮荫;植被绿化方面,建议栽植色彩多样的野趣灌丛;环境品质方面,围绕湿地等水体设计易于与水互动接触的岸线。  相似文献   

6.
如何通过优化建成环境来保护和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城市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周边地区为例,运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解析鸟类物种多样性变量与生态用地、植被格局、开发强度等建成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14项高密度城区建成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要素,包括绿地斑块边缘面积比、最大绿地斑块边缘面积比,容积率、建筑密度4项负影响要素,以及绿地斑块总面积、最大绿地斑块面积、平均邻近指数、景观聚合度指数、景观结合度指数、乔木覆盖面积、地被覆盖面积、植被种类、乔木平均高度、绿地率10项正影响要素。研究对影响要素的影响机制进行了解析,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建成环境优化建议,为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推动高密度人居环境与自然生物栖息空间和谐共生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林广庆 《民营科技》2010,(10):284-284
园林地被植物是指覆盖在地表面的用来园林绿化的低矮植物。地被植物高度不超过110cm,生育期内可以露地栽培,具有覆盖能力强、观赏价值高和可粗放性管理等特点。地被植物已经成为园林植物群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美化保护环境,丰富园林景观,提高园林绿地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风貌和形象的重要载体,园林绿地"三分建、七分养",绿化养护工作是整个绿地建设的关键。如何对公园绿地实施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降低管护成本,越来越引起各地园林部门的高度重视。文章结合绿地养护内容、成本构成及控制原则对降低公园绿地养护管理成本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三峡库区9个全淹或基本全淹县城的绿地景观结构规划与建设现状为对象,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分析研究三峡库区迁建山地新城绿地景观结构建设相关的影响因素及其基本形态演变特征。根据三峡库区迁建山地新城绿地景观结构建设的特点,结合城市绿地景观结构生态规划的理论,从迁建山地新城组团式山地结构的发展特点,保护和恢复生态敏感地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三峡库区迁建城市(镇)自然、历史、人文文化特色,构建复合功能的新城绿地景观生态结构体系,及构建绿地景观外围生态圈结构等五个方面,对今后三峡库区迁建山地新城绿地景观结构规划和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杨周敏  周波 《价值工程》2012,31(29):56-58
在对陕西省紫阳县绿地现状进行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紫阳县城的绿地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提出了"一环两带、四廊多点"的规划结构,构建"大绿环城、大水载城、绿廊串城"的方案。通过本次规划,使紫阳县呈现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从而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升为10.75m2/人,使绿地率达到35.79%,绿地覆盖率达到39%。  相似文献   

11.
高鸿 《价值工程》2010,29(20):112-113
本文通过对湛江现代园林中公众性最强、植物造景内容丰富、具典型代表性的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和街旁绿地四类型绿地的植物造景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湛江各类型绿地应用植物品种状况,并为湛江今后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常阿斌 《价值工程》2021,40(3):111-112
对一县城道路入口处的废置取土场37m高边坡进行治理,并根据取土场现状地貌设计假山、人工瀑布、绿化设计等进行景观提升改造,通过优化绿地空间格局,完善公园的游览系统、服务设施、植物群落等方面,有效改善入城口区域城市风貌,同时也为周边的社区居民提供日常休闲、娱乐、游览和康体活动的公共空间,并充分发挥其作为南部新城区域中心森林氧吧的生态作用,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3.
以厦门市2005年以来为解决失地农民安置而实施的"金包银"工程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其发展现状,探讨被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研究发现,"工有其业"已成为被动城市化进程中解决失地农民安置问题的真正难点,尚需更多综合有效的配套措施,以帮助失地农民积累起能够在城市生存与生活下去的资本,最终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开始关注"绿色建筑"。文章主要探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及其相应技术,希望可以使人们对绿色建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西方城市社区的发展具有"官民二元动力机制".由于缺乏公民参与,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遭遇了体制困境.决策者应从西方国家社区发展历程中汲取经验教训,认识到扩大参与对于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战略意义,使得社区建设成为打造中国城市公民社会的先导.  相似文献   

16.
胡涛  季友说 《价值工程》2012,31(1):89-90
俗语有云:"久居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深刻的反映了人们对亲近大自然的渴望。文章以"郁洲公园(原名人民公园)改造项目"为契机,从连云港"海、古、神、幽、奇"的城市特色中提取"幽"字为设计主题,营造幽静幽远、自然生态的城市休闲绿地空间,从而说明城市园林建设中"以人为本"思想的精神实质是营造市民乐于亲近的物质空间形式和轻松愉悦的"市井文化"内涵。符合了当前"关注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主旋律。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正处于乡村振兴的初级阶段,农村的转型建设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存在商业化、重复化、低效化等问题,因此,在现阶段,不断探索和创新乡村振兴的思路和举措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区营造的视角,论文分析社区营造理念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度,探究社区营造下的本土实践案例,提出培养村民的主体意识、重视乡村的文化建设、推动产业的融合发展等建议,探索符合本土特征的乡村振兴创新路径,使乡村振兴与"乡愁"共存。  相似文献   

18.
社区并非一定是有效的初级治理单元,较大的社区社会空间制约了社区有效的自治;范围相对较小的居民小组、院落、门栋等有形的社区社会空间以及各种志愿文体娱乐组织等无形的社区社会空间更容易使居民形成集体行动,提高治理绩效.以武汉市"院落自治"和"门栋自治"为例进行验证后,得出结论:中国城市社区内部治理单元应该多层次和多元化,实现城市社区治理单元的重构与创生.  相似文献   

19.
经济、社会发展在改变着我们,我们也应主动去改变它们,使之沿着“绿色和谐”之路驶向人类“幸福之岛”。经过改革以来2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解决众多经济问题的动力内因与创建“和谐社会”目的外因的双重作用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行“绿色和谐”发展已成为规律的必然、时代的要求。本文从“绿色和谐”发展提出背景与原因谈起,分析了提出“绿色和谐”发展的动力内因与目的外因;继之提出“绿色和谐”发展的概念,并对其作了详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