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成熟是个体真正成熟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经营,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和成熟。文章对大学生心理经营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经营的迫切性与可能性,并对大学生心理经营方略及其发展完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应更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将其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全面规划,把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职业能力、职业竞争力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新常态对高职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高职生心理素质整体不尽理想,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构建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文章在总结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系统构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方案,以提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促进高职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一部分,各有独立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体系等,但两者在教育中又紧密联系,心理健康教育中蕴含着德育,德育过程中离不开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需要独立存在,但在具体教育实践中两者需要紧密结合,结合途径有平行式和融合式。学校德育工作者应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技能,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4.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途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文章以某高职院校的学生为样本,对高职新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职新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状况良好。在六大维度上,人性与爱维度得分最高而在自我管理与谦逊维度的得分最低。就72项积极心理品质而言,发展最好的10项品质是感恩、善良、信任、真诚、诚实、信用、有责任感、坦诚、有职业道德和公民道德;最差的10项品质是骄傲、狂欢、天赋、人际吸引力、领导能力、灵性、创造力、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能力、智慧以及流畅。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受到兴趣爱好、参与活动积极性、地域、父母教育方式以及交友情况的影响。文章针对此结果提出高职新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导致大学-生诸多心理问题的根源之一是:许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差,耐挫折能力低。挫折教育理论认为,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必须要提高其耐挫折能力,即要具有健康的挫折心理。因此,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关键在于提高大学生耐挫折能力,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从挫折教育理论视角对大学生挫折心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类型的大学生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这决定了他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影响着他们的成长道路。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个人与集体和国家之间关系的论述 ,强调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应从自我意识发展规律入手 ,充分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 ,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阐述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作者认为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育心育体互为基础 ,二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8.
大众文化的发展和网络媒介的普及,为大学生提供了开阔的视野、海量的信息和娱乐的平台。大学生好奇心强、模仿力强、逻辑判断力尚不成熟,在接触网络信息过程中,往往缺乏客观、理性的判断,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问题由此而生。本文在现状基础上,分析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甄别意识、分析意识和再现意识的转变,探析情感教育、行为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亲和力法宝在大学生网络媒介教育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国防教育既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又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发挥着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国防教育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在教育目的的大体方向上是一致的,且教学内容也有相似之处。文章针对"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特点,强调国防教育对"90后"大学生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以及心理潜能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高校应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关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文章在分析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发展现状基础上,发现当前大学生就业时存在思想意识有所偏颇和劳动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高校应明确价值导向,加强责任意识教育,探索高校劳动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