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1994年第1季度至2012年第2季度产出和价格的季度数据,建立基于长期约束的SVAR模型,用以分析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考察经济增长和价格对总供给、总需求冲击的动态响应。实证研究表明,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标准差均较大,而且总需求冲击波动性要大于总供给冲击的波动性,说明我国经济在样本数据期内存在波动性。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总供给冲击对于产出具有正向长期影响,而总需求冲击对于产出具有正向短期影响;对于价格而言,总供给冲击对价格产生负向长期影响,而总需求冲击对价格产生正向长期影响。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主要在于供求冲击为负,供给负冲击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1994年1季度至2012年2季度产出和价格的数据,建立了基于长期约束的SVAR模型,用分析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考察经济增长和价格对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的动态响应。实证研究表明,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标准差均较大,而且总需求冲击波动性要大于总供给冲击的波动性,说明我国经济在样本数据期内存在波动性。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总供给冲击对于产出具有正向长期趋势,而总需求冲击对于产出具有正向短期影响;对于价格而言,总供给冲击对价格产生负向长期影响,总需求冲击对价格产生正向长期影响。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主要在于供求冲击为负,供给负冲击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呈现基本平衡.甚至是总供给略大于总需求的局面.保持价格稳定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但近期出现的肉蛋蔬菜价格的温和上涨会不会引发价格总水平出现全面、持续、大幅上涨,会不会引发通胀?  相似文献   

4.
凯恩斯认为,所谓“有效需求”,就是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社会总需求,这里的“总供给价格”是指全体雇主雇拥一定量的工人进行生产的社会量的最低卖价(生产成本和最低利润之和);“总需求价格”是指全体雇主用一定量的工人进行生产时预期社会对产品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即预期的总收益,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企业主就愿多雇工人以扩大产品总量、当需要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企业主就要少雇工人以缩减产品总量;只有总需求价格等于 总供给价格时,企业主才会保持原有雇佣量不变因此此时预期总利润达到最大,从而生产和就业也达到均衡状态,这时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都等于国民收入,即国民收入=总供给价格=总需求价格,由于国民收入=消费+储蓄,总需求价格=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即消费+=时辰 投资需求,所以储蓄=投资需求,这样,有效需求也就等于投资与储蓄达到均衡状态的需求,这时的国民收入就是均衡国民收入,它决定了社会总就业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即使是由成本变动引起,若它没引起全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重大颠覆,就很难引起明显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上的“宏观”,指的是国民经济中的总供给、总需求以及总价格、总就业等总量。因此,有人说宏观经济研究的是经济总量和总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当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非均衡状态,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的时候,就需要国家进行干预,促进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以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手段有行政的、经济的、  相似文献   

7.
价格总水平是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综合反映,是监测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它的波动关系到群众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指标之一,倍受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因素的基础上,文章认为本轮通货膨胀主要起源于总供给的结构性失衡.其实质在于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低下,以及政府对农业价格的长期管制.由于农产品价格长期低于其价值,因此必然存在调高农产品价格的客观要求,从而导致结构型通货膨胀.此轮结构性通货膨胀既是中国长期以来二元经济局面未得以改观的后果,也是产生全面性通货膨胀的隐忧所在.因此,利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同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扩大有效供给,成为应对此轮通货膨胀的必要和有效的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9.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主体,其行为对物价水平有着显著影响,而受资产价格影响的企业通货膨胀预期是重要因素之一。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数理分析,对传导渠道进行研究发现:资产价格通过现有物价水平、企业对未来影响物价水平因素以及发生财务危机的预期使企业通货膨胀预期发生更大幅度的同向变化,进而使总需求正向变化,总供给负向变化,从而对物价水平产生正向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在发达国家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凯恩斯DSGE模型对中国总需求和总供给函数进行估计及分解结果显示,中国总需求曲线陡峭而总供给曲线平坦,说明中国经济受到总需求冲击最大,而总供给冲击作用较小。影响中国总需求、总供给的主要因素是居民对未来经济波动的预期。今后中国在操作货币政策时应注重规则使用,同时增加政策透明度,使公众能够形成与政策制定者相同的预期,从而提高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11.
总需求与总供给构成了社会总供求。相对于总供给而言,总需求的运行状况更易于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因为对于短期而言,总供给经常是一个很难进行政策操作的既定的量,通过政策手段刺激总供给从而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一般不大;相反,运用适当的政策手段调节总需求的运行,对宏观经济产生一个适度的拉动力,从而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速度与规模的效果要好得多。  相似文献   

12.
盛德 《科学投资》2008,(7):12-14
2008年是中国宏观经济增速发生变异的一年,也是经济周期形态进行调整的第一年。导致这种变化的核心原因在于,总需求和总供给增长速度同时下滑,并且总需求与总供给增速下滑是不对称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在微观搞活的同时加强宏观控制愈来愈具有重要意义。宏观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所谓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在我国通常是指以社会总值为代表的总供给,同通过其分配所形成需求之间的平衡。其  相似文献   

14.
一般而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机制和功能是有所区别的。但是,两者也有共同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都是从总需求角度来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而影响社会生产、就业、价格稳定等。两者都会对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预期的宏观经济目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相互搭配,其主要目的在于维持经济的平稳运行,即一方面要防止通货膨胀的加剧,另一方面要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而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周期的波动规律来看,我国当前的经济状态及其所需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不能从对IS-L…  相似文献   

15.
经济周期的直接成因是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一致.总需求的周期性与总供给发生偏离,是经济制度本身的某些特点造成的.应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的经济稳定增长具有良好的制度基础,并有效的发挥经济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平抑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治理整顿取得明显成效,国民经济仍然面临严竣的困难经过二年来的治理整顿,已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总需求得到了控制,社会有效总供给继续增长,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矛盾趋缓,连续几年过高的工业生产速度下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得到了控制,失衡的主要比例关系有所改善,物价逐漸回落,外汇储备增加,整个国民经济正沿着持续、稳定、协调的方向发展。但是,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  相似文献   

17.
当前,企业和政府部门要求调低银行利率的呼声很高。但我们认为,近期不宜调低利率,而应保持利率的相对稳定。一、继续下调利率不利于社会总供需平衡从社会总供需角度考察,确定适当的利率水平应考虑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状况。当社会总需求过旺、总供给严重不足时,应提高利率水平;反之,则应适当降低利率。目前,我国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总量上基本平衡,但在结构上却严重不合理,表现为一方面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如要提高居民消费,扩大总需求,先要提高国民收入。提高国民收入又得先提高总从给。要提高总供给,首先要使产品生产过剩的产业感到抓管理降低成本的压力,促使产业总体水平提高,降低价格以扩大总需求。  相似文献   

19.
执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政府对银行的干预过大,中央银行的宏观控制机制不完善,导致货币供应量失控,是总需求膨胀和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货币供应量过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是我国经济发展近四十年来的老问题。只是在1978年以前,由于实施强制性的计划控制和行政干预,使价格强行压制在低水平,把过多的货币购买力冻结起来,才使总需求膨胀没有明显地暴露出来,因而属于一种“压抑性的通货膨胀”。1978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和深入,对经济活动和价格的控制逐渐放开,  相似文献   

20.
一、通货紧缩的威胁已悄然来临 目前,社会上对通货紧缩的概念鉴定大致主要有如下三种:一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通货紧缩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下降;二是指流通中的货币大大少于商品流通的需要,特别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社会对于经济前景的预期普遍不佳,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造成价格水平普遍下降,经济持续萎缩,资产缩水;三是认为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过程,它有两个最大的特征:一个是物价连续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