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邮政》2006,(10):52-52
近年来,安徽省阜阳市程集支局在创新思维、大力拓展市场的同时,紧紧抓住“识人用人、制度管理和建设企业文化”三驾马车,切实增强管理力度,加大管理深度,积极推行人性化管理,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全市农村邮政支局评比中连年名列前茅。识人用人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才能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
1986年以来,我省先后在一些地方开展了支局达标试点活动,并以点连线带面,逐步在全省各地区开展创建标准化支局活动,又相继进行城市邮政投递班、县局、地市局的邮政管理标准化试点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支局班组、县局、地市局三个层次实现邮政管理标准化方面,迈出了三大步,取得了初步成果。全省已建成标准化支局202个;城市邮政投递标准化班组8个;邮政管理标准化县局2个、地市局1个。实践证明,运用系统理论,科学管理邮政是完全有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在江苏省东台市邮政局,望海支局是公认的一面旗帜。在工作中,他们开动脑筋,实行智慧经营,人本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先后获得江苏省“青年文明号”、江苏省“邮政系统十佳示范窗口”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邮政支局综合计算机管理系统张建平,任孝伦一、引言邮政支局是邮政面向社会与用户发生密切联系的窗口。支局的业务种类多、交叉多、数据量大,为使支局的计算机应用更合理、更有效,在支局的各生产和管理环节实现计算机综合管理已成必然。根据邮政总局1992年下达的任...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河源市农村支局所的经营现状,研究了农村支局所业务成本的构成,探讨了将支局所改为委代办以降低成本的可行性,论述了实行委代办管理是邮政农村亏损支局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邮政》2010,(6):9-9
随着邮政业务发展,各专业对电子化支局系统的改造需求日益频繁。为确保电子化支局系统及关联系统的稳定,满足各专业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做到统一协调、同步开发、规范管理,集团公司日前印发了《邮政电子化支局系统改造开发管理办法》。集团公司说,  相似文献   

7.
焦明 《中国邮政》2014,(2):60-61
万丈高楼平地起,班组建设是根基。支局、班组是邮政企业最基本、最基础、最基层的生产和经营单元,邮政企业的各项经营任务和发展目标最终都要通过它们去实现。支局、班组在邮政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支局、班组发展得好与坏,直接影响着邮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些年,各级邮政企业不断加大投入,在支局、班组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不论是外部形象,还是内部管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深刻认识支局、班组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是邮政企业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始终重视并加强支局、班组的建设,能够开掘邮政企业健康发展的力量之源,实现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邮政支局是邮政系统对外服务和拓展业务的最小单位,一个支局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对整个邮政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而支局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支局成员的团结一致以及努力拼搏。广东省惠来县惠城邮政支局人情化的管理方式有效地促进了这种团结与拼搏精神的产生,并有力地推动了业务的发展。民心工程聚合力惠城支局努力营造“职工靠企业生存、企业靠职工发展”的良好氛围,局领导、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没有“隔心墙”,只有“连心桥”。1.建立科学机制。好的管理制度能在保障员工权益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支局在分配机…  相似文献   

9.
近3年,辽宁省农村邮政通信工作有很大变化,致使邮政通信质量明显提高,基本上杜绝了重大通信案件、事故的发生。这主要是改变管理办法的结果。其做法是将一些支局难以承担的工作,改由县局统一管起来,强化了县局管理,减轻了支局的负担。从而,既充分发挥了县局的管理职能,又使支局能够集中力量搞好通信服务工作。一、1989年以前,辽宁省农村邮政通信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邮政服务网点对繁荣农村经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国近五万个农村支局、所,80%处于亏损状态,为了保障九亿农村人口享有普遍服务的用邮权利,中国邮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中国邮政是企业,亏损的服务需要得到补偿。为此,国家邮政局一方面在积极争取建立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另一方面也在为农村邮政的扭亏增盈进行不懈努力。 一、农村邮政体制改革 中国邮政是政企不分的国有企业,实行的是条条管理。农村支局、所目前实行的收支包干或收支差额管理,并没有严格的成本核算体系,再加上农村经济不景气等情况,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