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借新还旧”是指企业贷款到期后不能按时以现金收回,银行又重新对原企业发放贷款用于归还部分或全部原贷款的行为。借新还旧作为一种特定的贷款用途,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运用。借新还旧贷款的积极作用在于克服贷款诉讼时效的法律限制,进一步明确贷款的债权债务关系(第一还款来源),  相似文献   

2.
在银行经营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借新还旧贷款的大量存在,使借新还旧在一定程度上已演变成不良贷款的人为“调节”器,其结果是一些实质上的不良贷款混入正常贷款,隐蔽性贷款风险日益聚集,导致贷款质量考核严重失真。因此,严格控制和规范贷款借新还旧已成为如实反映信贷资产质量和及时揭示、化解信贷风险的关键性环节。借新还旧:从违规到合法商业银行通过借新还旧将到期未归还贷款转为正常贷款由来己久。由于借新还旧属于以贷还贷,违背信贷资金运动规律,过去曾引起广泛争议,并一度被人民银行视为违规行为,致使其花样翻新,形式日趋多样化和隐匿…  相似文献   

3.
《贵州农村金融》2006,(2):24-26
“借新还旧”贷款又称“以贷还贷”,是借款人在旧的贷款尚未清偿的情况下,银行再次为其办理新的贷款用于归还部分或全部存量信用的贷款。其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归还结欠利息后全额予以转贷;二是贷款归还结欠利息并压缩部分本金后予以转贷。可以说,借新还旧是当地经济发展程度低、社会信用观念差、银行经营管理手段弱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4.
由于个别金融机构对贷款借新还旧管理偏松.没有完全按照有关借新还旧要求,不注重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贷款偿还可能性,往往只根据企业抵押手续完备、不欠利息等情况,对到期未还的贷款办理借新还旧手续;有的甚至为了完成不良贷款抓降任务,对根本不具备借新还旧条件的、没有有效抵押、长期陈欠利息的承贷户,仍然硬性进行换据,使部分借新还旧贷款成了风险贷款的“代名词”,造成信贷风险的不断加剧。  相似文献   

5.
客观来讲,借新还旧只要做到“正确实施、有效利用、合理安排和巧妙借助”,对商业银行经营肯定是有积极作用的。换言之,它是现阶段真实体现贷款风险程度的重要方式,是逐步降低风险总量的重要工具,是降低贷款风险程度的积极手段,是稳定优良客户资源的有益实践。然而,借新还旧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在信贷管理质量差、监管不到位的前提下,借新还旧过度及不规范的使用,对信贷管理和风险资产的处置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第一,滥用借新还旧会掩盖贷款的真实形态。近年来,一些基层行往往采用违规办理借新还旧的方式掩盖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使…  相似文献   

6.
7.
王纪红 《山西金融》2003,(11):35-35,53
为完成上级行的考核任务,不断降低不良贷款占比,目前一些国有商业银行采取借新还旧贷款的形式来完成这一硬性指标。借新还旧贷款对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化银行存量资产,提高银行经营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加强银行资产质量管理的角度来看,借新还旧贷款也客观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当前,有的农村信用社所发放的贷款50%均是借款人归还结欠利息后的借新还旧,这种行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转贷,其不但成为掩盖不良贷款问题的避风港,而且将成为不良贷款新的发生源,同时也将使部分贷款责任人因此逃脱责任追究。若信用社对借新还旧不进行严格控制和有效监管,有可能对信用社资产质量的真实性产生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借新还旧”是银行目前常见的一种贷款方式,而法律对这种方式没有明确的规定,它像一把双刃刽,有利有弊。故就“借新还旧”贷款的法律特征、效力等进行分析,并就有关法律风险的控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贷款“借新还旧”,或称“转贷”,指银行贷款到期后,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银行通过发放一笔新的款使原有贷款得以归还。这种做法在我国银行的信贷操作中相当普遍。这是否是规范的信贷行为,银行能否这样做,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机构内部均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3.
李东卫 《上海会计》2010,(11):48-49,44
在目前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处于历史低位、经营效益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取消借新还旧政策,以科学的贷款期限管理替代借新还旧政策势在必行。本文回顾总结了银行借新还旧政策的实施,对借新还旧的负面影响及与贷款新规存在抵触进行简要分析,提出倡导贷款新规理念,改变以往借新还旧做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4.
银监会颁布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或"贷款新规")陆续出台后,我国银行业按照贷款新规要求,对原有贷款操作程序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实现贷款经营的规范化和管理的精细化。  相似文献   

15.
银监会颁布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贷款新规")陆续出台后,我国银行业按照贷款新规要求,对原有贷款操作程序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实现贷款经营的规范化和管理的精细化.取消借新还旧政策,以科学的贷款期限管理替代借新还旧政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一、借新还旧贷款的成因分析从总体情况看,当前借新还旧贷款呈现了"三高三低"的特点:一是新规则实施以前发放的贷款借新还旧比例高、新规则实施后新放贷款比重低;二是二级分行权限内的比重偏高、报省分行审批的贷款比重低;三是资信条件不高的客户比重偏高、优良客户比重低。经过归纳借新还旧  相似文献   

17.
《银行家》2002,(12):154-155
案情简介 本案是涉及银行、借款人、保证人三方2000万元贷款因"借新还旧"问题引起的法律纠纷.1998年,建行北京某支行先后向昆后房地产公司发放三笔贷款.第一笔借款金额为500万元,贷款期限自1998年1月29日至1998年7月28日,担保人为中侨公司.  相似文献   

18.
张成 《上海会计》2005,(3):31-32
借新还旧也称以贷还贷,是指贷款到期时在借款人无力正常还本付息的情况下,信贷人员出于种种原因,不是采取积极的手段督促企业还本付息,而是采取与借款户重新签订借款合同、发放一笔新贷款归还原贷款本息,使原有的与借款人的信贷关系得以延续。此外,借新还旧的行为较为隐蔽,可能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在明知借款人经营效益较差、还款能力弱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9.
曹曾 《黑龙江金融》2005,(12):59-59
随着银行授信管理体制和制度的不断创新完善,商业银行的授信风险控制水平已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是,目前部分商业银行授信过程中,为扩大市场份额,增加信贷资金投放,实现短期利润最大化,对一些流动资金匮乏,偿债能力弱的企业客户办理“还旧借新”贷款。虽然按照有关的金融法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